▲工作,職涯,升遷,上班族。(圖/CFP)

▲既然已經通過律師考試,小律師為何不繼續放膽向前行,想太多,就會怕太多,做太少,也看太少。(圖/視覺中國CFP)

【第一次當小律師就上手】

小律師最需要肝?新鮮的肝?不是,是腦?不是,腦袋雖然很重要,但小律師最需要「膽」。

考上律師後馬上需要膽量!有膽,才敢丟履歷表,有膽,才敢去面試。總要試過才會知道,原來名次、學歷其實沒那麼重要。有時腦袋太好,想太多,反而沒膽了,反而錯失機會。沒錄取又如何,難道日後遇到沒錄取你的事務所律師,開庭都直接認輸?

研究法律問題時也要有膽量!有膽,才敢想,敢想,才能提出新的想法。只照老闆吩咐,老闆就會把你當作打字工;沒膽動腦,久了,就懶得動腦,不知如何動腦,真的就成為打字工了。

休假也要需有膽量!工作永遠做不完,老闆、客戶確實可能在休假時狂Call你,大不了休假時做事。休假時做事雖然很嘔,但至少是在休假,至少還有零碎時間,至少可以賭賭沒人找你(然後發現其實沒人注意到你不在辦公室,其實你沒那麼重要)。連休假都不敢,小律師的生活就會越來越悲慘,惡性循環,影響工作品質,更影響生活品質。

你更應該放膽去玩!不要老是去日本,趁年輕,體力可以長途飛行,可以自助旅行,多去世界看看,歐美以外,更要去看看回教文明,去中南美洲走走,看看不同文化,讓自己多點想法,多點角度。

也要有投資自己的膽量!不少案件,不少機會,不少學習,是無法評估或計較經濟上效益的。相信自己專業及努力,放膽投資自己,才能持續精進專業,也才能接受市場考驗。

「膽識」一詞是指勇氣和見識,「膽」和「腦」很有關係,我們也一再被提醒不能「有勇無謀」,不能衝動行事。但我們更要小心,沒「膽」也就沒機會「識」!想太多,就會怕太多,怕太多,就會做太少,也就會看太少。

小律師最常想太多的,是近年來律師錄取人數的問題。律師執業生涯假設是30年,一年增加1,000人,30年就是3萬人,就算一年只增加500人,30年也是1.5萬人,看起來很驚人,但不是只有你,不是只有小律師,「所有」律師都要習慣及面對。

小律師剛考完考試,法條還沒忘,從小接觸網路、資訊,比我們這些老律師還有時間、體力去精進專業,面對挑戰。坦白說,如果需要擔心,是我們這些執業二十幾年,習慣律師人數不多的老律師。剛當律師,真的不用自己嚇成這樣子,否則以後怎麼上法庭、上談判桌?

小律師的你,也請繼續放膽夢想!我這幾年在學校教書,發現不少同學不敢「心中」有個夢想—「應屆考上律師」。只是心中有個夢想,不用跟別人說,只要去努力都不敢,是一件值得憂心的事。

而對小律師而言,你已經通過律師考試,完全用「自己」的努力,實現一個夢想了(甚至已有退路了)。在當律師的前幾年,為何不繼續放膽築夢,去拿個博士,去世界舞台競爭,或去改變社會?

每個律師這輩子只有當一次小律師,擔心也是一次,放膽也是一次。瞻前顧後、惶恐不安,浪費了你最可以勇敢、最可以築夢的機會,很可惜。當小律師的這幾年,如果只證明你的肝不錯,很可惜。(本文轉載自《在野法潮》第38期)

好文推薦

吳至格/小律師專欄:如果你也是開學前才寫作業

吳至格/小律師專欄:小律師敗家指南之健康篇

吳至格/小律師專欄:小律師與知識管理

▲吳至格律師。(圖/蔡世豪攝)●吳至格,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台北大學、律師研訓所講師(人物攝影/蔡世豪)。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