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發佈於微信公眾號和搜狐網。

1649年,英國內戰結束,國王查理一世戰敗,被審判砍頭了。

查理一世駕崩現場

奧利弗·克倫威爾掌握了新成立的共和國的權力,自稱為護國主,實際上進行的是獨裁統治,成為了英國的無冕之王。

護國公一代

1658年,奧利弗·克倫威爾去世。他的兩個大兒子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三兒子理查順理成章成為了他的接班人。但是,理查比較軟弱,被戲謔為「迪克女王」。迪克,就是理查的昵稱。

護國公二代

很快,他就hold不住了。而英國人也開始思念王室了。

1660年,流亡法國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王子復辟,就是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

而理查·克倫威爾則被迫流亡到法國。

查理二世登基後就開始為父王報仇,但只殺了9個人。這是因為他的一個重臣在斡旋。此人叫愛德華·海德,爵封克拉倫登伯爵,既是政治家,也是歷史學家。

愛德華·海德

奧利弗·克倫威爾的屍體被挖出來砍頭示眾。

又過了一年,查理二世娶了葡萄牙王阿方索六世的姐姐凱瑟琳——但他並不知道,這樁婚姻是不會有後嗣的。如果查理二世夫婦能有子女,後面的光榮革命就不會發生。

布拉干撒的凱瑟琳

說到光榮革命,也不能不說主角之一詹姆斯,查理二世的胞弟。

約克公爵詹姆斯

因為查理沒有婚生子,西方不允許私生子女繼承王位,詹姆斯自然成為查理的王位繼承人,可以稱之為王太弟。

在之前的內戰中,詹姆斯曾經被議會軍俘虜過,後來逃走了,在法國和西班牙都參過軍,他的上級們都覺得他是個人才。

查理復辟後,詹姆斯也就隨兄長回到英國了。

詹姆斯的原配夫人,就是上面說到那位積德的克拉倫登伯爵的女兒。他們生有四子四女,但成活率很不樂觀,只有兩個女兒活到成年:大的叫瑪麗,小的叫安妮。

約克公爵詹姆斯一家,圖左為瑪麗,圖中為安妮

【八卦:他們是秘密結婚再奉子成婚的,正式成婚2個月時,大兒子出生了。】

查理對這個弟弟可以說是很信任的,讓他做了最高海軍大臣。

其實他們本來還有一個兄弟的,但在查理二世復辟後不久就死了。也許因為這個緣故,查理二世對僅存的弟弟愈發珍視了吧。

查理二世登基後,沒少和荷蘭過不去。

1664年,英國就在北美和荷蘭人打起來了,歷時4個月,把荷蘭的殖民地搶了。1667年,英國和荷蘭講和。荷蘭本來在北美有一座城,叫新阿姆斯特丹。英國將其攻佔,就取了個新名字——紐約。

紐約,New York,新約克。York者,約克公爵也。約克公爵者,詹姆斯也。

詹姆斯是查理一世的次子。自從愛德華四世封次子為約克公爵後,就形成了英王次子封約克公爵的不成文慣例。詹姆斯也不例外。

此前一年,倫敦發生大火,燒毀了聖保羅教堂,查理和詹姆斯一起主持救火的事。

以上種種,都說明了查理作為國王和兄長對詹姆斯的感情和信任。英國幾次和荷蘭打架,統領水軍的都是這位王太弟約克公爵詹姆斯。

但是,英國和荷蘭打架,國內是不支持的。於是詹姆斯的岳父克拉倫登伯爵就成了替罪羊,被罷免了。他害怕被議會彈劾,就跑到了法國。後來就死在那裡。

1669年,英王室出了兩件事。

這第一件,查理二世的母親,也就是詹姆斯的母親,在法國沒了。本來,兒子復辟了,按天朝,夫死從子,她總該跟著兒子回國做個王太后吧?她是回了,可沒多久就因為患上嚴重的支氣管炎,開始抱怨是英國的潮濕空氣所導致,因此又返回法國定居,並建立了一座修女院隱居其中養老,死也死在法國——她本來就是法國公主。

她年幼的孫女安妮也曾和她住在一起。

亨麗埃塔·瑪麗亞,法國公主,英國王(太)後

第二件才是要緊事:詹姆斯夫婦信了天主教!

