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死後的權力分配    淚痕春雨    燕王盧綰,是劉邦的從小到,最好的朋友。    劉邦讓盧綰當燕王,大約只是一個過渡,換而言之,劉邦希望在關鍵時候,可以在盧綰的配合下,兵不血刃的把燕國削了藩。但是,盧綰既然成了燕王,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到手的利益。    當劉邦率軍征伐陳狶時,盧綰似乎有三種選擇。    所謂的上計,就是死心塌地臣服劉邦,換而言之,視燕王之位為草芥,關鍵時候會主動把燕王之位讓給劉氏家族成員。    所謂的中計,就是和劉邦陽奉陰違,換而言之,與陳、匈奴實現某種聯合,讓劉邦永遠無法騰出手來削自己的藩。    所謂的下計,就是與陳聯手打擊劉邦。總而言之,天下絕不是你劉邦家的天下。所以,我盧綰要號召功臣集團,一塊奪回應該屬於你們的權力、地位。    基於人之常情,盧綰是無法選擇上計的。因為,一個人既然已登上了王位,而且繼續努力,就有機會保住王位,他怎麼會隨便放棄王位呢?    基於當時的力量對比,盧綰也無法選擇下計的。因為,在劉邦已控制局勢的背景下,以盧綰與劉邦的關係,他自然不會公開與劉邦決裂。    所以,盧綰就選擇了中計。於是,盧綰希望自己可以在匈奴、劉邦之間找一個平衡點。總而言之,他實在不希望失去燕王的地位。    等劉邦知道盧綰陰謀叛亂的消息後,已病重的無法親自率軍徵戰了。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就派樊噲率軍進攻燕王盧綰。    劉邦為會派樊噲率軍平定燕國呢?就我理解,是因為當時的劉邦,已病得無法親自率軍了;所以,他只能派一個得力的下屬去率軍平定燕國。但是,派誰比較合適呢?如果能力而言,從經歷而言,應該讓曹參最為合適。    問題是,盧綰是劉邦最要好的朋友,而且平常也並沒有表現足夠的野心,一旦翅膀硬了,都敢和劉邦分庭抗禮。如果讓曹參等人出去率領軍事主力進攻盧綰,曹參等人一高興,與盧綰玩起無間道,那可壞事了。如果出現這種結果,那劉邦實在等於抱著柴火去救火。    現在的劉邦,感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太子又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在盧綰陰謀叛亂的背景下,再讓一些居心叵測的功臣率軍事主力出去征伐盧綰。萬一發生意義,關東六國故地,就有可能突然脫離漢帝國的。    要知道,曹參等人,從前與劉邦就是朋友關係,現在卻天天給劉邦磕頭跪拜,肯定就會覺得非常憋怯,你讓他們再繼續給劉邦的兒子這樣,內心估計會更憋怯。    關鍵是,秦之失鹿,誰腿長、誰跑得快,誰就會得到這頭鹿。而曹參等人,從小說與劉老四(劉季)一塊長大;劉老四身上種種神跡,曹參等自然清楚,那都是胡編出來的。什麼劉老四的媽讓龍給姦汙了,什麼有人曾看到劉老四頭上有五色祥雲或龍形怪物。那都是扯淡!    面對此情此景,劉邦哪敢隨便讓曹參之類的去平定盧綰呢?    劉邦讓樊噲平定盧綰。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樊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從這層意義上,樊噲也是外戚集團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    基於樊噲的利害關係,樊噲自然會擁護惠帝繼承皇位的,更會支持惠帝為代表的漢帝國,鞏固中央政府的權力。    漢帝國的權力格局,現在基本上已定型了。那就是外戚、皇族、功臣集團三足鼎立。    帝國的權力,總的來說,是皇族佔據地方主要權力;外戚、功臣集團聯手控制中央政府。    外戚無法危及劉氏江山,因為,在中央政府,他無法一舉控制功臣集團;在地方,他更無力應對強大的劉氏諸王。    功臣集團也無法危及劉氏江山;因為,在中央政府有強大的外戚集團制約著他們,在地方,有強大的劉氏皇族制約著他們。    劉氏諸王也無法危及劉江山。因為,在地方上,劉氏諸王相互之間,本身就是相互制約的。因為,皇位只有一個,諸王造反,無非是換一個劉氏皇帝罷了。這對普遍諸王而言,並沒有足夠的利益刺激。而且,就算他們能達成共識,他們也很難打敗由外戚、功臣集團聯手控制的中央政府。    劉邦最初派樊噲率領軍事主力平定燕國叛亂,大約是因為他對功臣集團有著深深的不信任。但是,很快劉邦就發現一個事實。外戚無法威脅劉氏江山,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中央政府無法一舉控制功臣集團,在地方上無法應付強大的劉氏諸王。