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友「H珠Q」: 您好!您的館藏文章「一篇文章學會艾灸養生(平人學習資料)」深受廣大館友的喜愛,於2017年5月25日進入「閱覽室」頻道的「健康」下「經穴治病」類別的精華區。360doc代表全體館友感謝您的辛勤勞動和慷慨分享!────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7-05-25 10:03:14

·

·

·

-01-什麼是艾灸艾灸產生於中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所以針、灸並用,稱為針灸。針灸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艾條或艾炷)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目的的一種保健方法。··-02-艾灸的發展及學習書目

未有文字之時已有灸法,有了文字之後,《黃帝內經》從經絡、穴位、臟腑方面奠定了灸療的理論基礎,留下「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的經典論述。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扁鵲、華佗、張仲景,此後歷代多有發展,針灸名家代有傳人。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王燾的《外台秘要》,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楊繼洲的《針灸大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無不注重灸法。到了清朝,由於封建思想濃厚,認為艾灸時寬衣解帶有傷大雅,非奉君之道,於道光2年,竟然下令在太醫院裡取消了針灸科。民國時期,更是於1929年下令要取締中醫,艾灸方法被橫加摧殘。幸好民間尚不乏有識之士,先後有《神灸經綸》《灸法秘傳》《灸繩》《針灸師承錄》《馬氏溫灸法》《謝錫亮灸法》等經典著作問世,歷代口傳心授的道家能量灸也功不可沒,加上廣大勞動人民深愛艾灸,故艾灸方法一直留傳了下來。建國至今,艾灸復興,國人已普遍認識到艾灸是中醫文化的一朵奇葩,並常常用來祛疾、養生。從全球範圍來看,艾灸在公元6世紀傳入韓國和日本,17世紀左右在歐洲得到推廣,目前已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根開花,對上千種癥狀療效確切而顯著。··-03-艾灸的材料可以替代嗎艾燃燒時所產生的特殊短紅外線,滲透力是普通長紅外線的3到4倍,對人體的滲透力在10mm以上,能夠激活細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體免疫力。艾灸同時具有自動找病位和通經脈的功能。中醫研究機構用其他藥材和其他各種物質、各種物理化學方法、射線等與艾做對比研究,結果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類上萬年唯獨以艾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艾灸以打通作為根除慢性病、終身病的基礎,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艾!因此,也要特別注意鑒別那些摻入了其他雜質的劣質艾條,選擇值得信賴的艾灸品牌。··-04-艾灸的功效預防疾病 :溫通經絡,溫補元氣,強健五臟,扶正祛邪。祛病延年 :疏風散寒,解毒消腫,消瘀散結,補氣助陽。美容美體 :驅散疲勞,升提中氣,調和氣血,紅潤肌膚。保健養生 :培補元陽,協調陰陽,無病自灸,長壽不衰。除了數千年億萬人民的實踐驗證,現代科學研究也發現,艾灸能夠活躍臟腑功能,旺盛新陳代謝,產生抗體及免疫力,既能抑制功能亢進,也能使衰退的功能興奮而趨於平衡,可知艾灸有雙向調節陰陽之神功。··-05- 執艾與開穴方法

