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折射源自现实的未来感(钟声)?

paper.people.com.cn图标

钟声终于发言,各位知友如何看待?

相关问题电影《流浪地球》能获得高分,是否是一种新的政治正确?


看看电影表达的,再想想天安门右边写的是什么,上面敲钟意外吗?

战狼2,红海行动 把天安门左边写的东西拍出来了;

如今 流浪地球 把右边拍出来了。

左边是提升内在凝聚力,拍的其实不少,成片也良莠不齐。

右边是发扬外在影响力,几乎是一片空白。

历史洪流是滚滚向前的,一个句子没道理只念叨前半截。


很不简单。

人民日报有专门的政治文化部,如果一部优秀电影获得这里的评论,可以认为「自然而然」。

但「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重要笔名,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所谓「警世钟声」,「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它的评述对象较为宏大,有时是存在争议需要表态时的发声渠道。举例而言,2017年中印边界争议时,钟声要写出《揭露印军非法越界真相》。

不妨浏览一下「钟声」发过的历史文章(钟声--观点--人民网) 除了《流浪地球》这篇,「钟声」负责处理的话题包括反恐、中美经贸摩擦、中东治理、全球气候治理、达沃斯、金砖合作……和这些话题并列,《流浪地球》是凭借什么?

个人认为,是《流浪地球》蕴含在电影中的东方思维——集体主义、家国同构、故土情结,那是宣传家花了很多功夫也难以让西方理解,也是「钟声」多少年花费口舌去说明的东西。然而,它在电影里似乎成功传达了。

想起2018年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时,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了中宣部——北京也看到了电影的功能,未来的中国电影,或许要承载更多。


经评论区大佬提醒,《流浪地球》之前,《战狼2》《红海行动》《二十二》获得过「钟声」评论。相比《战狼2》《红海行动》「穿著中国秀肌肉」,《流浪地球》克制了许多。在这个未来世界的政治中心——地球联合政府里,中国的地位没有被刻意渲染。向刘培强讲述「火种计划」的首脑,则是一位说法语的人。但《流浪地球》的文化内核是反西方套路的,是很中华文化的,这种传递确实又更加高明。

既收到官媒点赞,又获得国内外观众认可,还是技术实现突破的硬科幻,可谓殊为不易。对得起电影的原作者——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拉升到世界水平的刘慈欣了。


在我映象中,这是中国科幻第一次以正面评价登上《人民日报》

拿到报纸的时候,一滴久违的热泪啪嗒一声刚好不偏不倚的滴在「未来」两个字上面。快40岁的老头子了,还是这么不争气啊……

说老实话,从我的孩子降生以后,我就没有再关注中国科幻。随著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是其它的东西,挣钱,养家糊口,事业,自我实现。科幻,成为像「理想」、「初恋」一样放在阁楼上吃灰尘的东西,偶尔看一看,想起自己年轻过。一个中年人需要照顾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家庭,事业,自己的身体,保温杯枸杞红枣,公文包饭局领导。面面俱到的人生分外的无聊,你就像一个陀螺,圆润、忙碌、周全,却没啥意思。

自从拉萨广场邮局旁边那家报刊杂志店转行卖鲜花和纪念品以后,我就再没有去买过《科幻世界》,而是订阅了《人民日报》。我需要了解这个国家在发生著什么,从鸡毛蒜皮的明星八卦到市井的柴米油盐,再到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你是一个生意人,你需要了解很多很多,像个嗅觉灵敏的狼,风里飘来的任何气息都要去分辨,去品尝,琢磨味道,想透背后的意思。

而今天我准备当一个少年。

曾几何时,科幻还是「毒草」,后来稍微好了一点,被归结到「儿童文学」的范畴。说白了要么就是黑五类,是要批倒批臭的东西,要么就是只能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大人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我依旧深深的记得那个上午,我父母在乡里的邮政所忙得一塌糊涂,处理著各种业务。送邮件的叔叔来了,他们没工夫去迎接,叫我去接邮件。我从一辆破破烂烂的邮政用摩托车的邮包里拖出一捆杂志,面上一本杂志封面上画著些让人害怕的东西,用呆板的黑体字写著,科幻世界。

我打开了它,里面真的有一个世界。

我在这个世界里徜徉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这个世界里有著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过去的反思,有细致到生活的辨析,有宏大到宇宙的哲理。它在满足了我一切好奇心的同时,还能给我带来我从未想到的东西,我第一次感觉科学与我是如此的紧密连接。它教会了我科学的思考,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迷信的,什么是严谨的,什么是散漫的。

这一捆杂志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别的东西,比如《气功》、《UFO探索》、《今古传奇》之类的,我很庆幸我打开的是这一本。