很久前,英國確實是天主教國家。

但是,後來亨利八世要和王后阿拉貢的卡塔麗娜(一般按英語叫凱瑟琳)離婚,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又是卡塔麗娜的外甥,教皇克萊芒七世被卡爾挾制,不敢批准離婚。卡爾五世對自己精神失常的母親非常孝順,孝順到把她關在修道院一個沒窗的房間里,為嘛對小姨卻這麼上心,費解。

亨利八世一氣之下,和教會決裂,自立門戶,叫新教安立甘宗。但是,亨利八世和卡塔麗娜的長女瑪麗已經被教育成天主教徒了,後來登上王位成為瑪麗一世以後,短短5年多的在位時間,就給新教徒很多不好的回憶,所以叫她血腥瑪麗。

弟弟改信天主教了,查理二世自然不開心,要瑪麗和安妮接受新教教育——於是形成了爸爸媽媽信天主教,女兒信新教的奇葩現象。

1671年,詹姆斯的原配安妮·海德過世。

1672年,查理二世又下令寬容天主教徒,不知道是不是存心罩著弟弟。然後,他又和法國聯手和荷蘭、丹麥挪威打了一架,英方主帥仍然是詹姆斯。丹麥和挪威這時候是一個國家,所以不需要頓號。

也在這一年,奧蘭治親王威廉成為了荷蘭執政。此人的母親是查理二世的姐姐,也叫瑪麗。

奧蘭治親王威廉

1673年,議會要將軍們宣誓忠於新教——似乎明擺著是沖著詹姆斯來的。詹姆斯拒絕宣誓,因此辭去了最高海軍大臣的職務,於是英國人都明白了,王太弟「變」了。

同年,他娶了摩德納公爵的女兒瑪麗當繼室,英國人都當她是天主教的間諜。

繼後摩德納的瑪麗

1674年,英荷講和。

1677年,查理二世包辦了大侄女瑪麗的婚姻,瑪麗成為了奧蘭治親王威廉的媳婦,也就是說她做了自己的表嫂——當然,那時候沒人知道這個聯姻以後會出事。查理二世這次讓侄女嫁給外甥,是想和新教結盟。

1678年,天主教徒坐不住了。他們想殺了查理二世,讓詹姆斯提前登基。查理因此把天主教徒趕出議會,重臣丹比伯爵也為此辭職。詹姆斯為了避嫌,也跑到今比利時(當時還在西班牙治下)首都布魯塞爾去了。

1679年,議會為了詹姆斯是否應該繼續當儲君的問題,分成了兩個黨派——支持他的是托利黨,反對他的是輝格黨。輝格黨為了讓詹姆斯出局,提名了一個禮法和傳統上絕對不可能允許的儲君——查理二世的私生子蒙茅思公爵詹姆斯·斯科特。

蒙茅思公爵

這兩年,議會關了又開,開了又關。

1680年,查理二世把蘇格蘭的事交給約克公爵詹姆斯。於是王太弟就順理成章回到了蘇格蘭首府愛丁堡。

1682年,詹姆斯回國,成為了托利黨的老大。

1683年,又出現了更為極端的政變——史稱「黑麥房陰謀」,要把查理和詹姆斯一起幹掉。蒙茅思受到牽連,被流放到荷蘭。

第二年,詹姆斯復職重新做了最高海軍大臣。

1685年,查理二世駕崩。死前,他還改宗了天主教。他無視輝格黨的反對,傳位給了弟弟詹姆斯。

查理二世有很多私生子女,包括蒙茅思,但當時的傳統和規矩讓他們無緣王位。不過他們的後人出了黛安娜王妃,將來查理二世的子孫坐上王位也是遲早的事了。

英格蘭之前只有一個詹姆斯,就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伊麗莎白一世的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而蘇格蘭卻有過六個詹姆斯。所以這位詹姆斯國王就是英王詹姆斯二世和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七世。

詹姆斯登基也延續了一個傳統,約克公爵除了早期有兩次父子相傳以外,不是絕嗣,就是登基。亨利八世早先也是約克公爵,查理一世也是,都是因為當太子的兄長早死而成為太子並登基的。約克公爵不傳女,現任的約克公爵沒有兒子。我們懂的。

別看輝格黨反對詹姆斯登基,一旦木已成舟,反對詹姆斯的人並不多。有的人雖然信奉新教,但保守,這些人也是擁戴詹姆斯的——但是,他繼位當年,還是爆發了叛亂。而其中一起叛亂的主謀,就是他的侄子蒙茅思。還有一起稍早的,是蘇格蘭的一個伯爵所為。

