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密碼極客有幸邀請到Usechain項目團隊的三位成員做客“密碼極客大咖直播間”,三位嘉賓分別從Usechain的主要特點與設計目標、Usechain與其它公鏈的比較、Usechain身份系統和共識算法RPOW的具體實現細節、Usechain的金融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和闡述。

分享嘉賓介紹

曹輝寧

Usechain創始人兼CEO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MBA學術主任,長江商學院建校教授,金融MBA(FMBA)創始人,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常務理事。

中科大第二屆少年班(79級),耶魯大學生物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金融博士,美國財務學會會員,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編委會成員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view和China Financial Review的主編,連續五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周海漢

Usechain CTO

擁有10多年的技術開發和管理經驗,多次創業者。對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網絡分佈式系統,架構設計有較深瞭解。2015年接觸區塊鏈技術,設計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形態。早在2005年開始基於P2P通信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通信軟件和內容社區。此前曾在科大訊飛,華爲等擔任高級研發工程師職位。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學士學位,中科院碩士。

張亮

Usechain技術架構師

擁有多年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和區塊鏈開發經驗,曾任微比特虛擬貨幣交易所和直布羅陀國家區塊鏈交易所高級研發工程師。15年開始接觸區塊鏈項目,並對目前的主流的區塊鏈技術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與探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

Usechain項目介紹

Usechain是全球第一個隱身鏡像區塊鏈生態系統,在Usechain的鏈上鏡像世界中,隱身鏡像協議Mirror Identity Protocol(MIP)把鏈下真實世界的身份與鏈上鏡像世界的賬戶相關聯,在身份的基礎上全面複製華爾街的金融業務,在鏡像世界中打造一個去中介化、低交易成本、大規模、高效率的鏈上華爾街。

Usechain首創Randomized Proof of Work(RPOW)共識算法,將突破區塊鏈發展瓶頸,實現安全、效率和規模的平衡。

通過在區塊鏈上的真實身份映射,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之下滿足金融系統中最重要的KYC(瞭解客戶)及AML(反洗錢)原則,降低使用技術門檻,促進去中心化應用的真正落地,在鏈上的鏡像世界中推進全球普惠金融,打造鏈上華爾街。

以下是三位嘉賓的演講原文

周海漢演講內容

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Usechain的特點和設計目標。我想介紹一下我們Usechain爲什麼會這樣去設計,然後我也會跟其他的一些公鏈做一個比較。

Usechain對於金融方面是有很多的想法,所以首要的目標就是想要做到在金融方向上的一個可用性和可落地性。有些對我們Usechain還不是特別的瞭解的朋友們可能會想:市面上已經有那麼多的區塊鏈和聯盟鏈,爲什麼還需要一個這樣的Usechain?

大家都知道區塊鏈有非常突出的幾個特點:1)公開;2)去中心化,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像比特幣、以太坊,他們一開始就實現了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可以沒有任何人去管理的一個公鏈。但是POW本身的能耗以及礦霸等等這些問題,目前其實也是大多數人想去改革的。

我們Usechain在效率方面做到了很大的提升併兼顧了安全性。我先來講一下我們設計的RPOW。RPOW跟POW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它去掉了對於能源的消耗和環境的一個破壞。我們目前的鏈的實測性能大概在500TPS,能夠滿足常規的大部分的應用。在理想環境下的話,我們內測大概有3000 TPS左右的性能。RPOW的Randomized主要就是隨機選擇一個挖礦者來挖礦。

安全問題我們如何解決?我們的底層會有身份相關的一些相關信息,我們會有其他綜合性的措施,包括像一個礦工的抵押,它必須達到一定的信用等級才能成爲礦工。所以安全性跟那種沒有門檻的,會有一定的差異和保障的。

而我們跟EOS的差異是我們的決策效率會更高。我們把挖礦者和決策進行了一個分離,我們設計的委員會是做決策的,他直接在鏈上面去做決策,礦工會無條件的去執行這個委員會的決策。這樣我們就避免了像EOS遇到一些安全問題的時候,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問題。

