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12年,癌症7年,身體狀態良好,幸虧有這5個方法 公眾號 第1張

我患糖尿病已經12年,多發性骨髓瘤7年,這些年一直在與疾病抗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在與讀者朋友一起分享。

2019年元旦前夕,我拿到了最近在北京大學大第一醫院的檢查結果:

  • 糖化血紅蛋白由9月份的5.5%下降到5.3%;因為天氣寒冷戶外活動減少,加上冬天炒貨多,嘴饞管不住、天冷增加了進食禦寒等,糖友一般冬天血糖比夏天難以控制,而我卻更加理想。

  • 免疫球蛋白IgA由15.5g/L下降到12.0g/L;免疫球蛋白IgA是衡量癌細胞負荷的一個重要指標,雖然現在仍然超標,但指標已經開始回落,這是一個好的跡象!

  • 血脂等指標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看了檢查結果,我戰「糖魔」鬥「癌魔」的信心更足了。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這5個方法。

1.調整心態、坦然面對疾病

我68歲了,隨著身體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出現某種疾病是正常的,我們大可不必恐慌,不必焦慮,而應該接受事實,勇敢而又科學地面對疾病,將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變成慢性病,與「糖魔」、「癌魔」既抗爭又和諧,實現自己帶病長壽的目標。

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習,瞭解糖尿病和癌症的相關知識,有針對性地採取治療和保養措施。

2.加強運動、增強身體貭素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控制體重;運動可以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運動可以抗癌,增強免疫功能;運動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雖然冬天室外寒冷,但我仍然堅持運動。我先是在室外快走,運動起來也就驅散了寒意,累了就去附近的商廠或銀行等暖和的地方歇息,加點餐,喝點水,這樣每天下來,輕輕鬆鬆就達到一萬步。

我一直堅信沒有任何一種葯品或者保健品能代替運動,運動能給身體帶來活力,說不定還能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蹟呢。

3.多喝白開水

我患病之後,即便血糖控制良好,也經常覺得口乾,尤其是夜間特別明顯。其實這就是身體發出的缺水求救信號。

葯物代謝需要水,細胞代謝需要水,毒素排出需要水,因此我們要養成主動分次喝水的習慣,而不要等到身體發出求助信號後再喝水。

自從我保證每天2500毫升的白開水加適量運動後,糾纏我多年的習慣性便祕居然不藥而癒了。

4.堅持服藥、定期復查

除了降糖、降脂、抗血小板葯物治療之外,我還要服用抗腫瘤葯物,每種葯物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服藥方式:

  • 降糖葯阿卡波糖需要和第一口主食嚼服;

  • 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服用對胃腸道的刺激最小;

  • 降脂的他汀類葯物最好睡前服用,因為夜間膽固醇合成旺盛,睡前服用降脂效果最好;

  • 抗腫瘤葯沙利度胺則需要依據血液指標調整劑量,但也需要關注它對神經系統損傷的不良反應。

因此,多學習科普知識,瞭解自己服用藥物的特點和疾病的發展規律,定期復查,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是我與疾病和諧共存的法寶。

5.預防感冒和感染

傷風感冒和感染,都會帶來血糖波動,「癌魔」也容易乘機發難。糖友平時就比一般人易感染。

記得 3個月前我不慎在指甲邊緣碰掉一小塊皮,當時沒有在意,也沒有消毒,照樣刷碗洗衣,結果三天後,整個小指頭腫脹疼痛難忍。

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是軟組織化膿,切開引流了不少膿液,加上輸液消炎,定期換葯,足足兩周才痊癒。如果再晚去醫院兩天,膿液繼續蔓延,整個手掌都在劫難逃,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糖友除了平時注意預防感冒和感染,在出現感染的時候,千萬不能想當然,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和指導。

總之,雖然疾病給人帶來麻煩和痛苦,與疾病作鬥爭中取得階段性成果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欣慰。希望我的經驗對各位朋友有所幫助。

作者:鄭東平

指導專家: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鄭邇遐

精品推薦

患糖尿病12年,癌症7年,身體狀態良好,幸虧有這5個方法

許樟榮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

糖尿病基礎知識100問

患糖尿病12年,癌症7年,身體狀態良好,幸虧有這5個方法 公眾號 第3張

許嶺翎  北京協和醫院

如何駕馭胰島素,達到最佳控糖效果

患糖尿病12年,癌症7年,身體狀態良好,幸虧有這5個方法 公眾號 第4張

糖尿病之友雜志社

破解餐後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患糖尿病12年,癌症7年,身體狀態良好,幸虧有這5個方法

《糖尿病之友》雜志社

糖尿病一週專用食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