这是我和「赛先生」的第一次握手。他是个一丝不苟又无比慈祥的老头子,只要你说的对,经得起验证,你就可以骑在他脖子上,他带你去看普朗克尺度的微末,去看光年尺度的浩渺。他没有什么架子,不管你的出身、年龄、地位甚至是学历,你拿出证据来,配合以严密的逻辑,他就认同你。没有任何歧视的可能,也没有任何吹捧的可能,事实就是事实,这里只有绝对的平等。

对于普罗大众,赛先生会给你网开一面,允许适当不严谨的开脑洞。在承认和遵守现有基本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允许在科学尚未触及的地方天马行空。这样可以引起读者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人类探索未知的领域,吸引更多的人仰望星空。赛先生虽然一丝不苟,但是并不古板,他尤其喜欢跟小孩子一起玩耍,在这些毛孩子变成油腻庸碌的中年人之前,在他们心中埋下进步、探索与勇气的种子,萌发多少算是多少吧。

于是我们可以登上月球,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前往别的星球的物种;

于是我们可以去往月球背面,放下属于人类的探测器;

于是我们可以走向未来,总有人在抬头仰望星空。

然而赛先生在中国的行程并不那么的顺利,甚至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一度我曾经以为他水土不服。有太多的人对他抱持的是敌视的态度,有更多的人对他抱持的是功利的态度。如果你砸了我的饭碗,那么你就是邪恶的;如果你不能立刻为我解决问题,那么你就是没用的;如果你立刻为我解决了问题,那么你以后就没用了。有人怀疑著,有人揶揄著,有人观望著,有人谩骂著,有人嘲笑著,赛先生看起来像个「孔乙己」,没有人去理解他,他可笑而孤独。你看他衣衫褴褛,肯定没什么用,你看他单纯幼稚,肯定只能哄哄小孩子,你看他心思纯良,肯定只能为我所用。

他满脸污垢,一群小孩子跟在屁股后面起哄笑闹,像极了一个老疯子。

于是我们打鸡血;

于是我们练气功,拿个钢精锅扣在头上接受「宇宙信号」;

于是我们吃「权健」。

不知道是谁在疯癫,不知道是谁在嘲笑谁,不知道谁是老疯子,谁是小屁孩。一切都不知道,世界蒙著灰蒙蒙的雾,路在哪里,不知道。

我就在这一片灰蒙蒙中逐渐变成一个油腻无聊的中年人的。

我知道有人在灰蒙蒙中蹒跚前行,试图找到一条路。我也知道有人不想要他找到路,在给他使绊子、下陷阱。但是这些东西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找路太艰辛痛苦,挖坑太猥琐卑劣,我怕累,却也还有良心。

我心里那颗种子死了,发了一点芽,终究还是枯萎。

城市的灯火辉煌灿烂,再也看不到一丁点星光。实际上任何一颗恒星释放的能量都比这些城市的总能耗高出去好多个数量级,然而我离城市更近,离星星太远。卑微的人类喧嚷吵闹,置身其中实在是太容易忘了星空了。

然而他们成功了

在赶往地球发动机的千千万万救援队中间,我失败了,他们成功了。他们点燃了火种,等离子火焰一飞冲天,恭喜他们,感谢他们。感谢刘慈欣,感谢郭凡,感谢吴京,感谢吴孟达,感谢《流浪地球》7000多名制作人员,恭喜你们,感谢你们,祝贺你们

千千万万个中国科幻人,包括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作者,包括《科幻世界》杂志社多年来排除万难坚持不懈的出版人,包括所有的读者,恭喜你们,感谢你们,祝贺你们

《钟声》为《流浪地球》发声,被网友戏称为「钟声成就奖」。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意义和价值,钟声意味著黄钟大吕,意味著大雅之堂,意味著科幻不再是毒草,不再是儿童文学,而是庙堂之上国之重器之一。这几天为了豆瓣一星差评撕来扯去的网友们口中神秘莫测的所谓「资本」,在钟声里面连蝼蚁都算不上。爆发的民意可以逆势把票房顶到天上去,也可以让庙堂公开发声,这是压抑已久的呐喊,是赛先生脸上的微笑,是从此不再可以忽视的秋风起于青萍之末。

秋风必将扫落叶,神州已是大不同

同一个版面,专属于《流浪地球》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的左边,是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

中老铁路与《流浪地球》,一实业,一文化,交相辉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铿锵有力、势不可挡。这样的步伐连美国都挡不住,遑论区区几个跳梁小丑乎?

被保温杯、公文包和「商务正装」搞得灰头土脸疲惫不堪的我,也为此热泪盈眶,竟然萌生出一点点少年的滋味,青涩勇猛、无畏无惧。

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横竖是睡不著,铺开这版报纸反复看,才终于从字缝里读出两个字――买票。


恭喜吴京,您已达成百亿票房先生和钟声成就奖两项史诗级成就,同时解锁开放战狼3英雄副本,奖励传奇坐骑珠穆朗玛座狼之王缰绳。

并希望您不忘初心再接再厉,成为潘达利亚大陆永恒的荣耀,为艾泽拉斯永久的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