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相關數據顯示,中國50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均值是13.9,也就是說按照平均收入,想買房要不喫不喝13.9年,這個時間比2017年減少了2個月。有人說,房價收入比降低是2018年樓市下行的表現,但把時間拉長一點就可以看到,相比2014年,部分城市的房價翻了一番。那麼按照你的工資來看,想在北上廣深買到房子,需要多少年呢?

房價收入比是按照房子總價和家庭年收入比來算的,而且並不考慮消費或者存款,僅以收入爲指標。從整體來看,深圳的房價收入比最高,按照年平均收入和房子均價來算,買到房子需要34.2年。其次是三亞、上海、廣州、廈門、福州,買房都需要20年以上;長沙的最低,只要6.8年。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是3-6;發展中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還處於快速上漲的階段,所以6-9的比例應該算是合理水平。但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都沒到合理水平,深圳更是需要長達34年。廣州雖然是一線城市,但房價還是相對親人,房價收入比只有17.5。

相比與2014年,幾乎所有城市的的房價收入比都大幅提升了,比如上海、石家莊的的房價收入比漲了一倍還多,福州、西安、南京、合肥、鄭州等熱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漲幅超過了70%。也就是說,買房所需要的時間翻倍了,可以說困難加大了。

如果說深圳是常年最高,那麼長沙就是多年墊底。2018年長沙GDP超過萬億,排行全國底14位。小資家顯示去年12月的二手房報盤均價是10216元/平,2018年的平均年收入是50792元,在一二線城市中也算是比較不錯的。

經濟發展不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不低,那麼房價收入比低只能是因爲房價水平也低。2016年-2018年是全國樓市的上行階段,但是長沙樓市反應很慢,上漲週期也比較短。去年長沙房價剛要繼續上漲,就出現搖號購房等亂象,而且被黨媒帶頭質問。隨後就是聲勢浩大、力度超強的“反炒房戰”,調控全面升級,可以說炒房的漏洞都被堵上了。所以長沙的房價到後期非常穩定,調控效果也很好,所以在其他城市房價收入比大幅增加的時候,長沙還是一如既往吊車尾,買房比較容易。

房價是否合理不僅要看收入,更要看租金。房價收入比高,那麼購房的負擔越重,困難係數也越大;租金回報率越低,房地產泡沫就越高。不少人表示租金太低了,回報率太低,但其實這是在房價是合理的基礎上作出的結論,租金低是因爲房價太高了,而且相比於投資房地產的收益,租金的回報微乎其微。

那麼從房價收入比的數據我們可能得到什麼呢?一般來說數值越低,樓市安全係數就越高,比如長沙基本剝離投資屬性,房價也迴歸理性,房價收入比超過長沙的三四線城市,風險會高一點。另外閉着眼睛買房的時期已經獲取了,房價基本不可能再次大漲,城市分化越來越明顯,所以不管是買房還是工作,選擇城市要更加謹慎。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