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

秋天,七月。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個七月乃至這個秋天,都沒有記載任何事情。

可能有朋友會說,你也太無聊了,既然事情都沒有,你分析個什麼勁兒。

其實,這正體現了《春秋》嚴謹之處,我們著實有必要了解一下。

先看《公羊傳》的解釋:

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

按照《公羊傳》的說法,《春秋》記錄每一年的每一「時」,即每個季節,即使任何事情都沒有,也要在第一個月記下這個季節,表示「春夏秋冬」四時完備,這才是完整的一年。

是不是這樣的呢?

經過統計,《春秋》中「無事亦書」的情況還真的存在:

「春(王)正月」 的記錄有 24條,

「夏,四月」的記錄有11條, 「夏,五月」的記錄1條。(有學者認為「五月」後面有闕失的文字,也有學者認為「五」為「四」之誤。)

「秋,七月」的記錄有17條,

「冬,十月」的記錄有11條。

這些記錄的存在,把《春秋》中的「四時」補充完整,幾乎無缺。

個人認為,作者之所以不怕麻煩,採取這種嚴謹的體例,是有所考慮的。《春秋》在流傳過程中,作為載體的竹簡很有可能缺失、損壞,造成經文的闕失。而後世讀者可以從四時是否齊全來判斷正文的完整性,不失為一個減少損失的方法。

說完「首時必書」的體例,以後的解讀中,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類似的經文咱們就不再做解釋了。


接下來,咱們來聊聊「秋」這個字。

先看《說文解字》:

秋,禾穀熟也。

按照《說文》的解釋,秋,就指作物成熟的季節。

然而,它的甲骨文是這樣的:

甲骨文「秋」

是的,你沒看錯,這裡出現了BUG!!

古人的腦迴路真是骨骼精奇,沒有採用五穀豐登、落英繽紛、北雁南飛等等秋天景象,而是採用了秋蟲這種看見就彷彿聽見的動物形象,來作為「秋」的圖案代表。

《詩經·豳風·七月》中有秋蟲的描寫: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豳風七月圖卷》南宋 馬和之

詩中提到的斯螽、莎雞、蟋蟀,統屬於直翅目昆蟲。這種昆蟲的習性是以卵越冬,夏季孵化,到了秋天成為成蟲,多數種類雄蟲具有發音器,以翅膀摩擦發音。因而秋蟲悅耳的鳴叫聲,成了秋季特有的記憶。

又因為直翅目昆蟲喜食植物葉片,屬於農業害蟲,故而也有甲骨文「秋」的構型是在蟲形下加「火」,

表現的是秋天收割後用火把地里的雜草和害蟲燒死,以備來年農業生產的情景。後又加 「禾」旁,使字義更加完備。

說文中的籀文「秋」字

小篆省掉蟲形,僅剩「火、禾」 ,後又將「火」移至「禾」右,形成了使用至今的字形。

睡虎地秦簡中的「秋」字

不得不說,「火」和「禾」的組合真的奇妙,讓「秋」這個字彷彿有了奇妙的香味。寫到這兒,我不禁想起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中的一段描寫:

火真是好東西,它使麥子變焦的同時,又使它的香氣增加了十倍百倍,在生命死亡之前全部煥發出來了。誘人的香氣從堡壘中間升起來,被風刮到外面的原野上。

那些饑民都仰起臉來,對著天貪婪地掀動著鼻翼,步子像是喝醉了一樣變得踉踉蹌蹌。誰見過成百上千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喝醉的情景呢。

能夠從文字中浮現場景,散發味道,這種獨有的魅力可能是古老的漢字得以長盛不衰的奧秘所在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