我們的委員會也是一個分佈式的,可以選舉參與進來的一個檢測機構。經過多數委員會的同意,纔可以做出一個決策。所以就是從出塊效率來說的話,我們應該是可以趨近於DPOS的這種效率,然後從決策效率來說的話,我們是趨近於類似中心化的的角色的效率。

另外,我想來說說我們跟公信寶和本體的差異。市面上有很多這種做身份的鏈,而我們的鏈是底層有身份,但是我們並不是說去做類似公信寶他們那種類似passport的這種公鏈。我們的身份僅僅是爲了我們鏈上面的應用的需要,比如說我們要做金融應用,或者是做商業應用的時候,我們需要有用戶的一些身份信用和一些相關認證的信息在鏈上。所以我們不是爲提供用戶的身份而存在的鏈。當然我們也可以有這個能力,所以像本體或者公信寶這樣的鏈是可以成爲我們的一個合作方的,他可以成爲我們一個身份信息的一個來源。

在跟比較有影響力的這些主要的公鏈的一個一個差異化之後,我想再來講一講我們Usechian主要的特點和設計目標。Usechian主打金融,然後同時可以做各種商業應用。主打金融的話,首先就是要可信賴,可管理,可監管。所以我們底層是支持身份信息加上一個信用信息的。

我們的信用包含四個方面,一個是交易的信用,一個是認證的信用,然後是一個評價的信用,以及一個委員會去存儲或者是獎勵的一個信用。針對信用這一塊,我們爲了方便用戶去識別,做成了“星鑽”等級這樣的方式。

但是作爲一個公鏈,用戶如果說有身份的話,它可能擔心會有一些隱私方面的泄露的問題。於是我們就是採用了專利的隱私保護的一些策略,用戶的信息即使放在鏈上,他也不用擔心他的身份信息會泄露,我們有這麼幾個措施:

一個是身份在鏈上面是鏡像加密存儲的,但是我們採用了一些方法,還可以進行一個身份的監控。委員會經過多人決策之後的話,是可以去查看到用戶的身份的。

同時用戶自己,他也可以選擇是否公開身份。如果作爲商家的話,他是可以公開自己的身份的,另外他加密的身份,可以單獨的點對點的去對某些用戶進行公開,比如說他如果要借貸的話,對方可能需要去了解它的qs1。又比如他要買保險的話,那麼保險公司肯定是需要要知道這個用戶是誰的。

同時我們還兼容這種匿名鏈,就是它可以用匿名的賬號去進行交易。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子賬號,這個子賬號它是可以具有主賬號相應的信用的。另外我們還有一個設計目標,就是一個高性能,我們未來會加入子鏈或者是閃電網絡等等相關的技術,加上我們主鏈的這個性能提升,將可以支持大多數的金融和商業應用。

張亮演講內容

今天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身份系統和共識算法RPOW的具體實現細節。

首先我們的身份實際上是一個很獨特的一個系統。身份認證是一個很中心化的東西,那怎麼把身份認證做到必要時可進行身份追蹤,同時極大程度的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實際上是一個很困難,甚至來說很矛盾的一個問題。

在Usechain的身份驗證模塊,會平衡第三方身份驗證機構的專業性和區塊鏈網絡組織的去中心化特性。同時會採取主從地址、門限密鑰技術和身份數據加密技術保護用戶的身份隱私,同時我們通過智能合約和委員會的一個裁決,在使用者授權或者整個社區投票決定的情況下,才能獲取該自然人的全部信息。

那麼如何進行身份認證呢?Usechain的身份認證的主要流程是,首先Usechain會與一些身份認證的CA機構進行合作,用戶可以按照Usechain的身份驗證標準去專業性和權威的CA機構進行身份驗證,CA機構在審覈資料合法且有效後,會向用戶頒發權威的身份認證證書。用戶在拿到身份認證後,通過鏈上註冊主地址認證,發送身份認證請求到智能合約,這時候我們的委員會節點會來審覈這些證書是否有效,用戶的個人信息是不是有效。當一切校驗OK的時候,我們會將用戶的審覈狀態改爲已經通過驗證。

