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的選用我還真有點傻傻分不太仔細,只記得原先就是「醬油」,一種,商店有瓶裝的,更多是散裝,縣城街頭任意雜貨小店都有,裝白酒的大肚小口烏黑甕,打醬油也是打白酒的提子。好說話的店主,五分錢都賣。

我家在那年代不用醬油,每年夏天母親會曬一大瓦盆黃豆醬,夠一年做菜用。記得我還在醬盆裏撇過醬油,烏黑暗紅,濃鬱發稠,帶著甜絲絲的醬香。那個不用做炒菜調味料,直接倒點乾飯碗裏,再挑點豬油拌了。大人見了會責怪你費油,可是實在的香,一輩子難忘。

後來有了很多牌子的醬油了,也沒怎麼挑選,感覺都一個味道。再往後就有了勾兌醬油,用過一瓶後,感覺不好,此後就很少用醬油,還是自己曬醬。到了前幾年,確定市場沒什麼勾兌醬油了,整頓市場出了效果,才記起多少年沒用醬油了。就查資料,對比哪個牌子好。打開商品頁面,有點眼花繚亂看不轉。很多的牌子,還很多的品類。就按著老印象,挑純天然黃豆曬的買,曬的時間長了為好。

經過幾年的使用,我對生抽有點體會,覺得大多數菜餚,炒燒燜燴扒蒸燉,包括涼調,用生抽都比較合適。主要特點是,用到菜裏,色度、醬香度、鹹鮮度均表現良好,而且用量的寬容度大,方便掌握。不像老抽,多倒一點就黑乎乎的。我平常喜歡清蒸魚,蒸好後澆生抽,再熱油烹蔥花,那個鮮香,別提了。

牌子就不說了,不沾廣告的嫌疑,就挑貴的、最大的牌子買,也就10幾塊一瓶。注意標牌上的成分表,沒有添加劑的就好。至於老抽,確實沒經驗,竈臺上一瓶老抽還是5年前買的,裡面還有好多,基本沒用。


醬油是個好東西,分不清楚生抽和老抽嗎?我來說說,簡單的很

先說一下前提,如果家裡做飯經常需要用到醬油,無論用什麼抽,都最好選擇釀造醬油

您說了,醬油還有不是釀造的嗎?當然有啊,它的名字叫配製醬油,也就是裡面只有51%的釀造醬油,剩下的部分都是添加的其他化學物質。(如何選擇您來判斷)