·1.托法 :拇指輕搭,小指微翹,其餘的三個手指放鬆托住艾條。2.持法 :向內翻手腕,艾條豎起來,就像握毛筆一樣,小指微微揚起。3.拿法 :手腕再向內翻,像拿匕首,小指微翹。形(動作)、意(思想)、氣、力、火:在灸的時候,注意力一定集中到被灸者的這個部位。意就是思想,意就是火,意到氣到,氣到病除。開穴 :用迴旋運氣法,艾條離穴較遠,男八女七轉圈,然後用拇指按下去或揉一揉。··-06-灸感1.艾火巡經 :透熱、傳熱、擴熱。2.正邪相搏 :酸、麻、脹、疼、沉、重、癢、刺,皆為二氣相搏。3.排寒熱氣 :寒的人在肩胛溝、膝、十個腳趾等處冒冷風,嚴重的從各處冒;熱的人會有上火現象,更熱、更燥的人口會苦,眼會紅,會長眼屎、長疙瘩,出痘痘,晚上睡不好覺。堅持灸下去,量變才能引起質變。··-07- 常用灸法與補泄(一)艾炷灸艾炷灸有直接灸、隔物灸。1.直接灸 :包括知熱灸、發泡灸、化膿灸(即疤痕灸),知熱灸、發泡灸即覺燙時,用鑷子夾去,另換一炷;化膿灸即灸到皮膚燒開流膿,留下疤痕。2.間接灸 :用薑片、蒜片、鹽等物置於艾炷和穴位之間,艾炷不與皮膚直接接觸。生薑辛溫,入脾肺二經,發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散逆,調理中焦腹痛,可用於一切虛寒證如腹瀉、痛經、不孕、嘔吐等;蒜辛溫,入脾胃肺經,雖氣味臭烈但能辟邪開竅、散寒邪、溫通氣血、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等;食鹽炒熱,可溫經散寒,通透臟腑。3.溫筒灸、溫盒灸、艾貼等 :簡便,但效果大打折扣。(二)艾條灸(懸灸)有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按壓灸等。特點:防病保健、安全簡便、用途廣泛。消除疲勞、潤膚養顏、緩解痛症、塑形等。灸前灸後可配合足浴、推背、按腹、揉所灸穴位等。(三)懸灸補瀉法懸灸調理,既可補虛,又可瀉實,既可溫寒,又可散熱,既可扶陽,又可滋陰。1.補法 :艾條點燃四周後,隱隱看到火星,不用口吹,先補命門,再其他穴位。灸完一個穴位後,左手用大魚際按壓穴位2秒左右。2.瀉法 :點燃艾條後,速吹其火,艾熱迅達體內,並循經而疏,達到瀉實的效果。(四)懸灸順序先陽後陰,先背後腹,先上後下,先中間後四肢,先左後右,先經後穴,先補命門,再參其他。··-08- 艾灸注意事項

·1. 注意保暖,不受風;2. 注意熱度,用左手食指、拇指感受灸時熱度;3. 穴位原則上取3~5個。每個穴位控制在5~20分鐘左右,如取穴少則可延長時間,總時長控制在40~60分鐘;4. 空腹、餐後1小時左右不宜灸,有出血傾向者不宜灸;5. 注意避免灸灰脫落灼燒顧客,艾灸結束時,注意熄滅艾條;6. 灸前、灸完喝300~500ML溫水,切忌喝冷水或冰水;7. 要有耐心,適時適量,勿急於求成,「灸」從「久」,需持之以恆;8. 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1小時內不洗澡;9. 不要在空調房或大風口施灸,適當保持空氣流通;10. 如遇暈灸,要立即停灸,急灸足三里,一般無危險;11. 要樂觀愉快,精心調養,戒色慾,勿過勞,清淡飲食;12. 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13. 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者忌灸;14. 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人忌灸;身體發炎部位、手術部位不灸;局部紅腫熱痛,慎灸腫痛處。15. 孕婦不灸;嚴重心臟病慎灸,脈搏每分鐘超過100次者不灸。··-09-艾灸的適用範圍艾灸的適應範圍廣泛,既適宜體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適於體壯病新的急性患者,對熱性病患也可以灸治。元氣虛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藥治療較難消化吸收,很多藥物還必須耗用元氣才能發揮作用。艾灸法可以不經過腸胃,直接將熱力作用於經脈以培補能量。1.防病 :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預防頸腰椎病、預防四肢關節疼痛、預防高血壓、頭痛、失眠、糖尿病、老年痴呆、更年期綜合、月經不調、痛經、小兒厭食症等。2.保健 :抗疲勞、脾胃調理、生殖調理、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兒童智力開發、促進生長發育、緩解視力疲勞等。3.美容 :祛黃、祛斑、祛痘,維持體型、乳房調理等。4.其他各種問題。··-10-艾灸日久可通神

