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幹了9年的採購之後,每次在朋友圈裡提到我是幹採購的,無一例外地會有人一臉艷羨地讚歎:「採購是份好工作啊!厲害啊!」

在沒從事採購這份工作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你想啊,拿了錢出去買東西,人家見著你都得大爺般地供著你,出差所到之處如朕親臨,好喫好喝伺候,必要時還會有一份心照不宣的孝敬。這日子過得何等瀟灑,何等自在!

但是現在麼,如果再有人發出這樣的讚歎,我只會默默地報以「呵呵」,甚至連解釋的興趣都沒有。做了這麼多年的中層管理,朝下看著基層們汗流浹背如老牛耕地,朝上看著高層們殫精竭慮似秋蟬度日,聽到基層們埋怨高層工作舒適且安逸,高層們又會覺得基層的工作辛苦但不勞心。原因就是,你沒有坐在那個位置上,沒有幹過那個崗位的活,那就永遠不能明白其中的艱辛和挑戰。

當然,想要讓一份採購工作變成那種人人「艷羨」的好工作也是可以的,以個人理解來說,你只需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①你就職的公司規模足夠大,且商譽和名譽很好,業務量也十分巨大——所以所有的供應商資源都會向你聚攏,都願意想方設法地和你做生意;

②你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所以你可以不用在意你花了老闆的錢買回來的是一堆什麼破爛玩意;

③你的同事是一堆白癡,或者和你沆瀣一氣——所以不管你買了什麼東西回來都不會有人來找你茬。

請記住,以上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如果沒有①,那麼你會瞬間從大爺變孫子;如果沒有②,那麼我想說任何工作你負責任地去做都不會很輕鬆;③如果沒有那麼你會整天活得生不如死。

用一個外行的眼光來看的話,企業的其他多數部門比如生產、銷售、工程技術都是在為企業「掙錢」,唯獨採購部看起來在為企業「花錢」。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你沒本事賺錢我還可以忍;但是如果你拿了老子的錢亂花,爸爸是要打!死!你!的!

所以在企業裏司空見慣的情況就是,生產製造一個產品多花幾分鐘工時很難被界定為不合理——於是在一些管理水平相對還比較落後的企業裏這類問題就會被忽視,沒有人願意過多地花精力去考慮怎麼能夠把這多出來的幾分鐘工時變成少幾分鐘工時;

但是,如果採購買個零件多花了0.5元錢則會被三堂會審——成本、財務和老闆統統不會放過你——哪怕是一家管理水平再低的公司,老闆也對採購支出盯得緊緊的。

反過來,如果採購少花了0.5元錢買了一個同類產品回來,但是質量出現了一些瑕疵,那麼也會被三堂會審——質量、生產和老闆統統不會放過你——你必須老實交代是不是通過犧牲產品質量來換取了低成本甚至不正當利益?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工時增加幾分鐘和某個零件的採購價格增加0.5元,給企業帶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成本上升。而人們願意傾向關注後者,因為後者更容易用貨幣來度量,同時後者代表著一個交易行為。交易則代表著利益交換,所有的交易參與者都在進行利益分配,那麼很難讓人不去聯想到是否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

這種情勢下使得「採購」這個職位在坊間被過多的簡化、醜化和灰化——因為中國五千年來就是這麼認為的,拿錢辦事的人最易貪錢。

其實採購是一門權衡、取捨和自我保護的藝術,一個好採購需要同時做到實現甲方的成本/質量目標;實現乙方的利潤目標;實現甲方的公正績效目標。

經常有同事問我:你為什麼凡事都要為供應商考慮?我說是的,我就是要為供應商考慮——準確地說是在不損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為供應商考慮。負有成見者只看到我為供應商考慮,而智慧的人應該明白我其實是在謀求雙贏。

一個採購為了本公司的利益過度壓榨供應商利益,那麼最終的結果是一拍兩散。最終供應商只是損失了銷售額,而自己得到的是一條破損的供應鏈及其修補的連帶風險。所以,往往1元的採購成本和2元的採購成本都不是最佳的,1.5元纔是。

有人說,採購在外面是爺,在家裡是狗;銷售呢,在家裡是爺,走出去就是狗。除非你就職於一家高認知水平的公司,否則採購在家裡是狗那是一定的了——即使在運營實操層面你已經不怎麼像是一條狗了,但是在其它人眼裡你更多還是像一個花錢辦事的狗。

做採購(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採購),就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得和服務員一樣,你要讓內部客戶(也就是企業需求部門)滿意,他們才會認可你的工作成績;還要讓外部客戶(也就是供應商)滿意,他們才會支持你取得更多的工作成績;最後纔是讓自己滿意——不要丟失僅有的尊嚴和底線,這樣你才會認可自己激勵自己取得更多的工作成績。

我覺得,採購工作不適合智商低的人做,也不適合情商低的人做;不適合姦猾的人做,也不適合老實的人做。

能做好採購的,沒一個是簡單的貨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