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好喫的東西那是十大籮筐的話也講不完,而且每一座城市,甚至於每一個縣、每一個鄉,都有可能有他們自己的風味小喫,有人想用腳步丈量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但是對於小編這個喫貨就不同了,小編只想用胃丈量我國的小喫,每天在祖國的各處“逛喫逛喫”,能夠喫遍所有的風味小喫就是小編最大的願望,這種“稀罕”餃子2元一個,農村大爺挑一擔進城,城裏人搶着買!

中國的美食和節日都是有莫大的關係的,有一些風味小喫,如果不是在特定的節氣,原料沒長齊,那麼您可能還真喫不着,前幾天小編在森林公園玩的時候,突然看到沿路擺攤的食物多出了一種花樣,以前這邊都是買一些山泉水豆腐花,糖油粑粑之類的,而這個挑着擔的老爺爺左邊擔子賣着清團,右邊擔子卻賣一種長得奇怪的餃子,和最近流行的網紅青團長得很像,但是看起來又好像不是一個東西,問了大爺之後小編才知道,原來這種東西叫艾草餃子,賣2塊錢一個,老大爺還說,”小姑娘,爺爺我絕不騙你,這個東西你們城裏人還真不知道,很好喫!“

於是小編就買了一個想嚐嚐鮮,買了之後小編馬上嚐了一口,這種餃子口味很獨特,外層的餃子皮帶着一獨特的植物清香,裏麪包裹着金花菜豬肉餡,一口下去,肉香和植物清香混合在一起,肉汁豐盈,餃子皮又軟又糯,真的很好喫,於是小編馬上發了一個朋友圈,誇這個餃子真好喫,小編的朋友在下面留言說:這種東西在他們那裏叫清明果,但是正宗的清明果是一個個的小圓團,而且艾葉的也並不是很好喫,只有去田裏面採摘一些清明草來做的清明果,那才叫一個味道特棒!

小編一邊爬山一邊還想着等一下下山的時候還要再買一個餃子喫,但是等我下山的時候,老大爺的青團都已經快賣完了,他說那一盤餃子半個鐘頭就被來遊玩的客人買光了,這幾個青團賣完也就收工了,明天再來擺攤賣,小編沒想到這種餃子這麼受歡迎,但是味道也的確不錯,難怪生意這麼好

不過後來小編也瞭解到,有一些地方不僅在清明節會做這種清明果,年前的時候也會做,不知道大家的家鄉是不是也有這種風味小喫呢?大家在家裏也會做這種風味小喫嗎?小編也想自己做,但是在做餃子皮的時候,搜索了一圈也不知道這種風味小喫的正確做法,有一些人說就是艾草加上糯米粉,還有人說要摻粘米粉,還有人說要加小蘇打,這下小編可真是不好判斷了,大家會做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