現在,樊噲控制了強大的燕代軍事集團;如虎如狼的呂后又作為惠帝的監護人。這樣一來,如果外戚突然輕舉妄動,剛建立的漢帝國,恐怕隨時都會磚崩瓦解的。    因為,樊噲控制著地方上的強大軍事集團,外戚集團自然對應付地方上的劉氏諸王,會產生某種自信;因為,呂后作為惠帝的監護人,外戚集團自然對把握機會,一舉控制中央政府的功臣集團產生某種自信。這樣一來,以呂后那種如虎如狼的女人,如果突然想不開,非要窺視劉氏江山,後果自然非常可怕。    史書上,對於劉邦突然對樊噲動殺機。歸於某個無名之輩的讒言。    「當初,高祖病得厲害,有人讒毀樊噲,說,樊噲與呂氏結為私黨,假如有一天皇帝不在人世,他們想起兵誅殺趙王如意的親屬。高祖聽了之後大怒,用了陳平的計謀、、、、,」。總而言之,讓陳平和周勃到軍中,把樊噲殺了。    對這段歷史,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呂后是什麼人?樊噲是什麼人?一個無名之輩,真敢對劉邦獻讒言,讓劉邦殺樊噲?這也太誇張了吧。    要知道,當時的劉邦病的要死了,那個無名之輩對劉邦說這種話,不怕自己會死的很難看嗎?    對這段歷史,我們的第二個問題是。陳平只是奉命行事去殺樊噲,而且還擅作主張,沒有殺樊噲,而是把樊噲押回了長安城。就是如此,陳平也怕呂后突然殺了他。而那個對劉邦獻讒言害樊噲的人,竟然一直安然無事。這也有些太不可思議了吧。    劉邦之所以對樊噲動殺機。恐怕主要原因,就是源於外戚與功臣集團的明爭暗鬥。    那個對劉邦獻讒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張良。除了張良,我們實在無法想像,有人敢對劉邦獻這種讒言,更無法想像,他對劉邦獻了這種讒言之後,還可以安然無事。    漢帝國的整體戰略,一直都是張良策劃的。漢帝國建立後,張良表面上一直超然於世外,但漢帝國的整體戰略佈局,依然是張良的掌控之中。    處於張良的位置,他永遠也無法置身於世外的,因為,在特定的時刻,各大利益集團的代表人物,都會自然而然的求助於張良。而當這些人找上門後,張良顯然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張良看到,帝國整體戰略上,出現了顯而易見的大漏洞。而自己一出面,就可以堵住這個可能讓帝國翻盤的漏洞,張良自然不會置身於世外的。    而且隨便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劉邦對帝國整體佈局的人,恐怕也只有張良一個人。    更主要的是,如果不是張良那種大佬,一個人犯下這樣大的罪行後(差點把樊噲弄死),估計是無法逃過呂氏姐妹報復的。    劉邦在病危的時候,讓樊噲率領軍事主力平定盧綰。有意無意的打破了功臣集團與外戚集團的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呂后為代表的外戚集團,就有可能會輕舉妄動的。    事實上,劉邦讓陳平、周勃二個聯手,十萬火急的把樊噲的兵權解除了。    但是,呂后為代表的外戚集團,依然有著蠢蠢欲動的計劃。    據史書記載:    劉邦去世後,過了四天,呂后還沒有主持為劉邦發喪。呂后與大臣審食其商量說:「那些將領和高祖皇帝一樣,從前都是平民百姓,如今北面稱臣,為此常常怏快不快。現在要侍奉年輕皇帝,不全部族滅這些人,天下不會太平。」    有人聽到呂后和審食其的談話,將他們的話告訴了將軍酈商。酈商去見審食其,對他說:「我聽說高祖皇帝已經駕崩,過了四天還不發喪,你們想誅殺全部將領。真這麼做,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統率十萬大軍駐守滎陽,樊噲、周勃統率二十萬大軍正在平定燕地、代地。此時聽說高祖皇帝駕崩,將帥們都要遭到殺戮,必定帶兵回鄉,進攻關中。大臣們在內叛亂,諸侯們在外謀反,天下滅亡,就可以翹足等待了。」    審其食聽了酈商的話,認為很有道理,連忙入官向呂后陳述了酈商的話,呂后也認為酈商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接受了酈商的意見,放棄誅殺全部將領家族的想法,立即為劉邦發喪,並頒布命令大赦天下。不久,新皇帝漢惠帝順利繼位。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劉邦派陳平、周勃緊急解除樊噲的兵權。酈商的這番分析,可能產生的震懾力,就沒有那樣大了。    們可以想像,如果燕代的軍事集團被樊噲掌握著,酈商還敢用這種帶有威脅性的詞語勸說呂氏嗎?估計不敢了。事實上,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功臣集團發現呂氏一直密不發喪,更有清洗功臣集團的意思,恐怕就會選擇先下手為強了。