兩起叛亂都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被平了,兩位主謀也相繼授首。

但是,詹姆斯卻在這時候埋下了禍根——他對叛亂者的懲罰太嚴,波及太廣,英國人開始覺得他是個暴君了。

詹姆斯也比較有危機感,想建一支軍隊保護自己——但是,他希望這支軍隊給天主教徒統領。

於是他和議會談不攏,把議會關閉了,直到他下台,也沒恢復。

第二年,詹姆斯就開始大用天主教徒,支持他的人漸漸遠離了。他又將倫敦主教等新教徒罷免。

第三年,詹姆斯把迫害天主教徒等異教徒的法案都廢了,又開始琢磨著削弱貴族,找了四個天主教的主教在倫敦上班。

第四年,他再次強調不許迫害異教徒。坎特伯雷大主教等7人不服,詹姆斯把他們抓起來,然後又放了。

這些年,詹姆斯的後妻,現在的王后的肚子也不大好,生了一個兒子,四個女兒,都夭折了。也正因為如此,英國人還是有所期望的,假如有一天國王死了,信奉新教的公主就能登基成為女王,他們不著急,他們等得起。

但這回,他們等不起了,再等下去,新教的英國就徹底完了!

這一年6月,王后生下一個男嬰!也有謠傳,太子生了就死了,詹姆斯找了一個嬰兒回來說是太子。比如瑪麗就是這麼主張的,當然,這不奇怪,這個說法怎麼看都符合她的利益。這種傳聞看看就可以了。

詹姆斯是天主教徒,王后也是天主教徒,他們的孩子可以想像也會成為天主教徒。而且王子繼承權優於公主,這個嬰兒一出生就自動成為了王太子,將來繼承王位,勢必延續天主教的統治。

而這時,詹姆斯的外甥兼女婿荷蘭執政威廉正在和詹姆斯的表哥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打架,也就是後來所謂的「九年戰爭」。英國人因此對威廉印象很好。

而輝格黨和托利黨也統一戰線了。他們組成了新教七人代表團去找威廉,答應立威廉和威廉的老婆瑪麗公主為王。

9月,威廉討伐岳父兼舅舅的圖謀被察覺,路易十四想派兵幫助詹姆斯,但詹姆斯怕法國人來幫忙會讓本國人不開心。另一方面,他也有這個自信——雖然事實將證明他的自信是完全錯誤的……

11月,威廉動手了。

信新教的將領紛紛倒戈,早先嫁給丹麥王弟的安妮公主也率領一批人背叛了自己的父王。

光榮革命是不流血的嗎?

非也!

因為詹姆斯二世被氣得流鼻血了!

拿這個衡量政變是否流血當然是開玩笑的,但的確發生了一些流血衝突。

詹姆斯二世眼看大勢已去,12月,安排王后和太子流亡法國。

他還做了一件自以為聰明的事:把玉璽扔進泰晤士河,看新王拿什麼宣誓登基!

然後,他就想去法國和妻兒會師,結果在肯特被俘。

議會開開心心地迎來了威廉和瑪麗夫婦。

1689年,威廉召開議會,有人主張瑪麗公主一個人登基,瑪麗不同意。

2月,議會抓住詹姆斯把玉璽扔進泰晤士河的細節,判定詹姆斯放棄了王位。同時廢黜太子,讓威廉和瑪麗一起當國王,就是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他們約定,一旦兩人都死了,王位傳給他們共同的後代;如果他們沒有共同的後代,就傳給安妮;如果安妮再沒有後代,就傳給威廉再婚的後人。

這只是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並沒有買賬。

一個月後,詹姆斯二世就率領法國軍隊登陸了仍然擁護他的愛爾蘭。

且住!詹姆斯二世不是被抓起來了嗎?

威廉琢磨著,這個舅舅或者丈人,留在國內是個麻煩,養著他吧,指不定哪天有人要打著他的旗號生事;殺了他吧,他豈不成了天主教殉教者了?

於是他故意安排把詹姆斯關在靠海的地方;詹姆斯也很配合,找了機會逃走了——威廉恰恰就是這個意思。

詹姆斯因此就逃到了法國,他表哥路易十四當然還是支持他的。除了法國以外,西班牙、教皇國、摩德納(這也難怪,詹姆斯父子不正是摩德納的女婿和外孫嗎)都支持詹姆斯父子。

其實從百年戰爭起,愛德華三世後的歷任英王都自稱法國國王。然後就出現了兩件蛋疼的事:第一件,是自稱法國國王的伊麗莎白一世出兵幫助亨利四世當上了法國國王;第二件,便是自稱法國國王的詹姆斯二世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地盤上避難。

儘管詹姆斯已經開始尋求復辟,威廉和瑪麗雙王仍然在4月正式加冕,並且在5月就得到了蘇格蘭的承認。7月、8月,他們又兩次在愛爾蘭打敗詹姆斯。

10月,英國頒布《權利法案》,規定天主教徒或天主教徒的配偶不得當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和廢太子直接被波及到了。這也標誌著君主立憲的開始,議會的權力也從此蓋過了王權。