如果用一般的安全加密技術,用戶發了一份加密的用戶信息到鏈上,但是很有可能被一些黑客或者單獨一個委員會成員所破解,來泄露個人的隱私。我們引入的身份數據加密&門限密鑰技術,使得委員會只有在滿足一定數量的委員會成員確認之後,纔可以校驗用戶的個人信息。

這樣就避免了意外情況的發生,可能有些委員不在線,或者發生了一些故障,但是整個網絡仍然可以有效地進行身份驗證,維持鏈的正常運行,同時也避免了單個或者少數委員會存在一個作惡情況。

提到剛纔的委員會,大家可能會很疑惑,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系統中,可能只有礦工和普通節點,那委員會在我們系統中到底是起什麼作用的呢?

有限的委員會節點,它可能兩大功能,一個是參與共識算法中移動檢查點的一個投票。那移動檢查點,我會在稍後的RPOW的介紹中向大家來做解釋。委員會的另一個功能,是參與身份驗證的校驗。剛纔也說到,通過門限祕鑰的技術來實現一定數量的委員會才能進行身份驗證的解密,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委員會成員之間的信息交互,如果把這些交互放到主鏈上,會影響鏈的運行和效率。

因此,我們使用了以太坊的whisper通信協議,委員會成員之間會單獨建立一個小型的p2p網絡。從而不影響主鏈的運行,並且提升身份認證效率。

另外在Usechain系統中,地址可以分爲主地址和子地址,主地址需要通過申請CA證書和身份認證來進行身份綁定。那可能對於大部分用戶,在平時的交易中會用到不同的地址,如果重複主地址申請,未免太過複雜。Usechain可以通過主從地址的技術,從主地址衍生出無限的子地址,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子地址是匿名的還是跟主地址綁定的。同時主地址和子地址的關係也只有在大部分委員會成員都參與的情況下,才能被解析出來。

下面介紹RPOW的具體細節。Usechain的共識算法設計RPOW是爲了解決POW算法中產生的資源浪費,同時提升交易處理的性能。與中心化網絡相比,由於分佈式網絡中擁有衆多節點,網絡中不可避免的通信延遲,節點可能出現宕機、故障、失效等等複雜情況;而對於區塊鏈網絡來說,即要考慮這些因素,還要做到可以抵禦一定數量作惡節點的攻擊,同時要保證很大程度的的去中心化。

包括POW、POS等等共識算法,本質上來說就是整個網絡如何選擇一個隨機的礦工來出塊。歸根結底,就是怎樣在分佈式網絡找到一個不被控制,真實有效的隨機數。一種就是POW,比特幣,通過算力競爭才產生隨機數。另一種是可能是基於鏈下共享信息產生隨機數。第三種一種方式就是,基於鏈上既有的數據來產生一個隨機數,最簡單的想法就是,能不能通過一個全新區塊的哈希來作爲一個隨機數的種子?那會有什麼問題嗎?

我們選擇了基於鏈上數據進行僞隨機數的產生,這種方法其實有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依據的鏈上信息是固定的,那是不是可以提前計算出所有礦工,這樣的話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但如果依據的鏈上信息的有調整空間的,那怎樣避免前續礦工的作惡幹擾?這樣也是不夠安全的。

那麼,Usechain是怎樣做設計的?基於身份認證系統的基礎之上,Usechain與其它公鏈系統最大的區別在於鏈上身份是稀有的,且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每一個真實有效的身份只會對應一個挖礦的主地址。

用戶的地址和簽名的數據其實是稀有,也是不可調整的。我們引入的確定性簽名算法可以保證良好的隨機性。將身份簽名引入到VRF隨機數產生的過程,在未掌握全網私鑰的基礎下,無法預測未來的區塊產生者;實際上這會使得整個網絡的安全性有很大的保障。

有了VRF算法,能保證良好隨機性,那是不是高枕無憂了?但實際上會碰到一個類似於POS算法同樣的問題。我挑選了一個礦工來出快,但是它很有可能宕機網絡延遲,出現各種情況。它被選中了,但是他沒有出塊,爲了不影響網絡出塊,Usechain是怎麼處理的呢?

