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粟《黃山雲海》,62cm×75cm,油畫,1954年,中國美術館藏

黃山雲海是黃山獨特的自然景觀,置身其中猶入蓬萊仙境,令人神思飛越,浮想聯翩。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時分所形成的彩色雲海,最為壯觀。《黃山雲海》是劉海粟六上黃山所作油畫,描繪的正是這一奇景奇境。劉海粟通過強化大面積的橫向雲、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與雲海交錯之感,雲氣的流動與山石形成的團塊相輔相成,又因山勢向上而雲氣橫流,顯得整幅作品斑斕變幻,富有張力,氣象浩瀚,有胸懷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 今天上午,「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分為三大篇章,展出久未面世的101件劉海粟書畫作品。第一篇為「欲騰雲上天都」,展出劉海粟28幅以黃山為題材的作品,以17幅潑墨潑彩與11幅油畫展現了其藝術與思想的躍進。他將其眼中黃山、筆下黃山以及胸中黃山融為一體,呈現出正大雄渾的中國氣派,有力拓展了黃山繪畫的視覺空間與表現境地。

第二篇為「今日荷花別樣紅」,展出劉海粟34幅中國畫與2幅書法,其中國畫題材主要為花鳥、山水,運用的藝術手法有水墨、淺絳、潑墨、潑彩等,堪稱全面。其中一件巨幅手卷《清奇古怪舞天嬌,風火雷霆劫不磨》完整呈現在中國美術館8號廳,頗為難得,相信該作品將為觀眾理解劉海粟奇崛圓勁、深厚酣暢、強悍矯健、蒼莽渾樸的中國畫筆墨帶來新的認識。

第三篇為「神州盡在彩霧中」,展出劉海粟37幅油畫作品,主要描繪的是中國各地風景。劉海粟一直倡導旅行寫生,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創造精神也與各地自然風貌相契合,他成功地把西方現代美術的相關精華融注於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的探求之中,如黃鐘大呂,不事雕琢,醇厚朴茂,值得一睹為快。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無論創作還是理論,個人抑或體制,劉海粟的實踐和思想幾乎涉及中國現代美術領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篳路藍縷的歷程中,他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以噴薄的才情、無畏的精神,不屈的鬥志和豐碩的成果,把可能變為現實,將要求轉為行動,使革命的思想成為思想的革命,譜寫了中國現代美術運動初創階段的華彩樂章。如今,透過他的作品,我們依然可以洞悉華夏文化的深邃,窺見法蘭西陽光的燦爛,感受生命偉力的崇高,禮讚發自靈魂深處的自信。那一片化機中的激蕩渾厚和絢麗蒼茫,將引領我們再次發掘審美的心性根源,把握自由解放的關鍵,從而於混沌中立定精神,放出光明!」

殊為難得的是,劉海粟子女還將劉海粟創作的油畫《黃山雲海》、中國畫《滿庭芳(潑墨黃山)》、書法《畢竟西郊八月中》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承辦,南京藝術學院、常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常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常州)、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常州)、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協辦。

展覽將展至11月26日(逢週一閉館)。

劉海粟《滿庭芳(潑墨黃山)》,68cm×137cm,國畫,1980年,中國美術館藏

這是劉海粟先生七上黃山而以潑墨描繪黃山的代表作,題款雲:「《滿庭芳·七上黃山》:雲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山靈狂喜,迎客喚蒼松。七度重來無恙,記當年積霧沉。筆補天手,旋鈞轉軸,旭日又當中。憑高先一笑,齊煙九點,鬱鬱蔥蔥。正不知費卻多少天工。無限筇邊佳興,都化作揮灑從容。龍蛇舞,丹砂杯底,照我發春紅。庚申大暑,劉海粟年方八五。」其潑墨技法純熟老辣、氣勢恢弘,墨分五彩,愈顯雲氣蒸騰所引起的磅礴氣勢,近景以松梢為入紙處,以烘托雲海的蒸騰厚重。遠山以濃淡變化之墨潑出山之走勢,形態各異,顯示了高超的潑墨手法。在展現雲海虛白之境中能得厚重之感,非宗師大匠不能為也。

【1】【2】【3】【4】【5】【6】【7】【8】【9】【10】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