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銀雁



  融水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山區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縣內居住着苗、瑤、侗、壯、漢等13個民族52萬多人。這裏羣山莽莽,山高水長,“九山半水半分田”,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2016年至2018年,融水縣累計有45個貧困村出列、7.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28.53%下降到目前的10.7%。貧困發生率大幅度下降的背後,是融水縣上下政策有力、幹部齊心、社會支持、羣衆配合的結果。


“脫貧攻堅不是包袱,而是縣域發展的最大機遇”


  “我們要把縮小差距、消除貧困作爲推動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抓手。對貧困地區來說,扶貧攻堅是最大的政治任務,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融水縣委書記楊恩維表示。


  據統計,2015年,融水縣仍有101個貧困村,2.86萬戶貧困戶、11.64萬名貧困人口,貧困人口數在廣西縣級排第四,佔柳州市貧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融水的窮根多半是基礎設施落後——全縣206個行政村(含社區)路面硬化率僅有40%;域內聯路網90%以上是等外路,二級公路在融水境內不足50公里,通往全縣20個鄉鎮的瀝青路到處坑坑窪窪;11萬人的縣城,建成區面積只有6平方公里……


  憑着多年的貧困地區工作經驗,楊恩維認定這是一場“苦仗”“硬仗”,更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唯有咬定目標不放鬆、苦幹實幹加油幹,方得始終。


  在縣委常委會上,楊恩維提出,堅持以脫貧攻堅統領全縣發展大局,將全縣所有資源力量,全部向脫貧攻堅聚集,並果斷“拍板”:率先在柳州市運用BT(建設+移交)模式推進通村水泥路建設,全縣建成“村村通”水泥路109條1054公里,佔全市6縣同期通村水泥路總里程的50%,建制村硬化率由啓動BT模式之前的44%提高到100%。


  從2011年到2018年,融水縣城基礎設施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引資70多億元開工建設融水二橋、民族高中、壽星廣場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全面聯接貫通縣城環城公路,將縣城城區面積擴大到了25平方公里,爲脫貧攻堅和縣域發展奠定了基礎。


  “做夢也沒有想到能搬出大山,還能在城裏開一家百貨店。”貧困戶鳳小文說,他的老家在安陲鄉吉曼村,那是一個開車到縣城要三個半小時的小山村,勤勞的他種地、養羊,但日子一直過得十分緊巴。去年鳳小文全家搬到了縣裏的易地扶貧搬遷點——苗家小鎮,有經濟頭腦的他在安置點租下了一個約30平方米的店面,主營日用百貨,生意越來越紅火。


  “縣城這幾個易扶安置點總佔地面積320餘畝,如果用於房地產開發,縣裏可增加3.2億元財政收入,現在用來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依託旅遊景區和工業園區帶動,爲搬遷安置戶提供最大化就業崗位,切實解決了貧困戶今後的住房和就業困難,這是長久之計”融水縣發改局局長唐蘭珍說。


  據介紹,全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7個,總投資8.22億元,計劃搬遷3340戶13695人(全部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目前,項目建設完成投資8.13億元,2016年實施項目入住率達100%,2017年實施項目入住率達100%,2018年實施項目入住率達68%,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工作進度位居全區前列。


  把脫貧攻堅與城鎮、交通、生態工業、特色農業、旅遊業發展結合起來統籌推進,使得昔日“落後”的融水一再跨越式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融水連續兩年榮獲“廣西科學發展先進縣”,先後榮獲“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廣西“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這些榮譽贏得了各方肯定與讚賞。


  2018年,融水脫貧攻堅捷報頻傳,年內實現13個貧困村出列、3.5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順利通過自治區扶貧成效“四合一”覈查評估,粵桂扶貧協作接受省際交叉檢查。在國務院扶貧辦舉行的全國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會議上,融水縣作爲全國4個典型發言縣之一、廣西唯一典型發言縣發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作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就必須堅守生態底線,決不能爲了發展犧牲生態、決不能‘鼓了錢袋、毀掉生態’。”楊恩維說。


  2017年,融水全面禁止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新的礦產開發,及時處理清退採礦權到期的礦區礦點。隨着礦產企業的有序退出,融水境內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森林覆蓋率達81.12%。


  在守好“綠水青山”的同時,融水堅持走具有融水特色的質量高、效益好、結構優的綠色發展新路,提出着力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努力把“綠水青山”打造成爲一座座“金山銀山”。


  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以來,全縣有國家3A級以上景區11家,位居創特縣之首;2018年全縣接待國內遊客676萬人次,增長35%;實現旅遊總收入76億元,增長46%,先後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中國百節民俗之鄉”“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等榮譽,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縣。


  在將旅遊業培育成爲縣域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同時,融水通過深入實施“旅遊+”發展戰略,以“旅遊+農業生產”“旅遊+金融扶持”“旅遊+特色商品”“旅遊+互聯網”等模式,帶動全縣1萬多名羣衆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和觀光休閒農業,打造了安太鄉培秀村、四榮鄉榮地村等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點,走出了一條“以旅扶貧”“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融水縣縣長馬空說,目前,全縣註冊農家樂165家,旅遊產品企業和商戶達160家,帶動貧困人口9000餘人脫貧。通過旅遊業發展,融水更多農民端起了“金飯碗”,喫上了“小康飯”。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帥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