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劃過天際的耀眼彗星

 清明上河圖_清院本  

鄭和在永樂三年(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時,已遙遙領先歐洲海洋大國之前,鄭和開創了世界地理的發現時代。這是大明王朝龐大的船隊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最為耀眼的時期。在此同時,使得中國在海洋權、海上貿易、航海技術、艦隊規模和實力等各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後,每斤胡椒在中國的時價,透過海外貿易往來是原產地的10 倍。永樂二十二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結束時,胡椒與蘇木香料的利潤,是原產地的20倍,這意味著,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倘若當地價值1兩銀子,回到國內出售可得20兩,海外商品貿易利潤相當豐厚,商人趨之若鶩。

        除此之外,永樂時期的馬歡也是伊斯蘭教徒,並且通曉阿拉伯語,曾經跟隨著鄭和三次下過西洋,透過他隨行下西洋的親身經歷,以文字形式留下一些筆記,給了後世的我們留下了最具參考價值的歷史記錄了。在他的《瀛涯勝覽》一書中有明確記載:「番人殷富者甚多,買賣交易行使中國歷代銅錢」。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由張燮編撰成書的《東西洋考》也明確點出來:「東洋呂宋地無他產,夷人悉用銀錢易貨。」又例如,爪哇「行市交易用中國銅錢並布帛之類」,他們的筆記都很寫實,真實記錄遠征船隊的行程見聞,由此不難看出,鄭和的船隊與各國做貿易時,中國的錢幣在當地都是很受歡迎的。這些著作和記錄,在在都可以見證中國的貨幣史實,銅錢做為國際貨幣已經是被周邊許多國家廣泛的使用著,也是海外流通貨幣之一。

鄭和下西洋不僅採取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而且也有直接用貨幣做買賣的,當地人們都喜歡使用中國的錢幣(並非大明寶鈔),雖然不知道使用錢幣有多久,但中國的貨幣在當地流通,肯定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同時,鄭和把用貨幣交易所得的銀兩用來購買當地黃金,然後將黃金鑄成五十兩重的金塊帶回國來。現今湖北博物館《粱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還存有一塊當年鄭和帶回的五十兩重的金塊。

湖北博物館展出明仁宗第九個兒子粱莊王(1411~1441年)與魏妃的合葬墓,於2001年進行開挖發掘,出土有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貴文物5300多件,其中還存有鄭和下西洋所帶回來的黃金。這塊鑄造精美的金塊,形狀如金花並鑄刻有:永樂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一錠伍拾兩重」銘文。「隨駕銀作局銷鎔八成色金伍拾兩重,做頭(工匠頭)季鼎等,匠人黃閔弟,永樂拾肆年捌月日」(「銀作局」是明朝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一),這件來自「西洋」的金塊就是鄭和下西洋從事貿易行為很重要的佐證。

        中國政府向外拓展海外貿易,直接帶動的是民間社會經濟的空前繁榮發展。中國的瓷器享譽海外,因此,以景德鎮與德化為中心的瓷器業、還有以蘇州為中心的絲織業、以松江為中心的棉織業、以蕪湖為中心的印刷業,以福州及南京為中心的造船業以及冶鐵製造業、日用品製造業和造紙業等等,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可以說是,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海洋貿易的一次崛起。

由於明朝貿易發展空前繁榮,大量賺起海外財富,白銀是當時流入中國最重要的貨幣。西方的白銀大都是鑄造成大銀元形式,主要生產在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流入的途徑是通過呂宋(菲律賓)的華人或當地貿易商人。歐洲西班牙(於1565年)入侵呂宋攻佔宿務島(1571年),建立馬尼拉城,成為西方在亞洲的第一個殖民地據點。即便是西班牙的殖民佔領時期,當地的經濟貿易依舊是仰賴華商的努力與貿易交流,他們的收入幾乎完全依靠對中國的貿易。華僑商人將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土產工藝品先賣到呂宋,整裝打包賣給西班牙人,然後由西班牙人每年運送到美洲西屬殖民地去批發轉賣,這時西班牙商人賣得的價款必然是銀元,這些銀元這時再透過華僑商人流入到中國來。

        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短短的28年間,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就如同一抹劃過天記得閃亮彗星般急速殞落,在中國人悠久歷史記憶中,卻是如此的遙遠,甚至連痕跡都難以追尋。我們這一代就僅能旁敲側擊從其他人的筆記或著作裡,才能夠一窺究竟,但即使是留下來的只是一片片得殘破記憶,竟然讓西方世界研究學者們大為驚歎,600多年前的十四世紀初,中國人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洋貿易強國了。

        自從漢武帝元年(西元前140年),指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東西方交流之路,使東西方都互有瞭解,從此,「絲綢之路」也從此成為了官方正式的中西通道,史記裡司馬千稱之為「鑿空西域」。但由於數千公里高山、戈壁、雪地、草原的天然阻隔以及人為的戰爭破壞,往往使得古老的「絲綢之路」斷斷續續的開放,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貿易文化交流。

中國的東方的海域成為未能開發的處女地。直到十四世紀初,鄭和下西洋後,終於開闢出來了一條連貫東南亞、遠至於非洲,經濟貿易發達的「海上絲瓷之路」。而古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瓷之路,最大的差異在於,古絲路主要是由阿拉伯和波斯人經營的,東西方貿易交流活動,中國政府往往鼓勵但並不干預;而明代的海上絲瓷之路的開發,卻是由皇帝親點朝廷親信鄭和,打造寶船、組織軍隊工匠,由政府主動開拓海外市場,從事東西方貿易交流活動。

不同于中國歷代王朝,基本上就是自給自足的封建體制,鄭和下西洋是第一次(也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由皇帝直接下達指令,有計劃、有組織的主動「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政府直接經營海外直接貿易。不僅如此,與相同世代西方發展海洋強權,力求領土與貿易擴張的強烈欲望在本質上也大不同,永樂皇帝以戰略思考,籌備史上最龐大的船隊下西洋,但他的目的卻不是要去海外炫耀武力、征服異邦,而是一方面開闢新航道,開拓官方與民間直接貿易活動;另一方面,他要宣揚國威,向其他邦國傳達大明王朝威望與永樂盛世,並且也是要友好鄰邦,講求的是「懷遠以德」,以及「協和萬邦」進行朝貢往來的外交政策。

        然而,政府的海洋貿易計畫也不過維持了短短28年,永樂之後,除了政府朝野上下對於下西洋的雄心消失不見,另外在戰略上,大明朝廷不得不對付隨時會死灰復燃的蒙古威脅,以及邊疆異域的不斷入侵,航海遠征無助於對付敵人,再加上政府以下西洋財政耗費巨大為由,又還是走回封建、鎖國、海禁的老路。

自此之後,海洋霸權以及國際化的舞臺,拱手讓給了西方世界。鄭和下西洋結束後不久,16 世紀,歐洲發展了強大海軍,從此船堅炮利,西方歐洲人佔領並控制了世界各大洋達四個世紀之久,西方世界的貨幣全球化、自由化也就由此拉開序幕了。

明代中國對外貿易異常活絡,海外銀元就這樣輾轉進入中國內地,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使得民間白銀不虞匱乏,在朝廷的「弛用銀之禁」,以及後來正式「銀錢並行事」後,最終,成為白銀、錢幣貨幣流通的雙本位制,最終,成就了中國「白銀帝國五百年」的歷史。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話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