言歸正傳,說說生抽和老抽

問題裡面提到了生抽和老抽,其實醬油的細分產品還有很多

生抽:是醬油釀製完成後抽取的第一道醬油汁,即稱之為生抽或者是頭抽也有叫淡醬油的。

老抽:是將抽取的生抽再進行2-3個月的晾曬和沉澱,得到的醬油稱之為老抽或者老醬油。

追根溯源,據說3000年前人類會釀造醬的時候就出現了醬的副產品-醬油。逐漸發站到了宋代的時候,醬油的使用就已經很普遍了。

在幾千年的醬油釀造過程中,醬油也不斷的進行了迭代和市場細分

人類不斷在醬油這個神奇的調味品中細分出了生抽、老抽、紅燒醬油、蒸魚豉油等等。

最早的醬油只是一種綜合性的單一產品,只把醬油原汁經過簡單的晾曬和沉澱

得到顏色介於生抽和老抽之間的綜合性醬油。

可以做冷盤也可以做蘸汁也可以做燒菜

但是隨著人們對一個產品有著越來越多不同需求的時候就產生了不同需求下帶來的產品

做冷盤的時候要盡量保持醬油特有的氨基酸帶來的鮮味,那麼醬油的製作工藝中就不能長時間的晾曬,會使氨基酸的鮮味減少。那麼就誕生了生抽醬油

做熱菜的時候需要醬油的醬香更加濃鬱,那麼就把提取的生抽醬油進行晾曬,晾曬3個月之後得到醬香濃鬱的老抽醬油(顏色深,醬香更濃)。第一代老抽

想要得到燒出來肉或者魚顏色更加紅亮的醬油那就在得到老抽的時候再加入糖色(焦糖),得到顏色更深的老抽醬油。迭代後的老抽

大部分人自己做紅燒肉的時候會自己炒一下糖色。其實現在的老抽醬油都是加了焦糖色的,完全可以省去炒糖色的步驟了。

現在更多的還有蒸魚醬油(也就是蒸魚豉油),紅燒醬油(加過其他色素的醬油),美極鮮醬油(增加鮮味物質的醬油)等等很多不同人羣或者菜品需要的細分產品。

就功能性簡單的回答您需要的醬油

涼拌菜或者調蘸汁:生抽或者寫著鮮字的醬油

熱菜或者紅燒類:老抽或者有紅燒字樣的醬油

炒菜類:老抽+生抽(1:1)很多廚師自己這麼使用或者醬油

總結一下,畫個重點,我自己的使用喜好

  • 買釀造醬油,品牌和價格根據自己喜好。我經常買的有海天和廚邦,偶爾用李錦記的

  • 做冷盤一般用李錦記的錦珍生抽

  • 紅燒菜一般用海天的草菇老抽

  • 炒菜一般直接用廚邦醬油

  • 蒸魚直接用蒸魚豉油,品牌都差不多

  • 龜萬甲和美極鮮是好醬油,但是不太會用,據說特別鮮,做任何菜點幾滴就ok

關於醬油就說這麼多嘍

喫起來吧老鐵

小秀私廚,一個分享簡單快樂美食的私廚

求關注、求轉發、求評論、求點贊


生抽、老抽、都是醬油範圍的調味品,他們之間主要在從顏色、味道、用途上有區別,具體如下:

顏色:生抽顏色比較淡,呈紅褐色;老抽是加入了焦糖色、顏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澤的。

味道:生抽是用來一般的烹調用的,生抽喫起來味道比較鹹;老抽喫到嘴裡後,有一種鮮美的微甜的

口感。

用途:生抽用來調味,因顏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冷盤的時候用得多;老抽一般用來給食品著色用,比如做紅燒等需要上色的菜時使用比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老抽醬油是在生抽醬油的基礎上,加焦糖色經過特殊工藝製成濃色醬油。

生抽老抽統稱醬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製而成的。醬油的成分比較複雜,除食鹽的成分外,還有多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鹹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餚的味道,還能增添或改變菜餚的色澤。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掌握釀製工藝了。

至於品牌嘛,每個地區每個人喜愛的口味都不同,醬油大體味道相似,但是口味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哪種好喫,真是仁者見仁的事,本人喜歡李錦記的精裝生抽,老抽用的也是李錦記的,這邊搜索了一下醬油類2018年品牌排名,詳情請看圖片。


醬油算是我們中式廚房裡用的蠻多的調味料,不說家家戶戶都有吧,但是幾乎是人人都喫過,說它是「國民調料」也不過分。

那麼這次我們就來徹底的瞭解一下廚房裡貌似不起眼的醬油,順便就把生抽、老抽之類的問題也都解決掉。

醬油是什麼?

優質醬油在某種形式上來說,是一種如同美酒一樣的奇妙液體。

醬油最初起源於醬,早在周朝時期就有用魚、肉為原料製作的醬,《周禮·天官·膳夫》中記載天子飲食分為六類:飯、飲、膳、饈、珍、醬,可見醬的重要性。在製作這些醬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具有奇妙香味的醬汁,這個醬汁可以說就是最原始的醬油雛形了,而那個「奇妙的香味」也就是醬油作為調味料特有的鮮香。

不過這種肉做的醬、醬油在古代時期最初只有達官貴人有機會享用,畢竟一般人家一年到頭也喫不到幾次肉,哪還會多餘的肉去釀造醬油呢。但是對於美味的渴望總能夠激發人們的無窮智慧,於是在大約在西漢元帝劉奭的時代,百姓日常飲食中就已經有了豆做的醬了,直到南宋朝時期的《山家清供》中「山海羹」的做法中就已經出現了「醬油」的文字記載,算是目前發現的最早「醬油」記錄之一。

