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三明地處閩西和閩西北,解放前分屬龍巖、南平等地,同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是中央紅軍長徵的四個出發地之一,是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革命老區,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進行革命實踐的重要區域,爲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

  爲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三明蘇區文化,今後幾天,三明日報將陸續推出“【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原中央蘇區概況”系列報道,共4篇。

  今天推出第一篇: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

  1929年3月,

  紅四軍進入閩西地區,

  點燃了三明的革命火種。

  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

  建寧縣溪口鎮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總司令部舊址暨毛澤東、朱德舊居

  1930年春,古田會議召開後,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轉戰贛南,途經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等地開展革命活動。

  1931年初,紅十二軍與紅四軍一部,在三明開闢了寧清邊區和建寧西北遊擊區;同年5月,紅一方面軍建立了建泰將、寧清歸兩塊革命根據地。

  泰寧紅軍街

  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成立閩贛省,下轄26個縣,其中建寧、泰寧、寧化、清流、歸化、彭湃、泉上、黎南、將樂、沙縣等10個縣,都在三明境內。

  1933年7月至1934年2月,東方軍兩次入閩作戰,赤化了永安、大田、尤溪等地,新闢了大片蘇區,三明全域都成爲中央蘇區。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東方門戶”

  寧化縣鳳凰山紅軍長徵出發地舊址羣

  紅軍五次反“圍剿”都跟三明密切相關,第一次是籌糧籌款擴紅之地,第二次是決戰決勝之地,第三次是決策之地,第四次是指揮中心,第五次是中央蘇區東北門戶的重要屏障。

  在第二次反“圍剿”勝利時,毛澤東同志盛讚包括寧化、建寧、清流等東部縣爲中央蘇區“東方好區域”。

  三明是中央蘇區“擴紅補給”的重要地區之一

  寧化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廣場

  三明是當時紅色軍隊的重要活動區域和主要集結之地,三明蘇區人民每年爲中央蘇區政府和紅軍募集“千擔紙、萬擔糧”和數十萬錢款,提供了有力的兵源、糧源和財源保障,特別是寧化蘇區擴紅支前運動始終走在中央蘇區縣前列,共籌集糧食950多萬斤、錢款近54萬元和大量被裝支援前線,組織了2萬多人次的擔架隊、運輸隊,擔任支前後勤保障任務,受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多次表揚,被譽爲中央蘇區“烏克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