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扶持政策申報流程一般情況下大同小異,申請政府補貼類的項目通常按照以下流程進行:

第一步,政府發布《申請XX資金的通知》,明確申報起始日期和需要準備的材料,通過網站、郵箱、即時通訊群組、電話等渠道發送給轄區內的有關企業。很多企業都抱怨說看不到通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企業不知道如何去找到通知發布渠道;再就是有些政策發布部門,賦予了組織申報部門私下選擇權利,這種政策往往申報時限非常短,有的也就兩三天要求報材料,而且名額非常有限,通常由組織申報部門的工作人員根據日常了解的信息進行定向通知。

還有一種普遍存在的情況,那就是部門有關人員有私心的,要麼只通知和自己關係好的幾家企業,要麼就是在申報期快截止的時候再通知,企業知道消息後在準備材料已經來不及了,再詢問的時候得到的答覆一般是「我們需要走流程才能通知」。

第二步,企業根據通知要求準備材料,在規定的期限內報送至有關部門,這是申報政策中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企業就是因為看不懂申報材料,由於不知道如何準備、不能突出重點等原因導致申報失敗,這也是我在後文中會著重提及的一點。

第三步,政府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形式上的審查。即查看申報材料是否是按照申報要求規定上報,如份數、格式、資質等,如不符合則會被要求發回重報或直接取消資格。

這個通常涉及到細節,根據多年我的經驗,每次申報都會有幾家企業因為細節問題要麼導致申報失敗、要麼因為修改錯過申報時間。形式審查上發現問題的有時候非常幼稚,有沒有按照份數準備的,有把「萬元」單位看成「元」的,甚至有把企業名稱寫錯的。這個說到底是態度問題,如果這一點不能重視起來,很難在申報扶持政策上有所收穫。

第四步,在確認企業有申報資格後,根據申報要求決定是否邀請專家進行評審。如果是簡單的資質審查,由部門有關工作人員確認後即可通過評審,如某一地區對全國建築業優秀企業進行獎勵,在工作人員核實屬實後,就可以給予補貼。如果是屬於確定項目技術先進性、行業領先性等,需要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怕評定,政府部門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包括技術方面及財務方面),對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進行初評。

第五步,通過初評的項目,需要企業項目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及地點進行答辯。這個也是選擇性的,很多項目初評之後只需要部門領導確認後即可進行補貼。之後根據專家打分狀況將企業申報的項目進行劃檔,由部門決定不支持、支持以及支持金額數量。

原來我也組織過專家評審,很多時候,所謂專家基本都是從本地的高校老師、有關協會的成員、甚至企業家中聘請過來的,水平高低不予評價,不過基本上都是看領導眼色行事,畢竟技術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領導如果覺得好,那大家就一致舉手通過。

第六步,政府部門公布項目評審結果,與企業單位簽訂項目協議及任務書,下發資金。這一步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公示,2008年,國家就出台規定,要求有關部門必須對擬扶持的企業或項目向社會進行公示。但是這樣的規定,至少在十八大以前,沒有得到認真徹底的貫徹執行。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申請,偷偷摸摸的拿錢,滋生了不少權錢交易、中飽私囊的腐敗現象。不過,隨著政府對信息公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一般情況下,獲得政府補貼的企業名單,都會通過政務網站進行為期七天的公示。

第七步,企業按要求完成預定任務目標,進行項目驗收,財政和審計部門也會定期進行檢查。這也是政府明確規定的監督和審計環節。這個環節也是多年來形同虛設的,好在國家對國計民生各領域審計監督力度的不斷加強,企業再想矇混過關,難度越來越大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