Usechain通過VRF算法計算出第一齣塊權的礦工,若長時間未出塊,則通過VRF重新選擇第二齣塊權礦工。這樣就可以在守衛礦工不在線的情況下,進行後續區塊的產生,保證整個鏈的運行。

通過引入備用礦工,使得在任何情況下,Usechain的區塊鏈都可以持續運行下去,但是也引入了分叉剪枝的問題。由於出塊無代價,實際上整個網絡可能會蔓生出無限的分叉,所以我們也引入了一個移動檢查點的機制。在Usechain系統中, 目前使用委員會成員每隔一定區塊,對當前的主鏈的進行投票確認。通過檢查點確認的交易,則無法更改。

這也就意味着不像POW算法那樣,需要等待一定的區塊確認數才能確認交易入賬,而且還只是概率上的確認。這樣的一個確認效率,也使得Usechain在應用場景,尤其一些支付、金融應用的使用中比較方便。目前移動檢查點是每10個區塊產生一次,出塊間隔是5s,意味着交易在最短可以在5s獲得交易的嚴格確認,平均的確認時間會在25s-50s左右。

也有可能有些人會質疑,移動檢查點通過委員會節點來進行投票,那是不是偏中心化?目前因爲我們的公鏈剛上線,網絡節點會比較少一點,爲了網絡安全起見,目前是通過委員會來進行投票,未來我們會通過優化一些VRF算法和一些移動檢查點的產生機制,在已有的礦工列表裏面去挑選部分的礦工來進行移動檢查點的一些投票,真正去做到“one cpu,one vote”這樣的一個崇高理想,一個去中化的一個理想狀態。

未來我們可能會通過一些子鏈和閃電網絡類通道的一個技術,來繼續提升整個網絡的交易處理速度,同時引入聚合簽名算法降低交易的大小,優化網絡性能。另外也會優化目前的智能合約虛擬機,增加更多的原生接口,方便金融類應用開發。

曹輝寧演講內容

今天我主要是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Usechain的特點。Usechain是希望能夠用來做一些金融方面的業務,主要是支付、交易以及一些貸款領域,能夠通過區塊鏈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增值,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多的安全和匿名的服務,使得整個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和傳統的公鏈功能相比,我們希望有能夠滿足金融的特點,就是說能夠做KYC和AML。這樣的話是和監管層能夠合作,使得監管層能夠放心,這些業務能夠在這個區塊鏈上進行。

前面,我們CTO和技術架構師也給大家介紹了我們Usechain的一些設計,我主要想談一下我們的金融服務,因爲現在華爾街很多金融服務它是比較中心化的,也有一種寡頭的特點,通過去中心化這種方式,可以讓這種寡頭的壟斷利益下降,使得中介的成本降低,最終使得華爾街裏面的很多金融服務能夠爲小投資者所來進行。所以我們設計的公鏈,主要是希望能夠以比較低的成本,同時有一定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結合,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充分利用區塊鏈的特點,能夠達到安全,同時又能夠有一定的效率。

我們現在主要想做一些金融類的產品,一個就是在線上,我們想做一些比如說類似於金融的一些服務,第一個比較簡單的就是做猜漲跌,就是你看這個市場是漲還是跌。你就根據這個來買單,如果是你看漲的話,那麼這個股票或者指數真的漲了,那麼你也可以分享看空人的籌碼,同樣如果看空人贏的話,它就可以把看多人的籌碼拉進去,這個和傳統的期權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這裏面最終的回報不僅僅取決於最後的漲跌狀態,還取決於到底有多少人在投資,所以這樣的話就可以充分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

我們的理財服務也是準備做類似的,也就是說我們讓投資人把幣放到一個理財池裏面去,最終的回報總量是給定的,所以通過投資人自己來調節它最後的回報的概率,這樣也是利用了我們現在的投資量它是可信的。這和以前僅僅用價格作爲一個交易變量所不一樣的就是:我們現在把交易量和價格兩個結合在一起來做一些投資產品,在理財裏面把期權放進去了以後,我們想把一些傳統的比如說看漲期權,看跌期權以及期貨,也可以把交易量的變量放在我們的合約裏面,所以就和傳統的合約不一樣

