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感和周圍人的比較有關。比如你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和以前租房相比是有很大的改現,但是你的朋友都在住別墅,這是就會沮喪,不快樂,所以房子給你帶來的效用仍然很小,你的慾望滿足程度很小。但是如果你住的是別墅,而你的朋友住的是樓房,你就會感到幸福。所以我們常會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來安慰自己。 有這樣則寓言故事:在一個皇家花園中,栽滿了各式各樣的果樹與花木,有天國王到花園散步。發現園中的花木突然全都枯萎調謝了。 國王問柳樹為什麼枯萎,它說:「我不如松樹雄偉挺拔,所以我不想話了。 國王問松樹為何無精打採,它說:「我比不上葡萄樹能結滿佳果,自覺無用。 國又問葡萄樹為何有氣無力,它說:「我長得七扭八怪,不像柳樹那樣優美,我活著有什麼 勁 兒。」 國王再問西瓜為什麼悶悶不樂。西瓜則自嘆沒有茉莉花那麼香,而茉莉花又覺得它不如西 瓜 香 甜可口 。 就這樣滿園的果樹與花木,都因為「比較」而深感自身的不幸。 我們的生活中,「比較的幸福」比比皆是,卻被很多人所忽視。例如,在你飢腸轆轆又找不到合適的餐廳時,看到旁邊的乞丐頻頻點頭討食,你就會感到幸福,在你沒日沒夜的工作後,看到電視裏的記者們爬高山過丘陵地採訪,你就會感到幸福: 在你事業小有進步沾沾自喜時,看到部門總監淡淡地笑著,想到他的卓越成績,突然感到進取之心突起,這就是就是幸福。其實,幸福無處不在,就看你如何看待。 在這個世界上,不要拿自己的不幸去和別人幸福的一面去比。而決定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但是,如果你要快樂,那就告訴自己:「我不和誰比,我的一切都很順利,活過得很好,我會生活得更快樂。」 前面有個騎馬的,後面有個走路的,俺在中間還是騎毛驢的。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想法被很多人嘲突為「阿Q精神」,但正是這種「阿Q精神」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智慧。跟一部分人比起來,我們可能是弱勢的,但跟另一部分人比起來,我們就是優勢的。人人都有弱有強,為何一定要用弱的一面來讓自己痛苦呢?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想著好的一面,享受當下,只有在積極的心態下,我們才能幸福。


有點羨慕嫉妒但是不恨。看別人是怎麼有錢的,暗暗學點經驗,沒準自己也能跟著富起來。或者多跟人親近親近,交個朋友蹭點喫喝什麼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