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崛起的深層因素是文化自覺?

——關於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問答之四

賈 陸 英

問:為什麼說中國崛起的深層因素,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

答:當前,中國正在邁開雄健的步伐崛起於世界東方,那些老牌的西方大國也正在懷著矛盾而複雜的心態採取應對之策。一些有遠見的西方戰略家卻深信不疑地指出:「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大國,將是21世紀國際關係中最為確定的發展趨勢之一。」

15世紀以來,地理大發現開啟了世界不同區域的國家相互對話、相互競爭的新時代,從而使人類歷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在內的9個世界性大國,相繼崛起。雖然它們崛起的歷史時期不同,具體方式不同,體現出的時代特徵和民族個性也不同,但是有些規律是相通的,其中一個最深層的因素,就是深刻的文化變革和文化進步給了它們觀察世界、認識自己的銳利武器,使它們能夠根據本國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正確的戰略判斷和戰略抉擇。

在全球化、網路化的當今時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跨國流動,把人類從自然經濟的熟人社會帶入市場經濟的契約社會,人們生活的環境經常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由於文化的差異,人們必須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屬於哪個群體、哪個國家?」這就是所謂身份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全球化和網路化引起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鋒、碰撞和沖實,也促使各個民族、各個國家把堅守文化傳統、夯實認同基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意識,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我們之所以強調中國崛起不僅需要經濟、科技、國防等硬實力方面的條件,而且需要政治、文化等軟實力方面的條件,就是因為只有強化國家意識,才能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喚起人們為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為維護國家主權和祖國統一而不懈努力的真誠願望。而國家意識的強化,其最具影響力、親和力和感召力的因素,就是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優秀文化傳統。正如溫家寶總理同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學生座談時所說:「中國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醇厚中和、剛健自強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標準,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著巨大影響,也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它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我們要進一步「走出去」,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族進行經濟、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和貿易。試問,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打交道?是拾人牙惠、搞「內銷轉出口」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如果我們拿不出自己的核心技術,拿不出屬於自己的品牌產品,拿不出體現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產品,我們還有什麼自主權可言?還有什麼話語權可言?

費孝通先生曾經大聲疾乎地提出中國人要有「文化自覺」的問題。所謂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們,對其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和充分的自信。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就是我們對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創建。