所以最初的醬油是天子貴胄喫的「肉醬油」,後來才慢慢發展為更適宜百姓居家所用的「豆醬油」。

簡單瞭解過醬油的「前世今生」之後,我們來正面解答題目:醬油選生抽好,還是老抽好?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根本就不用做出選擇,因為生抽和老抽雖然都屬於醬油,但是它們的作用並不是高度重疊的,甚至可以說是兩個不太相關的走向,簡單的說就是:生抽主調味、老抽主調色。

上面我們也說到了,不管生抽還是老抽,它們都是醬油的一種,這個名字中的「抽」字就是一個「抽取」、「提取」的意思,主要是最初的醬油原汁來自於醬缸,要得到這些精華汁水就只能抽取出來,畢竟不能把醬缸推到了倒出來嘛。而現在的醬油雖然也都是從黃豆中釀造抽取出來的,但是隨著商品的日益多樣化,再加上一些地區性的方言說法,所以醬油也有了不少衍生產品和各種名頭,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

  • 生抽:

生抽可以說就是最為常用的基本醬油,以大豆、麵粉等穀物產品加曲加鹽釀造、露曬、發酵得到的,顏色相對是比較淡一些的紅褐色,滋味是醬香濃鬱、鮮味十足、鹽分略高的,比較適合炒菜、涼拌菜使用,傾向調味。

  • 老抽:

老抽其實是一種以生抽為基礎加工出來的產品,比較顯著的區別的就是老抽需要有更長的曬制,而且會額外加入焦糖色,質地一般比生抽略顯濃稠一些,色澤濃厚烏潤,滋味沒有生抽那麼偏鹹,更側重於甜鹹口味,比較適合濃香風格的燉、燒菜餚,傾向調色。

  • 紅燒醬油:

紅燒醬油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有明確目標的「改良老抽」,從名字也看得出來,它就是專門為了紅燒菜式而研發的。相比較傳統老抽發酵曬製得到的有點偏烏的顏色,紅燒醬油更偏向糖色一般的紅潤,算是一種錦上添花的調料,其實可替換性還是蠻強的,但新手做紅燒的菜就用著很方便。

  • 淡鹽醬油:

隨著現在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開始越來越注意飲食上的健康,而高鹽高鈉飲食帶來的影響也漸漸被大家所重視,所以作為傳統調味品的醬油也做出了「讓步」,淡鹽醬油就是這樣的產物,減少醬油中的鹽分來降低飲食高鹽對於身體的影響。

  • 兒童醬油和有機醬油:

這倆之所以放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它們幾乎都是形式(噱頭)大於內容的東西,算是可以多花錢買心安的產品吧。

下面我們順便簡單說下「豉油」、「蠔油」和「魚露」。

之所以單獨放在後面說,是因為這三個名詞的情況稍微有點特別:

  • 豉油:

「豉油」其實就是兩廣地區對於醬油的叫法,算是一種方言說法上的區別,有些朋友可能發現用蒸魚豉油做魚更顯鮮味,其實那是因為很多蒸魚專用的豉油會添加一些肌苷酸、鳥苷酸之類的呈味核苷酸。

  • 蠔油:

最初的蠔油顧名思義,就是用生蠔熬煮提取出來的鮮香醬膏,但是畢竟這個成本太高了,所以現在的蠔油基本就是一部分蠔汁加上糖、鹽、味精、小麥粉、焦糖色等製造出來的調味料。

  • 魚露:

魚露也叫做魚醬油,從形式上來看它算是最為接近最初的原始「肉醬油」的存在了,一般原料是小魚蝦之類的,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鮮味很強,但是風味特色也很強,如果不是從小喫的話,可能不太好接受這個味道。

醬油買哪個牌子比較好?