·其一,艾灸施加於身體的穴位上,需久灸才更起效。艾灸發出的溫熱效應能夠產生治療作用,但是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強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灸量」。《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說:「凡灸諸病,火必足,氣到始能求愈。」皮膚微微發癢、發紅或者有一點點痛,出現放射傳導感更佳,中醫稱為「得氣」。有了得氣之感也說明起了明顯作用,也就是達到了灸量。時間也要夠,大體每個穴10分鐘以上。其二,艾灸調理養生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使用才能發揮神奇的療效。艾灸通過激發和扶助人體的正氣來預防和調理,保健延年。這個過程是要不斷積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點燃人體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與艾灸時刻相伴,才能從中體會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專著《扁鵲心書》中,有首詩是這麼說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功力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鑯壽算又如何?」在斗轉星移的365天中,時常不忘灸一灸我們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身輕體健,不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樣長壽。古人特彆強調要堅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現。持之以恆地親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體,生命之火就會更加燦爛。其三,艾灸的「久」體現在防病養生,益壽延年上,也就是說灸火可以幫助每一個普通人壽至天年。天年是什麼呢?古人認為:「人能順天之五行六氣者,可盡天年一百二十歲矣。」由此可見,天年是指120歲。古人認為只要順應自然,養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歲的,現代醫學也支持這種觀點。既然120歲的天年不是夢想,如何才能壽至天年呢?既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更要積極養生攝護,才能「形與神俱,度百歲而去」。養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獨特的功效。宋竇材在《扁鵲心書·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之說。《醫學入門》也記載:「凡一年四季各要灸,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凡病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療在古代醫療保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緩和,糾正病理變化應採用輕緩而持久的刺激,以適應並激發人體的自控和潛在能力,這些只有在長久的堅持中才能逐步體現出來。好好灸,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活更「久」。··-11-艾條鑒別色——顏色(看):均勻,土黃色。味——味道(聞):清淡。純——純度,質感:無雜質,無葯碎,無粉末。煙——艾煙:淡白、不濃烈、不刺鼻、氣味香;火力柔和、不剛烈,滲透力強。(優質艾的煙中含有硒,是一種抗癌成份,可增加人體免疫力。優質艾的煙有抗菌、凈化空氣、預防傳染病的作用。)年份:新艾顏色發青,火力猛,易上火,易灼傷。陳艾的顏色是土黃色。··-12-艾煙的作用

·艾煙即艾葉燃燒之後所產生的煙霧,不少文獻有艾葉煙熏調理、預防疾病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東晉時期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等早期的醫藥著作中就有艾葉煙熏療疾的記載。而一些文學、史學類書籍中也有類似記載,如春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越人熏之以艾」,孔璠之《艾賦》中也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煙」。可見當時民間已有用艾葉煙熏療疾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古代民間認為艾葉燃燒產生的煙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灸療過程中,除艾葉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發揮作用外,艾煙中的成分也有一定作用。1.抗菌作用專家對艾煙在培養皿中的抑菌作用和燒傷創面的抑菌作用進行了研究,發現艾煙對常見的化膿性細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鹼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能使燒傷創面菌落數顯著減少。2.抗真菌作用專家就艾煙熏對14種致病性真菌抗菌作用的初步觀察結果表明:艾煙熏對各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抗病毒作用實驗表明,單獨用艾葉煙熏對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4.平喘鎮咳作用大量的藥理實驗證明,艾葉揮髮油有較好的平喘、鎮咳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最為顯著。臨床上有用艾葉揮髮油噴霧劑或艾葉揮髮油濕化吸入法治療哮喘,獲得較好療效。在燃燒時,艾葉中的揮髮油會隨煙一起揮發,進入呼吸道。··-13-蘄艾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艾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現代化學成分研究發現,蘄艾微量元素里具有抗癌及抗衰老作用的硒含量高於其他地方的艾;蘄艾所含側柏酮和異側柏酮兩種微量元素是其他地方的艾所沒有的;蘄艾的揮髮油含量是其他艾草的兩倍!艾草研究專家梅全喜先生在《艾葉的研究與應用》中指出:「近年來,還有不少學者,包括筆者本人對不同產地艾葉揮髮油、微量元素含量,燃燒放熱量等項目進行比較研究,證實蘄春所產艾葉質量確比其他地產艾葉為優。」··-14-河圖洛書能量灸選穴總原則上下左右、前後中間、高沉低升陰陽自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後治後病前治、四周歸中、中歸四周陰病陽治、陽病陰治、全息切入先經後穴、穴無定穴、阿是為穴··-15-河圖洛書灸法常見實操問題

