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和王審知都是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地方割據政權的統治者,正因為他們不像朱元璋那樣建立大統一的王朝,所以才有討論他們是不是皇帝的問題。另一方面,前蜀高祖王建和閩王王審知雖然都是地方割據政權的統治者,但是他們兩人在唐朝滅亡後對待朱溫建立的後梁政權的立場上又有所不同,所以他們兩人又是同中有異的。

前蜀高祖王建起於忠武軍,後又一路打下西川、東川、山南西道等地(今四川、陝西、重慶的部分地區),成為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公元907年,唐朝滅亡,朱溫通過禪讓方式取得帝位,稱帝建「梁」,但作為地方割據政權統治者的王建並不臣服於朱溫政權,他自立為帝,建立大蜀政權,也就是題中的「前蜀」政權。所以說王建的前蜀政權與朱溫的後梁政權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政權,不存在「君臣」關係。

閩王王審知的情況比起王建有所不同。王審知起於農民起義軍,跟隨兄長王潮等人先是攻下泉州,後又以此為根據地攻下福州,逐步統一全閩。王潮去世後,王審知接任,唐廷任命他為福建觀察使,封琅琊王;朱溫稱帝後封王審知為「閩王」。與王建前蜀政權不同的是王審知的閩國政權承認朱溫的後梁政權為正朔,對其稱臣納貢。

雖然王建和王審知兩人在對待後梁政權的立場有所不同,但他們兩人都是很有作為的統治者,在任期間勵精圖治、與民休息,為屬地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所以,此二人雖非大統一王朝的皇帝,但在各自轄區他們勝似皇帝。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認同請點贊、關注,如有錯漏請指正。


文|濤說亂世史|

王建稱帝,王審知沒有。有些回答弄混淆了「皇帝」和」王」。明確地說,皇帝的級別比王高一級。前蜀王建是皇帝;福建的王審知生前沒有稱帝,即生前只是「王」而不是「皇帝」,死後20多年,才被他兒子王延鈞追謚為皇帝。

五代十國雖然軍閥遍地,信奉「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的道理,但各政權因政治地位不同,會根據實際選擇稱皇帝、國王或者節度使。這點在閱讀時候一定要細心分辨,切不可囫圇吞棗。

王建,五代十國前蜀開國皇帝,公元908年農曆九月,因不滿朱溫篡位,他自立為皇帝,國號大蜀,為我國川蜀及周邊地區發展做出了貢獻: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秋九月己亥,建乃即皇帝位。封其諸子為王,以王宗佶為中書令,韋莊為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唐襲為樞密使,鄭騫為御史中丞,張格、王鍇皆為翰林學士,周博雅為成都尹。

王審知,五代十國閩國建立者,其統治權力傳自他的哥哥王潮,即「兄終弟及」。907年,中原的朱溫無力討伐遠在福建的王審知,便封王審知為閩王,閩也對後梁稱臣納貢。933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國號"大閩",相隔26年,他才追封父親王審知為皇帝,即閩太祖。閔國為福建地區的開發做出了貢獻。

《舊五代史·僭越列傳一》:十二月丁未,潮薨,審知以讓其兄審邽,審邽以審知有功,辭不受。審知自稱福建留後,表於朝廷。唐末,為威武軍節度、福建觀察使,累遷檢校太保,封琅邪郡王。梁朝開國,累加中書令,封閩王。

王建、王審知簡介:

王建(847年—918年),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字光圖,小字行哥,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王建歷經「唐末僖宗朝忠武軍八都將——利州刺史——西川節度使——唐末昭宗朝蜀王——後梁朱溫時自立為皇帝」,最後佔有兩川、三峽等地,建立前蜀,是唐末五代十國前期,川蜀地區的最大割據勢力。

【濤說亂世史「五代十國108外號」:

王建:

外號:「賊王八」。追加外號:「序二蜀先主。」(序一蜀先主——蜀漢劉備;序二蜀先主——前蜀王建;序三蜀先主——後蜀孟知祥)

主要擔任過的職務:前蜀高祖。

(王建墓,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唯一的一座地上皇陵▲)

(前蜀王建坐像,王建永陵出土▲)

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 ,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字信通,一字詳卿,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威武軍節度使王潮之弟。王審知出身貧苦,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農民軍,隨之轉戰福建。隨即三兄弟佔據泉州,攻打福州,統一福建全境。公元897年,王潮去世,王審知接任他的位置,唐廷任他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後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封琅琊王。公元907年,朱溫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王審知在位時,保境安民,使民休養生息,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濤說亂世史「五代十國108外號」:

王審知:

外號:「白馬三郎」。追加尊號:「開閩尊王」。

主要擔任過的職務:琅琊王(唐)→閩國國王(後梁)。

死後追封:昭武孝皇帝

(閔國王、閔太祖王審知坐像▲)