另外,我們也是希望做更多的金融衍生品,我們知道在這個市場上面有很多的金融衍生品,比如說期權或者期貨,它是一個比較薄的市場,也就是說交易量不太夠,所以通過區塊鏈的方式,通過一些外來的價格,使得內部的價格不受到影響,而只是通過交易量來控制看漲看跌的兩方面的博弈,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方向,和傳統的智能合約不一樣。另外一個就是通過智能合約來做一些**遊戲。

我們知道在美國,美國政府強烈求的需要通過這類項目來爲工業,醫療籌集一些資金。但是,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扣稅都有巨大的成本,所以基本上做美國的彩票項目,投資人買彩票的人真正的回報只有30%,但是如果你把它做成智能合約的話,這個時候你只要交礦工費就可以了。這樣的話,那些在美國有買彩票的人,其實可以直接通過智能合約得到同樣的回報,但是它的概率要遠遠高於美國政府提供的彩票項目。

關於線下的應用,因爲我們有KYC和AML,能夠用區塊鏈的穩定幣來做一些支付。支付本身,像微信、支付寶都已經很成熟了,而我們希望能夠在線下做一些與商家的營銷直接相對應的,比如說積分,比如說儲值卡,比如說像旅遊的一些項目,這裏面可以對人進行顆粒化的精準營銷,使用智能合約相較於傳統的一些做法,其實可以更精準,而且成本更低。雖然我們認爲支付本身可能突破不夠那麼大,但是怎麼樣能把支付和個人的營銷結合在一起,這方面還是很有潛力的。所以我們現在在和深圳的紅荔村,地中海的一些酒店,還有海南的一些旅遊項目等在聯合做一些事情。

總的來講,我們Usechain希望能夠做到合規的、大規模的、高併發、高效率的區塊鏈,雖然是非常困難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利用一種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合作,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做個別項目的時候,它的流量是中心化的,每一筆交易通過一箇中心化的方式進來的,然後他的信息再傳到鏈上面去的時候,存量再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做,所以這樣的話就可以滿足效率和安全堅固統一,我們把它叫做這個N+1,N是指N個應用,1是指一個可信的高併發的安全的區塊鏈。這樣是我們認爲的將來。

3月31日,我們Usechain主網Alpha版已經上線了,同時我們錢包也已經完成了,所以現在就是開發更多的應用,我們也希望和社區裏的大家一起來做,讓區塊鏈的技術能夠落地,真正的能夠爲這個社區帶來好處。那這好處在哪幾個方向?

第一個是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第二個是它可以降低信用成本,因爲它裏面的記錄是不可銷燬,不可篡改,也不能造假的。然後就是我們希望能夠爲精準營銷做一些幫助,通過區塊鏈的技術,能夠做到點對點的精準營銷。第三就是使得金融服務裏面的成本降低,同時看能不能利用區塊鏈的特點產生一種新金融合約。傳統的金融合約主要是以價格爲變量,那麼我們有了區塊鏈以後,其實可以增加一個變量,也就是說它的價格和它的交易量兩個都可以作爲一個交易變量,這樣就使得智能合約更加豐富,也能夠滿足實際的要求。

所以我們做Usechain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大家來炒幣,而是希望它真的能夠爲老百姓服務,爲企業做一些精準化的營銷,能夠爲一些個性化的產品提供一些幫助,這也是我們做Usechain的目的。

另外,我們也有申請了一系列專利,包括像我們的RPOW設計,我們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結合:我們的流量是中心化,存量是去中心化,這些都是我們的一些有特色產品。所以,我們希望Usechain主網Alpha版上線以後,把錢包等產品打磨好,能夠引起國內外的一些社區的重視,所以是真正能夠讓這個項目做到國際化,在全球能夠開展出來。

我們現在已經做了一個是“猜漲跌”,與支付寶的比較類似。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們目前收的費用是萬分之三,而很多別的項目收的費用是22%,這基本是有好幾個量級的差別。我們希望是把這個交易成本降到極低。另外就是我們接下來準備要開發的指數期貨、個股期貨、指數期權、個股期權這些項目。我們將來在線上是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這個方向去走,同時能夠提供一些支付場景。線下,主要是能夠做到儲值卡和積分,能夠讓他們有一個相當於流通的機制。

