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记者陈智华/台北报导】

教育部10/5开课审大会,历经八小时且动用表决,引起争议的国中本土语言在四分之三委员支持下,仍列选修,未列必修;国、英、数、社、自五科必修学分除数学没减,其他四科都照草案,比现行课纲减四到六个学分,预计一○七年八月实施,适用今年读小五的学生。

十二年国教总纲草案二月初出炉,与现行课纲相比,变动最大的是高中毕业学分和必修学分降低,国、英、数等考科必修学分减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引发国文和数学界反弹,连中研院士都连署反对;部分社团主张本土语言列为国中必修,虽获前部长蒋伟宁支持,但争议很也很大。

教育部昨天开课审大会,由教育部长吴思华主持,审议十二年总纲草案,从下午二时开到晚间十时,四十五位委员中,有卅九人出席,委员讨论热烈,意见僵持不下,最后逐案表决。

国教署长吴清山指出,草案中国小本土语言仍是必修,国中为选修,跟现在一样;经过「激烈讨论」,最后超过四分之三出席委员表决同意维持选修,但有附带条件,只要学生有学习意愿,学校要利用弹性课程开课,如学生人数不多,可跨校开课,或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课。

目前高中毕业要修完一六○个学分,其中一三八个是必修学分,必修占七成七;昨天通过毕业学分降为一五○个,必修降为一一八个,但增加弹性选修课。

国文、英文、数学、社会及自然五考科必修学分在原二月草案中,全部减四分之一,社会及英文廿四学分都降为十八学分,数学从十六学分降为十二学分,国文必修从廿四学分降为十八学分。目前课纲为必选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有四学分,二月草案改成必修两学分,加入国文领域,国文变成廿学分。

昨天通过除数学维持十六学分必修,其他都照二月草案减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至于全民国防教育也依二月草案列为必修两学分。

现行高中三年可修学分上限为一九八个,原本草案希望降为一百八十个,最后给予弹性,决议可修一八○到一九八个学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