    毛筍應邀答題:唐朝未年,黃巢起義,天下大亂。立國289年的唐朝於公元907年遂亡。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分別是後梁(907一923)、後唐(923一936)、後晉(936一946)、後漢(947一950)、後周(951一960。五代共五十三年,後趙匡胤統一中國,建立宋朝。五代幾個國家都是短命王朝,如後漢立國僅三年,高祖(劉知遠)在位僅二年,隱帝(劉承祐)在位一年不到。後周太祖郭威,世宗柴榮算是明君,立國只不過九年而已。但這五代共十三個皇帝是有史載的。

    而王建、王審知等應不算皇帝,史書上無記載。

    簡介王建:

    [王建](847一918)五代十國時前蜀創建者。903一918在位。字光圖,許州舞陽(河南)人。一說陳州項城(河南沈丘)人。年少時當地出名的無賴,以屠牛盜驢販鹽為生,鄉人稱其為"賊王八"。後投奔忠武軍。黃巢舉事後,他隨唐僖宗李儇(874一888)在位奔蜀,(黃巢率軍於廣明元年(880)攻佔長安,逼僖宗逃亡入蜀)為"隨駕五都"之一。入蜀後,被宦官田令孜收為養子。逐步據有西川、東川、漢中,成割據之勢。唐亡稱帝,史稱前蜀。在位時禮遇唐季名士大族,晚年多內寵,軍國大政委於宦官唐文袞打理,後病死。

    [王審知](862一925)五代十國是閩國建立者。909一925在位。字信通,號白馬三郎,光州固始人(河南)人。家世為農。黃巢舉事後,與兄王潮俱從王緒起兵。後王潮殺王緒,命王審知攻入福建,同時翦除王緒的割據勢力,始據閩中五州之地。王潮死,王審知被唐朝(此時唐還末亡)任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至後梁,加拜中書令,封閩王。在位時選良吏、省刑罰、減賦役、立學校、發展海上貿易,使閩地得以偏安一隅,經濟文化得以發展。

    五代我前面已述。十國如下:

    [楊行密]建立吳國,902一905在位。天復二年(902)受封吳王。

    [王建]創建前蜀。

    [馬殷]建立楚國。

    [錢鏐]建立吳越。

    [高季興]南平(或稱荊南)建立者。

    [孟知祥]後蜀建立者。

    [李昪]南唐建立者。

    [劉?]南漢建立者。

    [劉旻]北漢建立者。

    [王審知]閩國建立者。五代皇帝史有記載,而十國,國王也好,皇帝也罷,只能算地方割據政府,史書也無記載他們是皇帝。因此不能算皇帝。


    這兩位不能稱為皇帝。

    前蜀高祖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圖,小字行哥,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建立者。王建於唐末加入忠武軍,成為忠武八都的都將之一。因救護唐僖宗有功,成為神策軍將領。後被排擠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後不斷發展勢力,逐漸壯大。

    唐天復三年(903年)八月,唐昭宗作為末代帝王的皇帝是不幸的,很多事情不能決斷,唐朝末年,軍閥割據,使中央再無力量控制地方,地方掌控財政大權,擁有軍隊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王建在蜀中經營自己的地盤,後被昭宗封西平王建為蜀王,正式承認了王建對蜀中的統治。此時的王建控制的地盤,北至漢中,西至川藏邊界,南至雲貴高原,東至白帝城,疆域橫幅數千里。可以說是巴蜀要地盡歸他所有。論綜合實力,是與當時的中原朱溫、河東李克用、淮南楊行密齊名的晚唐四大割據勢力,從這點來看,只不過是一方割據諸侯,不能稱為帝王,自然不是皇帝了。

    閩太祖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詳卿,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

    王審知出身貧苦,與兩位兄長一起加入王緒的農民軍,隨之轉戰福建。後來帶兵攻打泉州,以泉州為根據地,開始征伐整個福建區域。經過幾年努力攻下福州,後來統治福建全景,唐廷看到這樣一個有勢力的政權也是不能小視,就發詔書任他為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琊王。更是確定他的地位,朱溫打掉唐朝之後,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王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使福建的經濟和文化得到很大發展。王審知知道不是中原政權的對手,選擇偏安一方,盡量避免戰爭,並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做到自保。

    從上面來看,兩位雖然都是建立了一個國家,但是卻是一個小小的領域。若稱皇帝,必須有遼闊的領域和能控制的軍隊。而上面兩位只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不能算作皇帝。


    當然是。五代十國是亂世,中華大地上出現了眾多皇帝。

    907年,朱溫篡位,建立後梁,王建不承認後梁的正統性,他自立為皇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

    王審知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907年,朱溫封王審知為閩王,閩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係。933年,王審知的次子王延鈞稱帝,國號"大閩",他追封父親王審知為閩太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