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媒網

4月9日晚間,申通快遞(002468.SZ)發佈了2018年財報。2018年對於申通快遞而言,無疑是關鍵的“補課”年。

據瞭解,申通快遞最早創立於1993年,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爲快遞業務,快遞業務的產品分爲三類,一是標準快遞業務產品:汽運時效產品,包括限時遞、當日遞、次晨遞、24小時件、48小時件等;航空時效產品,包括重點城市間24小時件;二是增值服務產品:推出承諾達、代收貨款等,三是快遞輔料產品,提供信封、文件袋、紙箱等快遞包裝物。

3月11日,申通快遞官宣獲得阿里巴巴46.6億元入股資金,其成功持有申通14.65%股權。

年賺20億,淨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

財報顯示,2018年,申通快遞實現營業收入170.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4.41%。值得注意的是,分季度來看,申通快遞2018年營收呈現季度遞增趨勢。

2018年,申通快遞實現利潤總額27.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8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7.73%。申通方面表示,主要得益於快遞業務量的增長和優化成本控制,導致利潤相應增加。

從業務結構來看,“有償派送”、“中轉收入”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 “有償派送”營業收入爲87.2億,營收佔比爲51.2%。“中轉收入”營業收入爲47億,營收佔比爲27.6%。“信息服務”營業收入爲32.8億,營收佔比爲19.3%。

利潤貢獻角度,“信息服務”毛利貢獻最大。報告期內,企業綜合毛利率爲16.2%,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服務”、“有償派送”毛利貢獻佔比分別爲109.7%、3.4%,“信息服務”貢獻較大毛利。“信息服務”、“有償派送”毛利率分別爲92.5%、1.1%。

快遞業務量高增,去年運送全國10%包裹

在備受關注的快遞業務量方面,國家郵政局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申通快遞2018年完成業務量約51.12億件,同比增長約31.13%,包裹完成量佔全國總量的10.1%。從近三年的數據看,申通快遞迴暖趨勢明顯,2018年的快遞業務量增速自2016年來首次超過了行業平均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據平安證券此前整理的數據顯示,申通快遞2014年完成業務量24億件,市場份額約爲16.5%,排在行業第一;2015年業務量25.68億件,市場佔有率約爲12.4%,排在行業第三;2016年業務量近32.6億件,市場份額約爲10.4%,排在行業第三;2017年業務量爲38.98億件,市場份額約爲9.73%,排在行業第四。可見,近幾年申通快遞在業務量增速、市場佔有率等方面落後於同行。

在服務質量方面,在服務質量方面,申通快遞上半年有效申訴率呈現逐月快速下降趨勢,自3月份開始,每月低於全國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平均水平,同時公司菜鳥指數穩步提升,連續8個月排名前三,其中6月、10月排名第二名,各項綜合服務質量得到電商平臺和廣大消費者認可。

近年來,申通快遞通過與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通過與電商高頻次、大數量快遞需求行業深度結合,創新了派送模式,進一步拓寬了業務類型和覆蓋面,快遞攬收派送數量、品牌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大力收購轉運中心,自營率升至88.24%

爲提升運營能力,2018年申通推進“中轉、路由一盤棋”戰略,加強了對核心城市轉運中心收購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中轉場地和收購加盟轉運中心資產組及車輛方面。

年報披露稱,申通快遞對全網的中轉網絡統一佈局,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孝感等19個地區的轉運場地的新建及改擴建工作。在建項目有溫州物流產業園、邯鄲電商物流產業園、碭山申雪冷鏈物流項、華南物流科技產業園項目、昆明物流科技產業園項目、蕪湖物流園項目、太原物流科技產業園項目、上海智慧物流示範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物流是現行物流業的發展趨勢。以互聯網爲依託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集成智能化技術爲標誌的智慧物流已成爲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先行軍,成爲提質增效、轉型發展的新動能。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佈的《2018-2019中國智慧物流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

另外,在推進核心轉運中心直營化中,2018年申通快遞累計使用了約15億元收購15個核心城市的轉運中心。截至報告期末,申通快遞服務網絡共有轉運中心68個,其中自營轉運中心60個,自營率約爲88.24%。

申通的中轉成本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控制,中轉直營率的不斷提升將持續增強申通的網絡盈利能力。隨着快遞業務量的猛增以及用人成本的迅速上升,申通加大對自動化、智能化機械設備等投入力度。截止2018年末,申通自營轉運中心中有鄭州、金華、上海、福州、深圳、漯河、武漢等城市的中轉場地共鋪設33套全自動分揀機器人或者交叉帶分揀設備。

此外,在快遞網絡方面,申通快遞在2018年不斷深化重點城市網點經營體制改革,進一步減少加盟商承包層級。2018年,全網新發展獨立網點387個,其中重點開展了福州、煙臺等重要網點的拆分工作。截至報告期末,全網共有獨立網點數量達2223個,服務網點及門店25000餘個,已開通路由達到10,971條,較2017年底增長113.57%,已經形成了覆蓋率較爲全面的快遞服務網絡。

多元化產品融合發展,打造申通綜合服務能力

除此之外,在快遞企業朝着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的趨勢下,申通快遞過去一年在開拓新業務方面也有不少動作,通過多元化產品融合發展,打造申通綜合服務能力。

在國際業務方面,財報顯示,2018年申通國際業務已經覆蓋了海外25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開拓了超過84個海外網點。申通表示,將與波蘭郵政深化合作,整合利用中歐專列、航空包機、海運等資源,在波蘭建立東歐地區物流轉運中心和多個海外倉,拓展中歐小包、國際專線等快遞業務。

冷鏈業務方面,2017年4月,申通有限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經營及冷鏈倉儲配送業務。主要定位倉儲、運輸、配送(B2B、B2C)三類業務。冷鏈業務以上海作爲試點城市,依次不斷複製到其它區域和城市。據財報顯示,2018年申通快遞冷鏈營業收入爲738.67萬元,佔營收比重僅爲0.04%,營業成本爲409.5,6萬元,毛利率爲44.55%。

倉儲產品方面,申通於2017年12月收購上海申通易物流有限公司(簡稱“易物流”)並對其增資,其主營業務爲依託申通快遞的物流網絡爲客戶提供倉配一體化解決方案,持續爲客戶提供標準化及個性化的服務。易物流主要以倉配服務爲主線,IT技術爲工具,供應鏈金融爲加速器,匯聚實時商業大數據,並將業務領域拓展至快運板塊,力爭未來五年建成百億規模的綜合型供應鏈服務提供商。接下來,申通將加快整合加盟網點公司的資源,繼續擴大倉儲規模,全力打造“申通雲倉”品牌。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易物流訂單量約2,300萬單,同比增長79.89%。

陳德軍辭任總經理,“原副總裁”陳向陽接任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發佈的同期,申通也發佈《關於公司總經理辭職及聘任總經理的公告》宣佈高管重大調整。此次人事調整,也是繼阿里入股申通快遞之後,又一重大舉措。

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總經理陳德軍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辭職後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經公司董事長提名及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資格審覈,同意由陳向陽先生擔任公司總經理,任期至本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據公告資料顯示,陳向陽曾在2005年6月至2012年7月,擔任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副總裁職務;2012年7月至2017年4月,擔任天天快遞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職務;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擔任江蘇蘇寧物流有限公司副總裁職務。期間曾參與蘇寧收購天天快遞、整合物流業務的工作。彼時這位運營公司副總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客戶對快遞服務的滿意度不高,主要是原有快遞企業經營模式難以滿足C端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掌握50萬億的機構,他們在買什麼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