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真的有點晚了

我以前一直這麼覺得

1

昨天我的一個同學,發一條朋友圈說——

配圖是電腦裏 CAD 圖,顯示地點是上海一個比較有名的建築院。他應該是被這個院錄用了。

他是典型的到了大四纔開始努力的。

大一下他轉專業進來,那時他績點很不錯。

奇怪的是,轉完專業那段時間,他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對學習、學生工作甚至正常的社交完全不在乎。

聽他舍友說,他會連續翹一天的課,就在寢室打遊戲或看遊戲直播。

我印象中,無論什麼時候見到他,都是精神恍惚的樣子,打招呼也不理會。有一次他另一個舍友在朋友圈公開抱怨他深夜打遊戲大家都沒法睡,衣服堆到變味,外賣盒都是摞起來的。

有一次去教務處看到全系成績單,他被標註了深色。

他是出了名的拖沓,每一次班級羣裏發的未完成信息覈對名單、未評教名單等,都有他。大三下的課程設計選擇分組,第四輪催了,他才選。

2

我們多數人都以爲他要延遲一年畢業了。

但他大四上學期以來,整個人變了。他開始頻繁地出入學院辦公大樓,好幾次我去學院見到他在找老師問問題。

經常在圖書館見到他,有時候在看大二大三的課本,有時候在看一些文獻。

有段時間很少見到他,他舍友說是去實習了。

上學期畢業設計選題,他選了一個我們很多人都不敢選的課題。

現在再看那條朋友圈,應該是他被那個建築院錄用了。他找了一份很多我們專業的研究生都不一定能找到的工作。

3

大四纔開始努力,是不是晚了呢?

實話說,跟別人比,是晚了。有的人大二開始就參加各種項目、競賽,拿到各種獎,然後在大三保送到各個名校或拿到國外offer,也有的人早早開始職業規劃,找實習,畢業季被名企錄用,找到一份薪資高、發展空間大的好工作。

對多數人來說,大學荒廢三年,大四纔開始努力,真的只能保證順利畢業。

而他之所以能大舉逆襲,我覺得他有一個很關鍵的能力——快速學習

怎麼界定”快速“呢?就是“給我半天,我能把這些全部弄懂。”

這個能力意味着你能準確判斷你的知識空白,藉助一切方法尋找學習資料或找到答疑方式,然後自己梳理知識框架,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由於不同人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有所不同,這個能力在不同人中不太一樣。

他只用了大四半年,就把前三年的東西撿起來,然後進本專業的公司實打實地做項目,選最難的畢業設計課題。

4

有不少人是到了大四,才意識到自己這三年多都荒廢掉了。

如果你也能像他一樣,具備過人的快速學習能力,能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填補專業知識的空白,那祝賀你。即便你這一年不用來填補專業知識,你也能在新的行業或領域大放光彩。

但對剩下的多數人來說,雖然快速學習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天賦,也不能一年半載培養起來,但是你越早覺醒,你越早回到人生的賽道。

人生不是百米賽跑,但向前向上始終是應有的方向。你可以跑得慢,你可以起動晚,但你至少應該向上向前。

所以,如果你已經大四,對前三年非常不滿意,也不要懊悔了,放下負擔,輕裝上陣。

試着去找導師們,他們和本行業的大企業有項目合作的話,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求職的便利;

試着去參加不同學院甚至不同學校的招聘會,好好準備簡歷和麪試,主動點,自信點。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