1690年4月末、5月初,雙王的軍隊又打敗了蘇格蘭的高地氏族和愛爾蘭的詹姆斯黨——支持詹姆斯的,就叫詹姆斯黨。7月,詹姆斯又一次在愛爾蘭吃了敗仗,又一次跑到了法國。

有的詹姆斯黨人認為詹姆斯放棄在愛爾蘭的支持者,真是膽小鬼。愛爾蘭也有人因此罵他「屎詹姆斯」。前面說到,詹姆斯年輕的時候是參過軍的,是個被看好的人,後來也沒少打仗,但這時候他是真的不濟了。

1691年,愛爾蘭被平定。

瑪麗二世死於1694年,和威廉三世沒有孩子。威廉三世成為了唯一的國王,他嚴守承諾,就算以後另娶生子了,也傳位給小姨子兼表妹安妮——事實上,威廉很為瑪麗之死傷心,也沒再娶。

1696年,詹姆斯黨還想殺了威廉,復立詹姆斯,未果。

同年,波蘭國王讓三世死了。波蘭國王是選舉而非繼承產生的,路易十四就想立詹姆斯二世為波蘭國王,詹姆斯二世怕這樣就不能復辟英國王位了,拒絕了。路易十四以為他不識好人心,也就懶得理他了。

1697年,荷蘭和法國的九年戰爭也結束了,路易十四承認了威廉,不再為詹姆斯做打算。

1701年,詹姆斯二世卒。

1702年,威廉三世駕崩,安妮繼位。她先後生育過17個子女,但此前已全數夭折。而流亡在外的廢太子詹姆斯王子則因為要求王位被宣布叛國,在這一年被廢為庶人。

安妮倒是有心讓他繼位,托利黨的政府首腦羅伯特·哈利也向他示好,只要他肯改信新教,就擁戴他繼位。

但是,詹姆斯王子說:「我已選擇了我自己的方針,因此,改變觀點是其他人的事。」

羅伯特·哈利等人也就知道沒戲了。

安妮死後,根據《權利法案》,最終由查理一世的姐姐的信奉新教的後人漢諾威選侯格奧爾格越過51個天主教徒或天主教徒配偶——當然,詹姆斯王子排在第一個——繼位,成為了新的英國國王喬治一世。

英王喬治一世

喬治一世按輩分是安妮的表兄,也是個戀家的人,又不大會英語,政務愈發由議會做主了,於是就出現了羅伯特·沃爾波爾這樣雖無名卻有實的首相,君主立憲制度進一步確立。

羅伯特·沃爾波爾

喬治二世之後,英國再也不見國王御駕親征;後來威廉四世越過議會罷免首相墨爾本子爵,也成為國王最後一次動用特權。

喬治三世時,更是徹底放棄了愛德華三世以來歷代國王對法國王位的主張。這是1801年的事,那已經是拿破崙的時代了。但詹姆斯黨既然不承認光榮革命合法,也就不承認漢諾威王朝及其做出的任何決定合法。所以他們仍然宣布他們的擁護對象為「英格蘭、蘇格蘭、法蘭西和愛爾蘭國王」……

再說詹姆斯黨。

詹姆斯王子在1715年、其子查理在1745年發起的兩次旨在復辟的起事均告失敗。詹姆斯死後,教皇不承認查理為王位繼承人,甚至承認了漢諾威王朝。

廢太子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
小王位覬覦者查理

查理死後沒有婚生子女,弟弟亨利又做了紅衣大主教,不可能延續後嗣,亨利本人也就是個口頭革命派,也沒能耐像父兄那樣正經地去拉起一支兵馬和漢諾威王朝真刀真槍地幹了。

紅衣大主教,「約克公爵」「亨利九世」

亨利死後,血統最近的王位繼承人是查理一世小女兒的後人撒丁國王卡洛·恩馬努埃萊四世。但這一家自己的事都自顧不暇,對英國王位也沒興趣。這一支及其後人,既不主張繼承英國王位,也不公開宣布不要求英國王位。

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和詹姆斯黨毫無關係——當時,詹姆斯黨的繼承權則早就落到卡洛·恩馬努埃萊四世的侄女婿家去了,而撒丁王國因為不支持女系繼承,當時的國王是卡洛·恩馬努埃萊四世的遠親本家,二者已然漸行漸遠。

詹姆斯黨如今的繼承人是巴伐利亞公爵弗朗茨,是個老單身漢,他對英王位的態度也和先輩們一樣:

既不主張,也不棄權。

就是這位老爺爺

(全劇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