·1.快慢問題「 灸」者「久」「火」也,速度要慢,河圖約10分鐘,洛書約20分鐘,可以更慢,有的人洛書花了40多分鐘。圈數少的方位,可以先定灸一段時間或預熱10秒鐘,待該區域溫燙了再慢慢轉圈。2.高低問題 以被灸者舒適為宜,適當有點熱,不要太冷。剛開始詢問清楚,可先在自己的勞宮穴探測熱度,跟被灸者可能會有數次溝通、調整才能確定高度。3.角度問題 基本直立,稍微傾斜即可,不能過於傾斜,不然艾條容易燒成鴨舌帽的形狀,後期不好拿,且容易掉炭火。4.適時刮灰問題 灰太厚的話熱度不夠,也容易抖落嚇到被灸者。刮灰要輕輕地刮,不能過度影響艾火穩定的能量場。5.適時安撫問題 每灸完一個方位,要用我們的大魚際輕輕按揉該處三五秒鐘,讓熱量滲透進去。如果手掌冷,就要用毛巾鋪在被灸者穴位上再進行按揉。6.不能吹艾條 點的火不夠大時,不要吹,吹有風,風會令艾條降溫。讓艾條自然地緩緩燃燒,保持艾火能量場穩定。7.少說話 河洛灸是一種能量灸,需要心神專註,才能良好地傳導能量。說話多了,氣場亂,也容易數錯圈數。少說話能去掉煩躁等毛病,心神到,能量就到了,也要引導對方靜靜地感受。8.交代注意事項 根據注意事項,了解灸前情況,布置好環境。灸畢交代灸後的注意事項,如喝溫開水、服十八寶等。9.交代好轉反應 灸前交代好轉反應如痙攣、放屁、便秘、頭痛、皮膚髮疹瘙癢症等。灸前需要好好鋪墊,讓被灸者心裡有底,安心地接受。10.方位定位的幅度 木火土金水各自相距多遠才合適?以艾條的大小為標準。穴位空間小的,各個方位可以有重疊,總之緊緊圍繞穴位。11.手的溫度 施灸者的手如果溫度低,不能直接接觸被灸者皮膚,不然寒氣會侵入被灸者體內。這種情況下施灸者要準備好毛巾,需要觸碰被灸者時隨時鋪上毛巾。12.感應問題 河洛灸的神奇之處,是能讓施灸者與被灸者同時獲得健康,您幫對方調理,您的身體也同時被調理一次,同時獲得艾灸的能量,這叫同頻共振。至於能不能感應對方的病灶或反應,千變萬化,因人而異,不去執著,效果是一樣的。13.數錯圈數問題 剛開始我們容易走神,容易數錯,這個叫未入門階段,主要獲得的是艾灸本身的物理治療,能量導引方面還是比較微弱的,所以不用過分在意。同時有兩個補救辦法,我們知道「醫者意也」,我們內心的意念很重要,心性佔90分。方法一:您當時認為是多少下,就從多少下繼續數,就可以了。方法二:該區域不算數,重新數,也可以。都能達到後天補救的效果。14.灸量的問題 循序漸進,穴位3~5個,如果取穴太多,會分散能量。如果是洛書,最多不超過3個全息部位。用河圖或洛書每個穴(部)位可重複灸,但每次不超過三遍。15.河圖與洛書的選擇 洛書主要在身上面積比較大、比較平整的部位使用,如背部、胸腹部、手掌、腳掌;河圖則全身可用。洛書能量非常大,一次不能超出三個全息部位。16.穴位順序 先頭身後四肢,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左後右。17.時間段 過15點一般不灸,跟吃薑一樣,結合子午流注,不建議晚上灸,盡量避開21-23點,但身體確實需要灸時,是可以灸的。18.封穴 每次灸完,花1分鐘,拍一拍或揉一揉或敲一敲所灸處,表示收功,以免寒氣入體。··-16-艾灸有32問題、32反應,如何處理

