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活動現場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9日14時38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3月28日、29日,由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承辦的“頸動脈腔內血管介入技能培訓班”在渝舉行,來自國內多家醫院的近50位腦血管病介入醫生就頸動脈血管介入技術最新進展進行了研討和培訓。

新橋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介入專家帥傑教授介紹,頸動脈是連接大腦的通道,是心臟通向頭頸部輸送新鮮血液的主要血管,對維護大腦正常運轉起着關鍵作用。頸動脈狹窄或閉塞是指各種原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所致的動脈血管病變,隨着斑塊變大或破裂,會導致頸動脈管腔狹窄甚至完全堵塞,從而引發腦梗。

有臨牀統計顯示,近年引起中國居民死亡排名首位的原因是腦卒中(又稱“中風”),這其中80%左右是腦缺血或腦梗塞,而裏面又有半數與頸動脈狹窄有關。因此,頸動脈狹窄引起的中風患者約佔總數45%左右,60歲以上人羣中約有9%發生頸動脈狹窄。患者如果確診爲頸動脈狹窄,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

帥傑教授介紹,經過20餘年的發展,對於腦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已經發展成比較成熟的技術,但對於不同病症患者的手術時機、手術方式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規範。

新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清武教授提醒廣大市民,頸動脈狹窄早期可無任何症狀,有些頸動脈疾病患者可在無徵兆的情況下病發,發生偏癱、失語等。一部分患者在此之前可能會發生一些先兆性的症狀,俗稱小中風。

專家特別提醒,如果出現一過性黑矇、單眼視物不清,一側手和手臂的肢體麻木、發沉或一側肢體有震顫的感覺,肢體活動不靈,行走不便,語言不利、口齒不清,嘔吐、吞嚥困難,突然跌倒等早期中風症狀,應特別強化腦梗死的治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大腦”的意識,儘快前往有條件的醫院救治,發病後若能早一分鐘溶栓、取栓,就能大大降低終身殘疾乃至死亡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