總的來說,我們希望通過線上和線下兩條腿走路,線上主要是以金融服務、**爲主,可能會走得快一點,而線下是以支付場景以及營銷的手段區分爲補助。另外,我們現在也在向房屋共享,類似Airbnb的區塊鏈化或者是訂酒店的區塊鏈化在洽談,所以這塊會相對來說比較慢一些,但是確實兩邊是真的能夠互相互補。在金融行業,最後還是要爲實體服務的,那麼實體方面,也利用區塊鏈能夠增加信任,增加和客戶之間的溝通。

我們不走極端,我們並不認爲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定是要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我們主要是就事論事,看一個事情裏面它是去中心化比較好,或者是中心化比較好。

我們認爲中心化的效率比較高,但是它的信任和安全是有問題的,而去中心化確實有更高的信任和安全機制,但是它的效率不夠好,所以我們想怎麼樣能夠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有一定的互補性,也就是說在實際操作當中還是以中心化爲主,但是在記錄和存儲當中以去中心爲主,所以這樣就不要影響客戶的體驗,同時也能夠把安全提高到更高的級別,這就是我們現在Usechain所做的方向。

那以後在我們把產品打磨好了以後,會想做一些海外社區,因爲我們在海外也有很多投資者,接下來會做APP的國際化,另外我們做的猜漲跌、股指期貨、個股期貨、股指期權、個股期權也可以把一些國外的股票或者指數帶進來,比如說SP500和Cisco、微軟都可以把它做起來。所以我覺得我們就是把產品打磨好了以後,下面就會做更多的積極的推廣。

問答互動環節

互動嘉賓

賀鵬飛

嘉賓介紹:賀鵬飛,Kaleido公有鏈技術合夥人,前迅雷技術總監,十餘年互聯網技術研發經驗。任職迅雷期間打造會員離線下載業務,覆蓋500萬付費用戶,後在網心科技基於百萬級玩客雲節點打造出分佈式存儲平臺TCFS。目前自研基於Algorand算法的公鏈Kaleidochain。

問題一至三來自互動嘉賓

一、【共識算法方面】我看到技術白皮書中有RPOW和RPOS的描述,其中都介紹了它們在低能耗、高性能方面的表現,那爲什麼Usechain最終選擇了RPOW,在共識算法選擇上主要是基於什麼原則呢?

張亮:RPOS共識算法是基於DPOS算法衍生而來的,主要解決了DPOS的出塊順序可預測的缺點。以前DPOS可能會按照固定的順序,在一個區塊產生者的一個集合裏面進行按序出塊。那我們通過一個隨機數產生的方法,使得這個出塊順序不是固定的,能夠更大的保證安全性。相較於RPOW算法,全網共識的效率更高,但是也更中心化。而對於公鏈來說,我們更希望具有去中心化特點,RPOS共識會考慮放在後續子鏈的共識機制中。

RPOW做到了每個鏈上、每個用戶都有相同的權利來出塊,只要你做過了身份認證,有主地址,那就可以參與參與挖礦,這樣能夠保證每個人的出塊權利是完全一樣的,保證完全的去中心化。因此RPOW算法兼顧了網絡效率和去中心化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交易的確認,使得Usechain能夠承載金融應用的場景。

二、【鏈性能方面】剛纔介紹到Usechain已經能跑到3000的TPS,然而這個性能相對於中心化方案來說還是遠遠不及的。所以現在會有人質疑區塊鏈無法支撐大型的應用。那麼在我們看來,Usechain的性能達到多少量級,就能夠很好地支撐整個生態的運行?是否還有其它關鍵性能指標需要權衡考慮?

