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沿江各地的運鹽船,從瓜洲開始順古運河向北,至南河下,卸貨裝貨成交,南河下成為真正的黃金水岸碼頭。為方便生意和出行,許多鹽業巨頭,在南河下或附近安家置業。於是關於鹽業鉅子們的故事也隨著運河,或北上或南下。有一個離奇的說法:李自成出走北京後,由於不便攜帶,其將在京所掠寶藏埋在山西境內,後為山西人所掘得。傳說,康乾時揚州的大鹽商亢氏曾掘得到部分寶藏,從此發達。

南河下的銀子與鹽

從南河下經過,曾經壯闊的湖南會館僅剩一座門樓,但依然氣勢非凡,像提醒你:許多年前,雪白的鹽,水一樣從這裡流出,雪白的銀子,又水一樣從外面流到這裡。南河下是銀子和鹽堆砌成的一條老街。

近年來的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十位富豪中大多從事或者涉足房地產業,且均來自於沿海省份。做個假設,如果在200年前做這個榜單,可以想像的是,前十位富豪將是清一色的晉、陝、皖等內地省份的鹽商人士。而且你還會發現,這些富豪大多寓居揚州,活躍於南河下。

有一組數據,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這一年,揚州鹽引銷售量1529600引(一引等於200斤-400斤),一引鹽在海濱是0.64兩白銀,運到揚州後達到1.82兩左右,從揚州運到東南等省(蘇、皖、贛、湘、浙),零售價10兩左右。揚州鹽商每年賺銀1500萬兩以上,上交鹽稅600萬兩以上,佔全國鹽課60%左右。同一年,揚州鹽商提供的鹽稅佔了全世界經濟總量的8%。

當時的揚州南河下,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各地會館林立,類似福布斯、胡潤富豪榜上的人物一抓一大把,並且他們的資產不是跌漲不定的股票,而是實實在在的銀子。

鹽業大佬——神祕的第一桶金

人們總是很喜歡按「東南西北」劃區分片的方式來尊稱某些牛人,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心中滔滔不絕的景仰之情,比如,南帝北丐、南慕容北喬峯……這股江湖風吹進鹽業,就有了「北安西亢」一說。當年的鹽業如同現在的房地產業,但凡涉足,大都賺得盆滿缽滿。

「北安」和「西亢」分別指的是高麗人安岐及其後人和山西臨汾亢家堡亢嗣鼎及其後人。據說,此二人分別居住於南河下附近的小秦淮與皮市街,是當時鹽業的超級大佬。關於這兩個人的發跡史,均有離奇傳說。

先說安岐。安生活於清康乾年間,隨高麗貢使來中國。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岐買到一本抄本,上面記錄著一些鬼畫符似的隱語。經過一番鑽研後安岐認為,鬼畫符裏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祕密:一個寶藏的具體埋藏地點。而且安岐還認為,這個金銀窖藏就在當時權相明珠家的某個地方,於是安岐謁見明珠並說了詳情。

其實,明珠早就知道,在李自成進京前,當時明王朝的一些勛臣國賊出逃時埋藏了一大批無法攜帶的金銀珠寶,但是一直無人知道具體地點。於是明珠按照安岐所說,一試果然。作為回報,明珠借了數百萬兩銀子給安岐當資本,此後安岐在天津、揚州經營鹽業,財富巨增。

關於「西亢」,在山西民間有一個傳說:李自成自北京敗退後,由河北進入山西,經晉中、臨汾退到陝西,在京所掠金銀財寶,倉皇撤退中攜帶不便,埋入地下,亢家堡的亢氏掘得部分財寶,於是有了第一捅金。

這兩家家產究竟多到什麼程度?據說連皇帝都在他們面前哭窮。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發。只是這財也太外了,成橫財了。一切都是傳說,聽聽而已。

千金散盡——財主們的價值觀

前些年,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沃倫.巴菲特對外宣佈將拿出300億美元捐獻給第一富豪蓋茨的基金會,用於慈善事業。君子愛財,散之有道,巴菲特是個好人。為富而仁,樂善好施,當年南河下的鹽商們也是如此。

康乾時期,雖被稱為盛世,但如遇到天災之年,貧病之家仍難以為繼。康乾時期,揚州的社會公益事業成績卓然,但其先進經驗卻很難推廣。因為這類事情除了地方官和本地人民的努力,也得力於揚州的鹽政衙門和鹽商,外地則不行。

據嘉慶《兩淮鹽法志》記載:揚州普濟堂,康熙三十九年(1700)創立,收養無告老民、貧民,乾隆九年(1744)因經費不敷,遂於商捐項內每年撥銀120兩,後增給60兩,計180兩。

同樣是有錢,有人用來做公益,有人用來買悍馬,全家老小每人一輛,然後一起去飆車。與眾人樂不如與家人樂。這種樂,其實沒什麼可樂。

緊挨著南河下的康山街上曾經住過一位叫江春的大鹽商,其住所叫康山草堂,現已毀。當年乾隆南巡時,江春很榮幸地被乾隆邀去喝茶,一時風光無限。江春品行不錯,不沾黃賭毒,不包二奶,卻喜歡寫寫畫畫,結交一些文士。據說,他家有大廳可容百人,座常滿,「四方詞人墨客必招致其家」。凡士大夫過揚州,江都會邀至家中。康山草堂成了康家旅社。又據說,江春家裡有一處飼養蟋蟀的場館,名曰:秋聲館;其家所築的亭榭池沼,葯欄花徑,名曰「水南花墅」。看這名字,雅得你啞口無言。

煙火市井南河下

走在南河下,不經意的一轉身或一抬頭,就能看到一座古舊的老宅,門窗破損牆面剝落,摸摸它的窗柵,看看依舊精緻的雕飾,就像遇到一位過氣的明星,色雖衰但韻猶在。沒有驚訝,只有感喟:它們曾是這裡的主角。

狹窄的街道兩旁,擺了許多油條豆漿攤點。許多當年的老宅子至今仍然住著人家,蜂窩煤爐就放在門前,生火的時候,先放幾塊碎木,芭蕉扇子一揮,淡藍色的煙霧從街東頭飄到街西頭。有老人坐在樹陰下,斜靠在椅背上,安靜地看著路上來往的行人。當年富家豪門、南北巨賈身影閃爍的南河下,現在回蕩著親和的煙火氣息。


來源:揚州市城事、漫遊廣陵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