由於一百多年以來對傳統文化的過度批判和否定,致使幾代人對祖國的優秀文化知之甚少,心存種種誤解。有些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不斷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嚴重缺失。這是導致目前道德淪喪、信仰缺失、精神空虛、理想淡化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深層原因。正因為如此,費孝通先生關於「文化自覺」的觀點,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和認同。前不久,北京大學教授樓宇烈先生做客人民日報「文化講壇」, 他在講演中指出:「中國要崛起,沒有文化上的準備,很難實現。或者說,一個沒有文化自覺的國家,一定不可能成為大國,更不能有什麼所謂的崛起。」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進一步發展,必然是以中國現代化為中心,圍繞著中國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開的。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於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這是對百年來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反思而得出的正確結論。我們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中國崛起提供不竭動力,必須處理好以下三個重大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取其精華和去其糟粕的關係。鑒於百年來的歷史教訓,我們應當慎言糟粕。因為精華與糟粕的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只有進行歷史的辯證的具體的分析,才能做出恰當的判斷。我們常講要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就是指要把被實踐證明的基本原理以及貫穿於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同那些具體結論和個別論斷加以區別。具體結論是依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而發的,一旦時間、地點和條件發生了變化,就可能成為過時的東西。個別論斷也可能是不確切的。然而,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卻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永恆價值,是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古人說:「文以載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道」,就是文化之魂,是貫穿於文化之中的普遍性哲理和價值觀。所謂「器」,就是文章論及的實際內容以及由此得出的具體結論。孔子所說得「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就是強調他的學說有一個貫穿始終、統領全篇的「道」,這就是以「忠」、「恕」二字為重點的仁愛之道,就是禮樂仁和的理想。我們講取其精華,主要是從「道」這個層面去抓住它的核心,抓住具有普遍意義的哲理和價值觀方面的內容,給予新的詮釋,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關於精華與糟粕、繼承與創新的問題,近年來有許多探討的成果,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識。上世紀50年代末,馮友蘭先生針對當時極左思潮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所造成的「否定的多,繼承的少」的問題,提出了一個被稱為「抽象繼承法」的主張。馮先生認為,所謂哲學繼承,就是對歷史上積累的知識寶庫中的哲學思想,加以分析、批判和改造,以為新時代、新社會的理論基礎,並為其服務。中國古代哲學命題可以區分為抽象意義和具體意義,一般意義和特殊意義,對其具體意義或特殊意義予以捨棄,而對其抽象意義或一般意義予以繼承。他特彆強調了自己所說的一般意義、抽象意義,是那些具有科學性、民主性、人民性與進步性的東西。這一主張在提出的初期,曾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是近年來,它的合理性被重新認識,並引起重視。曾長期擔任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的谷牧同志,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出,孔子學說中可為今用的部分,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可以直取而用之的。孔子關於教育、學習的許多論述,至今仍很有光彩,可直接拿來為我所用。第二是可以剖取而用之的。孔子的政治思想,總體來說,是為了維護剝削階級統治的長治久安服務的,但其中某些具體部分卻具有某些普遍合理性,可以將其原來的意義加以揚棄,剖取出合理的部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借鑒運用。第三是可以借取而用之的。孔子有許多關於道德修養的主張,是從屬於孔子的政治主張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具有相對的真理性。我們可以借為改造使用之。這些意見是很有見地的。

我認為,我們應當從「於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角度出發,把著力點更多地放在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上。我在《智慧.人生.境界---國學哲理古今談》一書中,列出了以下十一個方面的要點:

(1)關於「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的陰陽思想,這是典型的中華民族認識世界,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關於「生生之謂易」(《周易.繫辭傳》)的變易、變革思想,這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鬥精神的體現,是中華文化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根本所在。

(3)關於「天人合一」(張載《正蒙.乾稱》)的整體思想,這是中華文化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宇宙觀。

(4)關於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這是中華文化關注人生、關注社會的倫理型「人學」,是和西方文化最顯著的區別,因此也是中華文化最顯著的一個特徵。

(5)關於「中庸」「和諧」的處世思想,這是中華文化強調把握事物合理的度,以「和而不同」的辯證思維待人處世的基本主張。

(6)關於「修身克己」、「知行統一」的誠信思想,這是中華文化重視個人修養,主張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道德信條。

(7)關於「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民本思想,這是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尚書..五子之歌》),重視民眾力量的積極政治因素。儘管在長達數千年的舊社會中,「民貴君輕」思想不可能真正地貫徹執行,但是它非常寶貴,對我們今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8)關於尊師重教、有教無類、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這是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夠深深融入民族血脈之中,成為維繫民族精神的紐帶的重要原因。孔子首開聚眾講學之先河,再加上我們有「科舉制」等等,中華文化才得以廣泛傳播,深入人心。

(9)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這是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

(10)關於「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良好風尚,這是中華文化「與人為善,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

(11)關於「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這是中華文化的錚錚鐵骨,是我們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今天看來,以下幾點也是十分重要的:

(12)關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卦》)的進取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積極進取、剛健有為,歷經磨難而不倒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這種精神鑄就了中國人民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的民族品格。

(13)關於天下一統,團結和睦的優良傳統,這是中華文化維繫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牢固紐帶。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境內的各個族群之間就建立了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共同開發了祖國的河山。從秦朝以來就形成了幅員廣闊的統一國家。到新中國成立前的兩千多年間,中國歷史上雖曾出現過暫時的分裂現象,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主流,是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