張亮:目前Usechain公鏈的性能可能相對於中心化的系統可能較低,但是也應該意識到目前的鏈性能已經足夠支持一些小型的金融場景。比如visa的全球TPS實際上也是在3000左右。針對一些具體的金融應用場景,很多情況下無需全網進行共識。

在未來,設計上我們會通過閃電網絡和子鏈技術,來拓展整個鏈系統的交易處理性能,整個鏈系統能夠承載幾十萬到幾百萬以上的TPS,能夠滿足大部分的金融場景應用。

在Usechain整個生態系統中,我們會和一些公司去合作,他們可能有些特殊的需求、特殊的業務場景,那Usechain會爲他們搭建子鏈,並和主鏈進行一些數據的溝通同步,這樣進一步提高應用的開發和TPS的提升。同時我們會引入內通道,類似於閃電網絡的一個通道技術,能夠使得部分的交易只需要在用戶之間進行確認就可以了,而不需要通過全網的確認。

三、【項目落地應用方面】將實體身份與數字身份關聯起來的技術,確實在商業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但是具體到項目實際落地時,一定會碰到很大的阻礙。我認爲有一個很大的門檻就是,如何才能說服不瞭解區塊鏈的商家,相信使用這項技術後能帶來實際的好處,並且願意投入資源去實施該技術。Usechain將會從哪個方向切入,以什麼樣的思路來解決項目落地時的潛在問題?

曹輝寧: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首先要讓金融爲實業服務,但是實業方面會比較慢一些。我們現在合作的一些餐廳、酒店等,通過積分、儲值卡等方式,先從支付方面入手,然後給這些客戶做到點對點的精準化營銷。這相對來說是比較慢一點,而且特別是監管這塊的政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這個需要慢慢的鋪墊,開始的時候還是通過金融服務着手,然後再進入實際的商家。

我們現在是從儲值卡和積分來進行的。因爲儲值卡有個問題,前段時間出現很多用戶充值儲值卡後商家跑路的現象,而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用戶因商家跑路所支付的成本。如果我們把儲值卡變成數字貨幣或者數字通證,通過這個數字通證可以在一個大池子裏面提供一種共享的保險,也就是說即使某一個商家把通證發完了以後跑路了,那麼這個商家發的幣還可能在這個池子裏再換回到一定的以太或者USE,這樣儲值卡至少還有一些剩餘價值。

第二,儲值卡也可以流通。很多時候有些人買了積分或儲值卡,如果他換地方了,這些儲值卡就沒有用處了,也很難退出。那麼通過通證,就使得儲值卡流動性變得更好,比如某人在深圳買了這個通證,那他現在去上海或者是北京,那麼他可以在交易平臺上把他的通證給賣掉。可以保證儲值卡的剩餘價值,並且有了可流通性,大家就更願意買了。

第三,通過這些購買的行爲,商家也可以建立用戶的信息檔案,然後可以針對用戶做一些點對點的顆粒化營銷方案,比如說即在特定的時候專門給個人打折等等。

與支付寶和微信不同, 我們的目的不僅是做支付,更多的是通過商家和客戶之間的互動,能夠吸引這個客戶,一方面就是給一些很大的折扣,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能夠讓這個送到的折扣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們做了一些**、猜漲跌,用戶拿到商家給他的積分以後,如果他不想在這個商家使用了,他依然可以把送來的積分或者USEPOWER,用來參與**或者猜漲跌,因爲它是白送的,對用戶來說會比較有意思。所以我們通過一些遊戲的方式,能夠跟用戶產生聯繫,長期來講,我們是希望通過區塊鏈的方式,使得商家和用戶之間信息溝通更加流暢,還可以做到點對點的營銷,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可以比支付寶和微信做得更好。

另外一個,我們也在利用相當於抵押的方式產生穩定幣,這樣對交易平臺或者是線下支付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爲現在如果直接用這個數字貨幣作爲支付的話,那它很大的缺點就是不穩定。

問題四至五來自密碼極客社羣

四、Usechain身份上鍊,在鏈上給身份確權的機制,如何保證身份信息數據源的問題,就是說原始身份信息上鍊的的時間們如何保證其客觀性?

