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美國朋友聊天,她是一位三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啟發。這家朋友在中國已經有十多年。

媽媽的大女兒就在家附近的幼兒園上學,每次幼兒園老師看到大女兒就停下手中的事情,專門和她打招呼。女兒很小,但是她很喜歡這種被重視的感覺。但是她的爸爸媽媽卻不是很喜歡,因為這樣給孩子太多不必要的關注,讓她總覺得自己是中心。媽媽爸爸知道,因為老師們覺得,她像洋娃娃一樣漂亮,藍眼睛,黃頭髮,白皮膚。

爸爸媽媽說,他們的孩子在美國就是很普通的孩子。在一個中國學校,因為她長相不同,反而像公主一樣。老師們都覺得美國的孩子更好,美國孩子漂亮,給予他們更多照顧。大家也覺得美國的家庭更「高端」。

鄰居們也常常問,可以教我的孩子英語嗎?美國的教學理念比中國的好,中國的問題太嚴重了,等等這種觀點。

媽媽覺得很有意思,她舉例說,在英語中,有一個短語叫,另外一邊的草會更綠。和中文裡的,鍋裏的比碗裏的好,應該是類似意思。媽媽會邀請朋友們經常到她家來做客。朋友們說,你的家庭教育真好,你的孩子真聽話,你的孩子真漂亮。但是媽媽說,中國的孩子也很禮貌,很好,學習很認真。美國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問題。但是這些朋友總認為美國的東西更好。他們也一直希望可以把孩子送到這家美國人家裡,平時和他們一起學英語。

但是,媽媽說,我會邀請他們來做客,教他們孩子英語,但是我不想塑造一個形象,一個美國家庭教育優於中國家庭教育的形象。許多年在中國的生活,也讓我感覺的很多人是懷著這樣的想法的。但在中國,我學到了很多在美國沒有學到的東西。但是似乎很多家長們在心裡就覺得美國的教育更好。不僅是教育,家長們對於國外的文化的推崇讓我喫驚和不解。但我覺得美國的文化並優越於中國文化。富裕的家庭的外語教育開銷讓我喫驚,但是所謂的國際學校和中心裡的老師的質量似乎也不是那麼好,因為我知道在美國私立學校對老師的要求是遠遠高於這些學校的。中國的這些學校或者說學校背後的這些人,是借著這種信息,在營造一種西方教育是更加優越的感覺,以此賺取著大量的利益。各類夏令營或者培訓,只要有外國人參與的,就會非常昂貴。但是,我真的不理解,一個夏令營這麼貴的意義。很多老師也都是一些留學生,也並不是母語國家的。

媽媽也說,我發現很多中國的富裕家庭很喜歡塑造這個形象。他們的孩子受到了國際教育。這些家庭可以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或者直接可以移民。但是,部分這類家庭對孩子的管教是有所缺失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的出國留學,家長其實也不知道孩子出國以後的教育會是什麼樣子,完全就聽中介。這一系列都是在塑造家長們的一個形象工程。

很多家庭都移民海外,他們覺得從此會過上優越於國內的生活,我覺得在中國生活,也有比國外好的地方。在中國的十多年生活,我看到了中國飛速的發展。希望有一天,家長們可以很理性看待這些問題,英語教育在中國也可以更規範。特別是各類的培訓中心,真的是魚龍混雜。

——————————————————————————————————

這部分的對話,是來自一個在中國生活很多年的美國媽媽的觀察。相比於很多其他外國人,我認識的這家人,並沒有利用西方教育更優越的大眾心裡去塑造優越感(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外國人,還是覺得中國是第三世界,是帶著一種優越感的)。他們在中國生活也是很簡單普通,樂意去幫助鄰居孩子學英語,但他們也希望家長們看到中國教育和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也同時希望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和亂像可以改善。

反倒是很多商人,看到了這個機會。然後他們也往往會加上一句,教育不能商業化。看看多少城市的市中心,都是各類的教育中心。那裡面所有的外國人都能教英語嗎?他們有資質嗎?他們甚至有些只是留學生和沒有辦法拿到簽證的非母語國家的「老師」。但是扭曲的市場和逐利的中心,讓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教育,是很多家長的一個敏感神經。教育產業的發展速度之快是可怕的,現在的培訓中心上百上千家,但外教老師這個羣體水平整體不高。經濟學知識告訴我們,在高速發展下,一定有通脹。我覺得中國的教育通脹現在就很嚴重。從這中間折射出來的,焦慮,不自信,信息不對等,缺少監管,和自我價值的缺失,纔是值得思考的。

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看待西方教育。孩子都一樣,但是怎麼教育和價值觀的輸入,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草需要自己澆水才能更綠。」 同時,也只有大家有更多自信的時候,才能去慢慢改變一些觀點。因為白人自己都知道,白人並不是更加優越,我們自己也應該更自信。我們的經濟已經是世界第二,並且在7-10年左右的時間會成為世界第一。但要讓中華文化回到曾有的影響力,還需要靠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希望以上的分享可以給大家帶來啟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