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日新闻》4月16日报道,一名中国男子多年在日本为那些被压迫的外国工人争取属于他们的权利,受到了广泛好评。

  这名男子名叫甄凯(音译),今年60岁。1986年,甄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来到日本东洋大学学习法律。他曾为多家公司工作,后又在东京郊外的Saitama县开了一家中餐馆。

  甄现在是吉福市总工会第二非日籍部门的负责人,他利用自己在劳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过去的15年里,一直为面临与工作相关困难的外国工人提供法律咨询。

  甄在经营他的中餐馆时对外国实习生问题产生了兴趣。

  2004年,当甄访问县政府办公室协助被剥削的中国实习生时,一位官员让他联系了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的东京工会,非日本人也有权进行集体谈判。2010年,他关闭了自己的餐厅,专注于工会活动。

  在一个案例中,甄通过一个社交网站了解到,位于爱媛县今治市的一家缝纫公司有三名中国技术实习生在培训期结束后仍没有收到任何加班费。这三名实习生通过电子邮件为甄详细说明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迄今为止收到的工资。

  在午休时间,甄在他们工作地点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与三人见面了,并告诉他们日本法律赋予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甄解释说,雇主不能拒绝工会的对话请求,他将代表他们与雇主交谈。然后,他要求实习生签署同意成为工会成员的表格。

  经过3天的谈判,他为3名实习生讨回了公道,公司负责人说他将考虑支付被扣留的加班费。

  甄帮助中国人的事情在中国的社交网站上被广泛传播,提高了他的声誉,并引发了来自日本各地的大量采访。

  在与公司谈判劳动问题时,甄总是站在外国实习生一边,甄在代表外国实习生的不懈努力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在截至2018年8月的8年中,他所在的工会部门共收到了1191份调查报告,主要涉及未付工资、职业事故、暴力、性骚扰和虐待。

  甄鼓励被压迫的实习生大声维护自己的权利。甄还把吉福县的一栋建筑进行了翻修,这样的话,如果技术实习生与雇主谈判期间失去工作和住所,他们可以在那里避难。

  日本还有其他工会也代表非日本工人与雇主进行谈判。

  2002年,在日本金属、机械和制造业工人协会(由中小型零部件制造商和其他企业的工会组成)的协助下,成立了总部位于东京的缅甸公民工会联合会,以支持缅甸的受训人员。

  大阪地区总工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协助外籍教师工作,2009年为南美人设立了一个部门,帮助在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中被解雇的日本籍外籍工人。

  工会专家希卡拉岛崎(chikara shimasaki)律师表示,只有工会向外国工人伸出援助之手,日本公民才能受益。他说:“一些工会在解决在这个社会中感到孤立无援的非日本员工所面临的工作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技术实习生所面临的恶劣条件。与外国受训者的互动为日本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评估工会的重要性以及工会背后的基本理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