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消金界

  “各位大哥大姐們,我是出借人,現在怎麼辦?17萬,我全部家當都放裏面了!”

  張成生看到團貸網實控人被經偵控制的消息後,心都碎了。他怎麼都沒想到,P2P網貸暴雷潮已過,怎麼還會有這麼大的平臺突然倒下。

  更令他蹊蹺的是,團貸網還有上市公司背景,上市公司的老總上週還和出借人交流,有40億元資金備用,爲什麼就直接自首了呢?

  張成生提到的老總,就是@平安東莞 28日情況通報提到的團貸網實控人唐某。

  唐某的真實姓名是唐軍。就在3月23日,團貸網舉辦了線下粉絲見面會。

  這次來訪的糰粉都是平臺的高淨值糰粉。在這次活動上,唐軍與衆人一起分享了派生集團未來的發展規劃和轉型。

  在見面會上,團貸網的整體交流內容是,平臺遭遇監管,正在配合監管要求並持續正常運營,但將會進行轉型升級,比如互聯網小貸方向,且用自有資金出借。

  其中,唐軍提到的40億元,是通過資產質押,股東支持等方式獲得的資金。

  團貸網方面當時稱,將按照放款程序,預計資金在下週到位。“集團的資金更加豐富了,更有利於爲大家的資金安全保駕護航”。

  可是,誰料到,像張成生這樣的出借人,這周等來了唐軍攜高管一起自首,還有經偵出動的大場面。

  和張成生一樣錯愕的,或許還有幾十萬人。消金界瞭解到,目前團貸網撮合融資總餘額高達1300億元、團貸網借貸總餘額145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22.19萬人。

  在3月28日的新聞出來後,一位業內人士對消金界表示:“我一直在在關注團貸網,資金流非常不錯,收益率也很好。但老闆路子太野,出事是遲早的事。”

  這還不是全部的受害者,股民也遭了殃。

  派生科技(300176.SZ)28日午間緊急宣佈臨時停牌,確認公司實控人唐軍、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林、董事餘軍、副總經理兼董祕晉海曼因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團貸網與派生科技什麼關係?唐軍的身份究竟是什麼?那40億元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對於張成生而言,他現在纔想要去弄懂這些關係。

  01 曾經賺得盆滿鉢滿

  派生科技的原名是鴻特科技,更早的名字叫鴻特精密,鴻特科技是一家以鋁合金壓鑄業務爲核心的傳統製造業企業,在2017年唐軍入主後纔在業務佈局中增加了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板塊。

  明眼一看就知道,這又是一個資本運作的故事——借傳統企業“殼”,裝入互金業務,做大市值。背後的操盤者,就是唐軍。

  原本一切都是順利的,也賺得盆滿鉢滿。在2017年財報中,當時的鴻特科技稱,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增,分別同比增長104.95%和880.12%。其中,在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業務上的營收達到13.79億元,淨利潤4.17億元。

  轉機發生在去年二三季度的P2P網貸暴雷潮。

  消金界注意到,在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業績出現了高達95.74%-99.57%的大幅下滑,預計盈利僅爲100-1000萬元。

  消金界發現,鴻特科技當時的業務,主要爲P2P平臺團貸網提供助貸業務,而網貸P2P行業在2018年第三季度遭遇了“暴雷潮”,鴻特科技同期的業績大幅下滑,也就不難理解了。

  鴻特科技表示,公司的金融科技信息服務業務,主要由三家全資子公司提供:分別是廣東鴻特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鴻特普惠”)、廣東鴻特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簡稱“鴻特信息諮詢”)和廣東鴻特互聯網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鴻特互聯網”)。

  上述三家全資子公司,主要爲小微企業及個人提供借款諮詢服務——包括信息蒐集、信息公佈、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也即助貸服務。

  所謂助貸業務,指助貸機構利用自身掌握的獲客、風控及貸後管理優勢,向資金方(包括網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銀行、信託等)推薦借款人,並獲取相關服務費的業務。