(14)關於親仁善鄰,愛好和平的對外政策,這是中華文化始終秉承的強不執弱、富不侮貧、協和萬邦精神的體現,也是今日之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對外開放戰略,兼收並蓄、博採各種文明之長,以合作謀和平、促發展,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外交思想的文化淵源。

(15)關於「士志於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的追求真理精神,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人格,滋養了中國人民做人要講良心,要維護正義,扶正祛邪的優良品德。

二是要處理好繼承傳統和適應現代的關係。廣義的傳統文化,大體包括觀念、制度、器物、習俗四個方面。傳統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社會習慣力量,它對於社會、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無形的影響。但是,傳統又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對待傳統,我們既要反對復古主義,又要反對虛無主義。要依託歷史,立足現實;尊重過去,面向未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解決好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找到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社會的具體路徑、形式和方法。總結社會實踐中的寶貴經驗,主要有以下幾條:

第一,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包括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第二,在實施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進程中,注重發揮儒學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對儒學中關於忠孝、仁愛、誠信、道義、廉恥、禮敬等基本價值,進行轉化和提升,注入現代意識,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中,作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內容,整飭世道人心,指導人生道路,提高人生境界,促進社會健康、有序、和諧發展。

第三,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制,進入中、小學課堂,作為國民教育的基本內容,落實到學校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中去。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存在於《三字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易》等經典篇章之中。兩千多年的實踐證明,文化經典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人倫教育、修身教育、人格教育,對於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命脈和精神命脈,維護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家園,至關重要。應通過教育立法、教材建設、師資培訓、教學實驗、考試考核,抓緊推進,落到實處。

第四,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路、報刊等各種媒體,利用各類團體舉辦的講堂,在中、小學生和城鄉廣大群眾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各類人文講座和研討活動、各類徵文競賽活動等,推動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促進中華文化的精髓入心入腦,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第五,在全國高等學府中,進一步推廣中國人民大學設立具有招生計劃和教學任務的教學單位---國學院的經驗,加強國學的學術研究,培養高水平的國學專業人才。把高校和社科研究機構的國學專業隊伍更好地整合起來,打造國學教育、研究和對內對外學術交流的前沿陣地和重要平台,為國學的普及和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第六,積極組織引導廣受群眾,利用傳統節日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我國政府順應民意,把清明、端午、中秋納入法定節假日。包括春節在內,這些傳統節日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俗活動,是廣大群眾普遍重視的節日。做出這樣的調整,表達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追求。我們應當充分運用傳統節日的文化習俗傳承功能,革除陋習,樹立新風,使傳統節日更加具有吸引力、親和力和民族凝聚力。

第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積極鼓勵文化創新。培育骨幹文化企業,生產更多體現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的,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同時,更加註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進一步發揮其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第八,廣泛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孔子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培育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把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介紹給世界人民。同時,敞開胸懷學習借鑒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為我所用,豐富和發展自己。

三是要處理好保持民族性和體現時代性的關係。中華文化凝聚著我們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蘊涵著我們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性是中華文化之根,是它獨立的品格和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網路化的嚴峻挑戰面前,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把保護本民族文化作為基本國策的當今時代,堅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就顯得格外緊迫而重要。中華文化又是在不斷地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比如佛學,原本是外來文化,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後來與我們本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釋、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長期共存、共同發展的格局。近代以來,中華文化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在與西方文化進行碰撞、交流的過程中,也吸取了西方文明中許多好的東西,比如科學、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人權、競爭、公正等新的理念,獲得了新鮮血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中華文化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沿著「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和「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方向,實現著一次又一次歷史性飛躍。當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學習和借鑒,已成為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態、更加開闊的視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體現時代性,使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和國家強盛的文化軟實力。

閱讀全文(215) | 回復(1) |反映問題 | 引用通告(0) | 編輯

  • 標籤:中國崛起文化自覺
  • 群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 上一篇:為什麼說國學熱是對百年來儒學命運的反思?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