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復興門、建國門並不是明清時期固有的城門,而是日本佔領北京期間,在城牆上扒開的兩個豁口。據《日偽統治時期華北都市建設概況》一文記述,日寇於1939年起,就開始在北京西郊籌建用於商業和住宅的「西街市」,並在東郊籌建用於工業區的「東街市」。為溝通「兩新街市區域與城內之交通,特就東西兩面城垣各闢一新城門(東稱『啟明』、西稱『長安』),所辟新城門僅有缺口而未設門扇與門洞。(《北京檔案史料》 1999年 第四期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北京市民對日佔時期所取的名稱非常反感,民國北平市政府按照當時流行的「復興、建國」的政治口號,將日寇命名的「長安門」改為「復興門」,「啟明門」改為「建國門」。1946年11月何思源接任市長之後,在復興門缺口處增建了一座10米寬的拱券門洞,並加裝了鐵門。1955年,為展寬道路,將復興門的門洞拆除,拓寬了豁口。而建國門則從未建造門洞,一直是豁口狀態。

【復興門】

(1954年拍攝 復興門門洞) 復興門處原本是城牆,沒有城門,城內外無法交通。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於邱祖衚衕、卧佛寺街西口左近扒開城牆,造成一處豁口,因向東接西長安街,故名「長安門」。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市民的強烈要求之下,1945年11月9日,這座城門「取國家復興之意」改名「復興門」。

1960年代初期 復興門航空圖 可見西長安街與西城牆在復興門處十字相交

1960年代初期 復興門周邊鳥瞰照片 城牆依然存在 1949年後曾多次拓展附近道路。1969年修建地下鐵道時拆除城牆及城門,闢為環城路。復興門現今已演化為地片名,泛指復興門南、北大街,復興門外大街和復興門內大街相交處的復興門橋附近地帶。

1965年西長安街 遠景為廣播大樓

(2012年拍攝 復興門立交橋) 1974年建成通車的復興門橋,是北京第一座苜蓿葉形全互通式立交橋。花崗岩蘑菇石砌塊擋土牆,大理石欄扶手,設置有二十四座梅花型照明燈。當年看到這樣的「橋」,真覺得驚奇,即使北京當地的老司機到了這裡,都不知道怎麼拐彎。

【建國門】

1957年拍攝的建國門,只是一個豁口,圖中左側就是城牆的斷面。

1950年代 建國門外的環城鐵路、護城河及木橋

1957年拍攝的建國門,9路公共汽車從豁口處進城,圖中右側可見城牆。

文革時期,造反派破「四舊」,將許多帶有所謂「封、資、修」色彩的地名廢除更改,如「王府井大街」改為「人民路」,「東交民巷」改為「反帝路」。但造反派們可能並不知道「復興門」、「建國門」這樣的好地名,卻是當年由國民黨北平市政府命名的。

( 1979年 建國門立交橋建成)

(2011年 建國門立交橋 夜景) (照片源自網路 致謝)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