曹輝寧:原始的數據上鍊主要是需要CA(Certifying Agency)機構,相當於可續性的機制,比如說公安系統,或者一些線下的可信任的處理系統,那麼他們把身份信息保存好,身份信息可通過鏡像協議映射到鏈上去,鏡像映射又由結構委員會的人來掌握。所以原始身份信息是否可靠,主要是取決於CA機構是否可靠。

周海漢:這種身份信息的權威性的話,一定是來自中心化的機構。同時,我們也支持用戶之間相互進行身份認證的羣體認證方案,保證身份驗證的多樣性和客觀性。包括未來,我們甚至可以根據一些安全級別,做到除了證件的認證,還可以引入活體認證。

但是我們這個身份並不是像公信寶之類的去提供一個生命的Passport,我們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信用。Usechain這條公鏈,身份只是作爲一個底層的基礎設施,我們同時也兼容匿名操作,我們爲了保護隱私進行了很多的設計。例如匿名賬號,我們的考慮就是不會擁有全部的權限。而經過認證的賬號,是擁有全部權限的,其安全性是有很大的提升的。

Usechain委員會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如果說某些用戶他在鏈上面作惡的話,委員會可以去處罰這個用戶,甚至是把這個賬號直接鎖死。關於委員會的裁決,相關證據都是公開的,這樣就能夠顯示委員會裁決的公正性。

五、Usechain的共識機制是隨機工作量證明(RPOW),如何保證挖礦算力集中的問題?目前是否有成型的礦機出現?

周海漢:我們不存在算力集中的問題,因爲我們的隨機算法,基本上會保證隨機的方式,使大部分人能夠有機會挖到礦。當然,如果有大量的相關聯賬號進入來挖礦,那麼它可能會形成一個算力的集中。但這個也是公平的,就是誰都可以進來,這個我們也沒必要阻止。你做完KYC,同時有一定的抵押,有相應的設備和網絡的話,我們並不去阻止你進來,因爲這個也會妨礙公正性。如果有作弊等問題,Usechain委員會根據算法最終會有一個確認,所以作弊的是會被剔除掉的,而且這些礦工會受到懲罰。

目前我們還是PC或者是服務器通用型的這種軟件化控的機制,我們沒有設定一些硬件的綁定和消耗。未來的話我們可能會爲了方便用戶加入進來,我們可能會有相應的一些硬件的礦系生產出來。

張亮:POW類的算法是依據算力競爭來產生出塊者,而RPOW則更多的依賴於一個經過身份認證後的主地址,通過數據簽名、一系列的隨機數算法來產生,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它和一個地址賬戶上面的一個金額、權益或者一些算力是沒有太大關係的。每一個經過身份認證的用戶,都擁有相同的出塊權利與出塊概率(或會考慮增加持幣數量等其他影響因子),礦工無法通過增加算力來提高出塊概率。

避免礦池中心化的出現,也是RPOW設計之初的一個考慮。像比特幣,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的礦池、礦機廠商,實際上已經壟斷比特幣的一些開發方向。在Usechain裏面,我們是希望通過控制算法,能夠做到完全的去中心化,由整個社區、所有願意參加到Usechain系統中的人來決定整個鏈的一個方向。

目前進行挖礦,不需要專用的礦工,普通的家用電腦即可加入到挖礦過程。唯一需要考慮的是,隨着網絡交易的增加,整個網絡的數據同步可能比較頻繁,這時會對礦工的網絡連接有一定的要求,RPOW機制也會自動剔除那些出塊效率較低的礦工。

Usechain主網Alpha版目前也已經上線了,大家感興趣可以一起來參與一下Usechain整個的發送交易或者挖礦的流程。相對於其他一些鏈,我們可以顯著地發現Usechain的交易確認速度、交易發送速度、出塊產生速度都是非常快的,用戶體驗性是非常良好的。

同時大家也可以用自己的普通PC電腦來體驗一下Usechain的挖礦機制,加入到Usechain整個鏈的挖礦機制中來。

密碼極客是一羣來自前阿里、螞蟻金服的技術人員與阿里創業幫一起發起的區塊鏈技術創投社羣,也是杭州最大的區塊鏈技術創業社羣,截止3月,社羣技術人員超過2000位,社羣成員超過8萬,孵化合作阿里系區塊鏈技術項目超過30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