  02 助貸業務受衝擊

  一直以來,鴻特科技和團貸網的關係極爲緊密。

  2017年,鴻特科技95.48%助貸業務是與團貸網合作的,對後者具有極大依賴性。

  而2018年前三季度,團貸網的撮合融資額,分別爲166.70億元、65.07億元和28.36億元(合計260.13億元),整體明顯呈現下降趨勢,跌幅極爲明顯。

  鴻特科技的助貸業務,是從當年100萬元收購正合普惠的商標開始的,當時主要由它爲團貸網推薦借款人。

  值得注意的是,正合普惠、團貸網均是派生集團旗下公司,唐軍均爲背後實際控制者。他當時可能也沒想到,最後的結局會是如此。

  而鴻特科技控股股東廣東碩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碩博投資”),背後控股股東是派生集團。

  換句話說,鴻特科技、團貸網、正合普惠這三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唐軍。

  這也就能解釋,爲什麼在鴻特普惠爲團貸網推薦借款人後,團貸網竟一反行業慣例,自行承擔逾期壞賬,而不是要求鴻特普惠回購債券、或用保證金先行償付。

  團貸網不可能是“活雷鋒”,優先保證A股公司鴻特科技淨利潤的背後,可能涉及實控人複雜的利益分配考量。

  此前有媒體猜測,鴻特普惠早已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更有網友爆料稱,“我們與他們有業務往來,因此知道一些東西。之前團貸網(正合普惠)所有門店,統一更名鴻特普惠,員工都是團貸網的原班人馬,做房抵類借款,年化利息在25%左右,鴻特普惠收取3%手續費,具體怎麼分配,肯定很複雜。”

  消金界還發現,在股權關係上,派生集團也較爲複雜,史玉柱的身影閃現其中。

  企查查顯示,在唐軍控制的派生集團背後,史玉柱及其控制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1.51%。泛海投資集團控股的民生資本也在其中。

  03 早有逃逸出境的想法?

  在這一切發生的不久前,派生科技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

  而周展濤所持有的5.68%股票是如何獲取的呢?2019年1月7日,碩博投資與周展濤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鴻特科技總股本5.68%的股份協議轉讓給周展濤,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已在1月15日辦理完成。

  這件事兒驚動了深交所。監管要求周展濤說明其受讓碩博投資的資金來源,是否存在代持情形,是否與碩博投資、唐軍或其一致行動人構成一致行動關係。

  而在3月20日,碩博投資和唐軍,將自己合計46億的股票質押給了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就算質押率是4折,也可以套現近20億元。

  這也是爲什麼在出事兒後,有傳言稱,唐軍將手上股票大量質押的目的是出逃。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動作早已被央行監測到,所以這次只是早有準備的抓捕行動。

  但從團貸網主動與出借人披露此事兒看,唐軍並不一定有出逃動機,當然,這一切還有待進一步深挖。然而,回首當初,唐軍可被認爲是“人生贏家”。

  2011年,1987年出生的唐軍在東莞成立派生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正式上線了P2P網貸平臺,他被認爲是趕上了風口。

  而在2017年10月30日,上市公司鴻特精密與控股股東萬和集團、唐軍控制的派生系達成換股合作。此後,“派生系”高管入駐上市公司的步伐日趨加快。

  就在2017年12月,同爲派生集團創始人的張林被選舉爲鴻特精密董事長,一併被選舉的還有副總經理晉海曼等,這三人成爲了派生集團的核心管理團隊成員。

  直至今日,他們三人被披露已被帶走,頭上的光環才黯淡。互金創業的歷史冊上,又添上了一段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

  張成生不認識這他們三位,但他在團貸網出借的17萬元還沒有着落。他想知道,這些錢,他們拿去究竟幹了什麼。

  這一切,還有待官方的調查結果。

  (上文部分人名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