這個問題其實比刨根問底的聊醬油還難回答,因為每個人的口味喜好是不一樣的,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個意思了,我覺得好喫好用的牌子,不一定就符合大家的口味。不過因為醬油是釀造產品,所以醬油好不好是有些「硬指標」的,所以我們可以分享一些挑選好醬油的方法,大家可以用這些方法對照著去找一些你覺得可靠的、口碑好的品牌產品。

  • 優先選「釀造醬油」(標準號GB/T 18186)而不是「配製醬油」:

簡單的說釀造醬油就是一些相對傳統一些的方式製造的醬油,而配置醬油是以部分釀造醬油為原料,然後人工勾調、添加得到的產品,畢竟食品添加劑算不上什麼特別好的東西,能少喫盡量少喫嘛。

  • 其次要看「氨基酸液氮」的含量 :

一般好醬油的「氨基酸液氮」至少在0.8克/100毫升,這個數值越高,就說明醬油的鮮味越好,品質越高,當然這個前提是少添加、無添加的釀造醬油。

  • 最後注意區分烹調醬油和餐桌醬油:

有些醬油只是烹調醬油,它的用法裏只有炒菜、燉菜等標註,而有些還可以作為餐桌醬油,比如用來涼拌、點蘸直接食用。這兩者可是有區別的哦,後者在微生物的檢測要求上要更嚴格,簡而言之就是更衛生、更乾淨,所以還是標註了「可直接佐餐食用」的會好一點。

至於還有一些諸如「看顏色、聞香味、搖氣泡」等手段就不多說了,這些方法不能說完全沒用,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作用是真不大,因為這些幾乎都可以有人為的辦法做到「以假亂真」,迷惑性太強了,咱們還是妥當一點按照「硬指標」來做區分吧。用以上標準大家基本就能選到優秀的好醬油了,至於品牌就不多說了,找自己覺得可靠的就行了,也可以評論區推薦一下你覺得不錯的醬油。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醬油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贊。

其實從一般家庭烹飪的角度來說,家裡準備一瓶稍微大瓶一點的生抽,以及一小瓶老抽就差不多夠用了,不用太過糾結。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經歷過70、80年代的人記憶裏應該都聽到過賣醬油的吆喝聲,小販用自行車推著後座左右各一個桶,走街串巷賣醬油,一毛錢一提,那時候只有醬油。

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廚房裡各種調味品開始多了起來:生抽、老抽、蠔油、味極鮮……一般人還真不好分辨,我根據自己經驗做了個小總結分享給大家。

首先大家要明白生抽、老抽、味極鮮寬泛的講都屬於醬油系列的,而醬油根據現代的工藝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

釀造醬油:是以大豆或黑豆、小麥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的。

配製醬油:在釀造醬油的基礎上加入焦糖、穀氨酸鈉、增味劑等特殊工藝製成的濃色醬油。

我們一般意義上講的生抽基本上是釀造醬油的範疇,老抽和味極鮮都是配製醬油,這兩者工藝上講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是我們在烹飪上他們的功能不一樣。

功能選擇

生抽一般用來調味,我們在做菜的時候用的最多的也是生抽了。

老抽主要是用來調色,比如做紅燒肉等紅燒類的菜品時多用老抽上色使菜品更好看。

味極鮮多用來生食類的菜品蘸碟使用,當然做菜的時候使用味道會更好。

如何選擇一瓶好的醬油

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是對醬油分級的最重要指標,一般氨基酸態氮含量≥0.8克/100毫升為特級,≥0.4克/100毫升為三級,兩者之間為一級或二級,這些信息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從商品標籤上獲得。

標籤,從醬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還是脫脂大豆,是小麥還是麩皮。看清標籤上標註的是釀造還是配製醬油。如果是釀造醬油應看清標註的是採用傳統工藝釀造的高鹽稀態醬油,還是採用低鹽固態發酵的速釀醬油。

