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力量,近年來,中國空軍實力突飛猛進,各類戰機也在不斷服役,崛起速度令世界矚目。當然,性能再好的戰機也需要飛行員來操控,而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費時費力費錢,飛行員比戰機金貴,也是世界各國的共識。所以一旦發生意外,軍隊都要求飛行員將自己的生命放在戰機之上。

但在實際情況下,飛行員對自己的戰機都是有感情的,如果遇到機械故障,飛行員會首先盡力保全戰機,直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跳傘。此外,我國空軍的英雄飛行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往往爲了保護羣衆的生命財產,而選擇避開人羣密集的地方,這樣一來就會錯過最佳逃生時間,從而以身殉國,令人唏噓。

在航空史上,出現過一次極具戲劇性的墜機事件。1987年7月4日,正值冷戰對峙時期,兩大陣營陰雲密佈。蘇軍飛行員尼古拉·斯庫裏金駕駛着一架米格23戰機,從波蘭科沃布熱格基地起飛,照例執行訓練任務。當戰機爬升到一定高度後,斯庫裏金聽到飛機進氣道位置有爆炸聲,隨後發動機空中停車,飛機高度也在不斷下降。斯庫裏金認爲飛機發動機出現了故障,地面指揮立刻下達了跳傘指令。在飛行員彈射出艙後,看到自己的戰機搖搖晃晃地向波羅的海方向飛去,估計不久後就會墜毀。

出人意料的是,這架米格23非但沒有墜毀,反而神奇的開始向上爬升,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飛過了波蘭邊境,之後又穿過東德領空,飛入西德!

這時,戰機出現在北約防空指揮部的雷達屏幕。在氣氛凝重的冷戰對峙前線,突然殺來一架米格戰機,這種罕見的情況立即引起了指揮官的注意。於是,北約兩架F15戰機迅速升空,等追上米格23時,這架飛機已經進入荷蘭境內。令F15飛行員大吃一驚的是,這架飛機沒有座艙蓋和飛行員,難道是蘇聯又造出了不爲人知的黑科技?

爲了以防萬一,兩架F15戰機繼續監視着這架米格23,並決定等飛機飛到大海上再將其擊落。不一會兒,米格23進入比利時境內,地面指揮員最擔心的狀況還是發生了,飛機還沒來得及飛到北海,就燃料耗盡,最後一頭扎向地面,砸向比利時科特賴克市一座民宅,一名19歲的青年不幸身亡。

這架米格23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還能橫穿五個國家,自動飛行900公里,實屬罕見。在美蘇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這架戰機差點成爲戰爭導火索,而比利時也針對此事發起了抗議。事故發生後,前蘇聯政府向遇難者家庭進行了賠償並表示哀悼,蘇聯也將飛機殘骸運回國內,經過分析後發現,這架米格23在彈射時,發出的震動意外將發動機故障修復,後來纔有了這戲劇性的一幕,在航空史上,這樣的事件可以說絕無僅有了。

文編:奔跑的羊糞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