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外戚勢力擁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有磨刀霍霍的跡象,功臣集團哪還敢坐以待斃呢?    因為,在劉邦臨死前,陳平、周勃火速解除了樊噲的兵權,所以,功臣集團有足夠的自信,讓外戚集團認清形勢,總而言之,千萬不要輕舉妄動,輕舉妄動,對誰也沒有好處。    功臣集團勸劉邦打擊樊噲,絕不是簡單的為了爭權奪勢。因為,秦帝國的歷史,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劉邦突然死了。呂后以樊噲控制的軍事集團為後盾,利用大家不知道劉邦已死的空檔,假傳聖旨清洗政敵,功臣集團恐怕就會死傷狼籍了。就算功臣集團為了自衛,選擇先下手下為強,也會把帝國中央政府攪得一片狼籍。    這樣一來,剛剛建立的漢帝國,恐怕也會步入秦帝國的後塵的。換而言之,上層爭權奪勢一片狼籍,最後帝國將會走向何處,誰也無法確定了。    面對這種可能發生的結果,當功臣集團選擇向張良救援時。張良應該不會選擇置身於事外。    當然了,以張良身份,只需要在在看望劉邦時(當時劉邦身體不好),有意無意的提示一下劉邦,就可以了。總而言之,現在帝國的整體權力格局,出現了巨大的漏洞。剩下的事,就是劉邦與功臣集團之間的事了。    其它人,顯然都不敢去勸諫劉邦注意這個問題。因為,處於權力格局內部的人去勸說劉邦,劉邦首先會懷疑他們的動機。換而言之,你叫我壓制外戚集團,是不是為了方便你們擴張權勢啊?如果出現這種結果,劉邦就很難清醒的看待相關問題了。    張良一直超然於世外,所以,張良勸說劉邦時,劉邦自然不會懷疑張良的動機。因為,處於張良的位置,與劉邦的利益是一致的。換而言之,他們都希望帝國可以保持長久的穩定。因為,張良早已置身於世外了,所以,無論權力格局怎樣調整,都不影響張良的利害得失。當然了,前提是,漢帝國可以保持長久的穩定。如果帝國上層出現大火併,張良也可能會被殃及池魚的。    陳平之所以選擇不殺樊噲,是因為他們的目的,只是削弱外戚的權勢,而不是火併外戚。    劉邦之所以選擇下令殺掉樊噲,很可能是因為,陳平等人為了避免劉邦猶豫不決,所以說了一些對樊噲極為不利的話。比如,據傳聞說,呂后與樊噲已有了某種密謀。    從過去的十多年歷史去看,皇帝並沒有什麼神祕的。    因為,大家都親眼看到,帝王將相寧有種乎。在這種背景下,雖然漢帝國政府一直都在神話劉邦,但是,對劉邦知根知底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大家都也知道,人人都有帝王相,只是地窄人多輪不上罷了。換而言之,機會擺在面前,人們難免都會想入非非的。    所以,劉邦在鞏固皇權時,一方面是通過政治宣傳,讓大家相信天命所歸的傳說,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巧妙的權力佈局,讓別人無法窺視劉氏皇權。所以,當他聽到外戚集團有種種密謀時,難免會十分著急的。因為,處於劉邦的位置,他自然知道,有樊噲在外,外戚集團有種種膽大妄為的想法,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陳平的目標,是代表功臣集團,與外戚集團共同瓜分帝國中央政府的權力。所以,他沒有選擇殺樊噲,也沒有選擇打擊呂后。而是選擇了單刀赴會,親自去求見呂后。    陳平的這種選擇,與從前劉邦去赴鴻門宴並無本質區別。因為,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呂后當時選擇殺陳平,陳平肯定沒有活命的機會。但是,陳平知道,在當時的權力格局下,呂后絕不敢殺他的。    後來,呂氏家族就在陳平的密謀下,被周勃、劉章率軍滅了滿門。    在當時的背景下,無論外戚集團,還是功臣集團,都會清晰的看到,如果雙方選擇火併,恐怕只會好過了劉氏諸王。因為,在中央政府內部,外戚集團與功臣集團水火不容,地方上強大的劉氏諸王,紛紛率軍前來勤王,功臣集團與外戚集團,恐怕不是死於雙方的內鬨,就會死於劉氏諸王的進攻。    於是,雙方很快達成和解。    在這種背景下,呂后作為惠帝的監護人,掌握著帝國最高權力。但是,因為惠帝本人就是成年人,所以,呂后所掌握的最高權力是一個不完整的最高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蕭何(後來是曹參)握有相權,陳平處於權力中樞(陳平被任命為太傅),周勃、灌嬰、酈商等人握有軍權,足以牽制外戚的權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