無論何種醬油都不推薦大家在做菜的時候過量食用,所有的醬油裡面都有食鹽的成分,現在流行的味極鮮裡面更是有穀氨酸鈉(味精雞粉的主要成分)和多種增味劑,烹飪太依賴醬油調味久而久之會過量攝入鈉,從而帶來健康威脅。品牌的話為避免廣告嫌疑,特此聲明本人,只是本人偏愛李錦記。

醬油選生抽還是老抽好,不能一概而論。生抽和老抽,都是針對不同烹飪需求而推出的調味品。生抽的特點是鹹鮮兼備,適合點蘸、炒菜,而老抽則是用來上色居多,適合紅燒。

在眾多調味品中,海天的金標生抽和草菇老抽是我喜愛的兩款調味品。海天金標生抽豉香濃鬱,用來炒菜特別香。海天草菇老抽用來煮紅燒的菜式特別棒,久煮不上色,而且因為加入了草菇汁,鮮香美味。

分享一下用海天草菇老抽做的紅燒豬蹄,在寒冷的冬天絕對是暖身的首選!

【材料】豬蹄550克、姜8克、大蔥13克

【調料】桂皮5克、花椒5克、海天草菇老抽15克、白砂糖50克、海天古道料酒25毫升、鹽5克

1.薑切片,蔥切段,姜和豬蹄放入鍋中,焯水後放入冷水中洗凈。

2.鍋中熱油,倒入白糖,炒至紅褐色,放入豬蹄,大火翻炒。

3.依次放入薑片、桂皮、花椒、料酒、老抽、鹽。

4.加水沒過豬蹄。

5.放入蔥段。

6.大火燒開後蓋上蓋子煮40分鐘,待湯汁收濃即可。

香噴噴的紅燒豬蹄出爐啦!溫暖又美味!


下面是我真實、簡單、直觀地認識:

一,生抽調味,特別在廣東,生抽派上很多用場,充當了食鹽的角色,海天金標生抽,味鹹、醬香、還有甜味,例如白灼蝦、白切雞、水煮白肉、喝早茶時的豬骨粥用的味碟,裡面都少不了生抽的影子,

老抽是做菜時上色用的,紅燒類菜餚,一般用到它,味道是澀的,怪怪的,個人做菜很少用老抽,一般用炒糖色上色。下面是紅燒常見經典菜,紅燒肉、紅燒魚。

水平有限,謝謝邀請。


生抽和老抽不存在好與不好的問題,只是用途不同而己。

生抽色淡味鮮,適合炒菜或涼拌菜。

老抽色重味濃,適合紅燒或醬汁。

其實,大多數時候生抽、老抽一起用的,因為老抽不宜多用,用多了顏色發黑不好看,所以往往燒菜的時候用生抽加少許老抽,這樣才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醬油我經常用的兩個牌子海天、千禾,其它也沒用過,不知道怎麼樣,所以不能回答你這個「哪個牌子好?」的問題。


醬油食醋,沒有添加劑的是好的,看配料表,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二鈉,這兩種是增鮮的,黃原膠,等膠是增稠的,焦糖色就是色素,甘草酸一鉀,甘草酸三鉀,三氯蔗糖,等,是增田的,好的醬油食醋是沒有這些東西的


醬油有兩個概念,一種是傳統的醬油,沒有生抽老抽之分,中國人發明的,據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純粹的單一的一種液體。另一種是現代醬油的統稱,現代醬油包括生抽、老抽、豉油、白醬油等等。

醬油不存在生抽好還是老抽好這個問題,因為各有各的用途,如果把生抽老抽按著1:1的比例勾兌後,基本就成了傳統的醬油。一般來說,生抽是用來調味的,老抽是用來調色的,當然老抽也有調味的作用。

至於哪種牌子的好,這和個人口味和廚師的習慣有關,比較有名氣的就有十幾種之多,就我個人而言,我都是用李錦記的,小飯店一般都用海天的,經濟實惠。

下圖是我家裡常用的部分調味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