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文無第一,但每個讀者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歷來評家,經常會評出自己心中的第一。

唐人七言律詩中,杜甫的《登高》,崔顥的《黃鶴樓》,是被最多評家評為七律第一的詩。那麼,除了這兩首詩外,還有別的詩曾被詩評家評為七律第一的嗎?

有的。

明代詩評家楊慎在他的著作《升庵詩話》 有這麼一段話:「宋嚴滄浪取崔顥《黃鶴樓》詩為唐人七律第一。近日何仲默薛君採取沈佺期『盧家少婦鬱金堂』一首為第一。二首詩未易優劣。」

這裡何仲默薛采君所取「盧家少婦鬱金堂」一首,就是初唐詩人沈佺期的《獨不見》。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沈佺期是初唐時期著名詩人,格律詩的形式就是在他跟宋之問的手裡定型的。這首《獨不見》,《獨不見》本是樂府舊題,但此詩的形式已經完全是一首七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盧家少婦,泛指年輕貌美的少婦。鬱金堂:以鬱金香料塗抹的堂屋。玳瑁(dàimào舊讀dàimèi):海生龜類,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古人用為裝飾品。玳瑁梁,指畫有玳瑁斑紋的屋樑。

詩的首聯,以華貴精美的居住環境,渲染少婦高貴的身份,以海燕雙棲反襯少婦孤獨寂寞的心情。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寒砧(zhēn):指搗衣聲。砧,搗衣用的墊石。遼陽:遼河以北,泛指遼東地區。唐太宗征高麗,克遼東城,以其地為遼州。

少婦所居之地,已是寒秋九月,搗衣聲中夾雜著寒意,之寒意催落了樹木的黃葉,侵蝕少婦的身心,而她在思念著已經在遼陽征戍十年的丈夫。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白狼河:今遼寧省境內之大凌河。丹鳳城:此指長安。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吹簫,引來鳳凰,故稱咸陽為丹鳳城。後常以丹風城指京城。

這一聯,詩人運用了類似現代電影中交叉剪輯的手法,將少婦居處與征夫邊戍地並置在一起。丈夫在渺茫的白浪河音訊不通,京城中的我總覺日夜過得漫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使。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此指帷帳,一說指衣裳。

究竟是為什麼讓我們難心相見,讓我如此憂愁,是誰把那明月清輝灑落在紗帳上。

總的來說,沈佺期的這首《獨不見》,推為唐人七律第一,大多數人都會不認可,不過,沈佺期是初唐時期促使格律詩成熟的重要詩人,在李杜王孟還未大放光芒之際,他在詩壇還是有一席之地的,這首《獨不見》若評為初唐七律第一,則較為公允。


崔顥的《黃鶴樓》能讓詩仙李白見之無法提筆,可見該作品的高度。杜甫的《登高》則被譽為「七律之冠」。

什麼是七律?

七律是七言律詩的簡稱,其格律要求嚴密,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詩句字數整齊劃一。

在唐朝七言律詩發展中,當以杜甫的七律最為成熟,與之相匹配的當屬李商隱,杜甫和李商隱在七律詩中的成就是當時難以逾越的兩座高峰。

《錦瑟》李商隱的代表作,堪稱最享盛名,也是最難索解、撲朔迷離的作品之一,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只有五十根弦,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知道自己只是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的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心靈寄託於杜鵑。

明月滄海高照下,鮫人流下了如玉珠般的滴滴眼淚,藍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

此時此景為何要現在才追憶,只因為當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全詩用詞錦繡華美,情意纏綿,含蓄深沉,感人至深,意境朦朧。千百年來,引發許多名家學者討論考證,在詩歌研究領域,確實並不多見。

晚清文學家吳汝綸《桐城吳先生評點唐詩鼓吹》中點評:「此詩疑為感國祚興衰而作。」

清文學家洪亮吉《北江詩話》:《錦瑟》一篇,皆比體也。

明代文、史學家王世貞《藝苑卮言》中說:中二聯是麗語,作"適、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以此知詩之難也。

李商隱的這首《錦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迷!也當屬唐人七律之最!


關於唐人七律第一,歷代就有爭論。

最早的時候,宋代嚴羽提出「唐人七律第一」這個說法,他推薦的是崔顥的《黃鶴樓》。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到了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何景明、薛蕙推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為唐人七律第一。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嘉靖十四年,又有一個劉繪的進士推蘇頲的《望春》為唐人七律第一。

望春

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

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

細草遍承回輦處,輕花微落奉觴前。

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

 

楊慎則推崔顥的《雁門胡人歌》為「唐人七律第一」。

雁門胡人歌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

聞道遼西無斗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後來,王世貞又提出自己的觀點,他推舉杜甫的《登高》《秋興》(其二)《九日藍田崔氏庄》為唐人七律壓卷的候選作品。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秋興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查。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九日藍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實際上,他們每個人都與「唐人七律第一」這個稱呼的理解不同。有的人把「唐人七律第一」理解為唐代寫得最出色的七律作品,但有的人則理解為唐代最早的最標準、規範的七律作品。

但是,即便是「唐代寫得最出色的七律作品」每個人的判斷都是不一樣的,尤其到了中晚唐,詩歌技術愈發成熟,優秀的七律作品層出不窮,尤其李商隱,貢獻了許多非常優秀的七律,在我看來,如果要評選唐代最優秀的七律,李商隱的很多詩歌都可以入選。

所以,他人的評選標準也只是他人的標準,我們每個讀者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桿秤。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能流傳千年的作品,各有各的意境風格,各有獨特之處。能夠觸動你心裡的某個角落,產生共鳴,所謂,杜詩味醇厚,太白意境闊。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