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想必當父母的都有這樣的經歷,帶着孩子去逛超市,孩子就像脫了繮的野馬一樣,在超市裏到處跑,你拉都拉不住。他看見這想要,看見那也想要。對你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想買……”簡直是把超市當成了自己家,而父母就好像是他的提款機。有些父母不願給孩子買東西時,就會用各種理由,或者就是吵孩子一句,讓他乖乖聽自己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當孩子說“我想買這個”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藏着孩子的未來。

  直接拒絕,孩子變得“懂事”了

  大部分父母在面對孩子這些要求時,通常都會簡單粗暴地拒絕。認爲小孩子想買的那些東西都沒用處,比如玩具,玩幾下就不玩了,甚至還會給弄壞,買了也是浪費。至於一些零食,會認爲小孩子喫零食不好,對身體不好。也就不願意給孩子買,直接拒絕。而孩子本來是非常期盼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被這樣直接的拒絕不說,還拒絕了這麼多次。孩子那本來就脆弱敏感的心估計都會碎成渣渣。他會下意識的認爲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所以父母纔不給自己買東西。尤其是在別的小朋友的襯託下,對於自己就會更加的不自信。長大了,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敢去爭取,因爲受小時候的影響,“自己比不上別人”這個想法已經在他腦子裏根深蒂固了,就算是擺在面前的機會他也不會抓住,因爲在他內心已經下意識地認爲自己不會成功。

  委婉的拒絕,孩子更容易接受

  心理學家格萊朗博士說:“太過直接的拒絕孩子,會把孩子推到門外,孩子會感覺憤怒和委屈。”所以對於孩子的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比如要買一個根本就不適合他玩的玩具,父母不要直接的拒絕。先表示這個玩具確實很有趣,先得到孩子心理上的認同感。之後再給孩子分析,這個玩具不太適合你玩,還會容易弄傷自己,不如挑個別的玩具吧。你首先得到了孩子的認同,孩子對於你的話接受程度就會提高。你之後說不買的原因他也會認真考慮並接受,在心裏並不會產生什麼負面情緒,更不會有什麼心理創傷。他以後再面對類似的問題時,也會下意識分析情況,權衡利弊之後再做決定,這樣會不容易喫虧。

  還有一種反應是最要不得的,就是父母直接對孩子說“沒錢,買不起”。本來孩子對於金錢是沒有什麼概念的,父母這樣一說,就會直接導致孩子對於金錢會變得極度重視。父母就給他灌輸了這個概念,因爲沒錢,買不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會讓孩子變得對金錢極度渴望,爲了錢,甚至去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走錯路毀了一生。

  那麼,當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你們是怎麼迴應的呢?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