·1.不熱表明體內寒氣極重,體內寒氣與熱抵消,因此感覺不到熱;也可能因最近太疲勞,氣血虛弱。處理方案:加大灸量(即增加單穴艾灸時間和頻率)。2.燙表明經絡有瘀堵現象,熱無法滲透下去,燙的部位大多是有問題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結節的部位,或是平時不舒服、易疼痛的部位)。處理方案:用手揉;提高艾條高度;疏通經絡。3.局部皮膚涼表明相應處經絡不通,陽氣到達不了,相應的臟腑功能弱。處理方案:通絡,繼續灸。4.粘汗表明濕氣重(多有脾方面問題)。處理方案:繼續灸。5.冷汗表明寒氣重(表明腎方面有問題)。處理方案:繼續灸。6.手心,魚際,百會,湧泉冒涼風表明體內瘀,有寒氣。處理方案:繼續灸。7.關節冒涼風表明關節內有寒氣,容易患關節炎。處理方案:繼續灸。8.三陰交冒涼風有婦科炎症。處理方案:繼續灸。9.上火表明體質熱,或灸的時間長,灸量大,或配穴不合理。處理方案:艾灸湧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引火歸元。10.百會冒熱風虛火旺。處理方案:上焦少灸或不灸,先疏通後再灸;灸滋陰的穴位及下焦穴位。11.魚際冒熱風肺部有熱。處理方案:疏通手太陰肺經,艾灸以下焦為主或灸湧泉。12.手心冒熱風心肺火旺。處理方案: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轉反應過後正常灸。13.膝蓋冒熱風胃火旺。處理方案:灸中脘瀉胃火;少吃辛辣食物。14.湧泉冒熱風腎陰虛。處理方案:繼續灸。15.左熱右涼血瘀或血虛。處理方案:右側疏通時多加強。16.右熱左涼氣虛或氣瘀。處理方案:左側疏通時多加強。17.忽冷忽熱陰陽不協調(可能有晚上不睡覺、白天想睡覺的情況)。處理方案:繼續灸。18.癥狀加重艾灸時間或灸量不夠,身體太過虛弱。處理方案:繼續灸。19.返病過去得過的病,沒有去根。處理方案:繼續艾灸;加強營養。20.染病本身的慢性病顯現出來,正氣足了以後開始與邪氣相爭。處理方案:繼續灸。21.灸後皮膚現紅白相間點有風邪(與肝有關),且濕氣重。處理方案:紅白點會自動消失。22.煩躁體內有虛火。處理方案:繼續灸,但灸時不灸上焦部位。23.癢體內有風邪(與肝有關),且有濕氣。處理方案:灸時加用手揉。24.酸麻脹痛體內的經氣被激發,與病灶的邪氣相搏鬥時的反應。處理方案:加大灸量;疏通相關經絡。25.越來越涼或冷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處理方案:加大灸量。26.頭暈、頭脹下焦部位經絡堵塞,艾灸補進的氣血全擁到腦部,加上原本腦部經絡不通,而導致頭暈、頭痛現象。處理方案:頭部和手臂進行適當按摩;循序漸進地灸;可灸大椎。27.想睡覺氣血補充足後,改善了腦部缺氧狀態,使腦部放鬆進入自然睡眠狀態。處理方案:繼續灸。28.鼻流清涕肺部有寒氣,身體免疫力差,近期感冒未愈。處理方案:加大灸量。29.排尿多身體毒素和寒邪排出。處理方案:在原有穴位上加腎腧穴。30.月經異常調理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補液不足,就會有假象性的氣血虛弱。處理方案:適當減少艾灸時間和力度,艾灸前後補充溫水,適當吃山藥等補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氣血的轉化,癥狀就會得到緩解。31.白帶異常寒邪循經而走,經脈繞於陰器。陽氣增強之後,陰邪驅逐,正邪相爭中,細菌一時滋生,出現炎症。處理方案:保持外陰乾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32.腹瀉體內有寒濕。艾灸之後,陽氣提升,腸胃功能開始恢復,腸蠕動增強,寒邪化開,排出體外。處理方案:繼續艾灸,臟腑中濁氣排出體外後,癥狀就會消失。

·

找平人客服

電微同號:188 1920 0885

平人調理中心·

啟心靈 〡調臟腑 〡通經絡

開啟全息健康生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