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西安市第四醫院內科心血管專業聯合介入中心完成市第四醫院首例三維標測下房顫消融術並取得理想效果,使困擾患者多年的頑疾得以治癒。

患者李女士,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及陣發性房顫疾,病史長達6年。近兩個月來發作頻繁,經常心慌、胸悶,3月28日住院後,經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及電覆律治療但效果不佳。張清教授和謝芳元主任醫師迅速帶領內科心血管專業,組成了由李建偉、婁莉等專家組成的治療團隊,並針對患者情況,及時組織病案討論,結合其病情和各項檢查結果,決定擇期實施目前國內治療房顫安全、有效的前沿技術——三維標測下房顫消融術。

爲確保手術精準度,患者術前完成了食道心臟超聲檢查及CT下左房三維重建,心血管醫療團隊及介入中心、麻醉與圍手術醫學中心均進行了術中技術、麻醉、術中意外及搶救預案等多方面的積極準備並細緻分工,確保術中患者安全及手術順利進行。

4月4日09:00,手術正式開始,張清教授、謝芳元主任全程指導,李建偉、婁莉兩位副主任醫師共同爲患者實施手術。手術歷經3小時,藉助於Ensit三維標測技術,採用導管電極在環肺靜脈口消融,通過環狀電極的檢驗,成功實現了肺靜脈與心房的電隔離。目前,患者未再發生心慌、胸悶等不適症狀,且未出現房性早搏及房顫,射頻消融治療效果穩定。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失常,臨牀特點爲心悸、胸悶,重症患者常誘發心力衰竭,導致腦血管和腎動脈栓塞危及生命。採用常規藥物治療房顫往往成功率低且難以根治,用外科手術治療則創傷大、出血多、死亡率高。而三維標測下的房顫射頻消融術是將心電生理與心腔內的解剖結構結合在一起,進行三維重建,將心臟原本異常複雜的解剖結構和電生理信息直觀清晰地展現在手術醫生面前,精確性非常高,且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因此,該技術已公認爲治療房顫安全有效的重要方法。

西安市第四醫院繼多例心臟三維電生理標測技術射頻消融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之後,不斷探索診療新技術,現又成功開展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治療房顫術。此舉標誌着這項技術在西安市第四醫院日臻成熟,爲房顫患者診治提供了一個新選擇,開拓了導管消融治療複雜心律失常方面的新領域,也標誌着西安市第四醫院內科心血管專業介入治療水平再攀新高。

【醫訊快報】險!產房裏5分鐘生死營救

【四院好醫生】24mm舞臺上的愛與奉獻

【嘔血乾貨】拯救雙眼,9000塊錢一定比16塊5更有效嗎?

【患者福音】徹底擺脫“大麻煩”,還你一個新生活

稿件來源: 介入中心 劉雪豔

稿件編輯: 楊 林

稿件審覈: 王 蒙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