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複數,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徑」中說過,複數域其實就是二維的數域,提供了更高維度的、更抽象的視角。本文來看看,我們是怎麼從實數域擴展到複數域的。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擴展並不複雜,也就是ab 兩個任意實數,外加虛數i=sqrt{-1} ,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就完成了:

a+bi,quad (a,binmathbb{R})

但數域的擴張從來沒有這麼簡單,就好像夫妻生下小孩只是個開始,困難的是之後的撫養、教育:

複數域的擴張充滿崎嶇。正如歐拉的老師對他的讚揚:

我介紹數學分析的時候,它還是個孩子,而你正在將它帶大成人。----約翰·伯努利

這句話雖然是說微積分(數學分析)的,但用在複數域上也不違和。歐拉的歐拉公式正是「複數域」的成人禮:

e^{i	heta}=cos	heta+isin	heta,quad (	hetainmathbb{R})

1 數域擴張的歷史

來看看之前的數域是怎麼擴張的吧。每次想到數域的擴張,我都有種大爆炸的畫面感,宇宙從一個奇點爆炸中產生:

1.1 自然數到整數

數學剛開始也是一片空白:

0的出現就是數學的奇點:

根據皮亞諾定理(可以參考為什麼1+1=2?)「爆炸」出了自然數域(可以參考自然數是否包含0?):

很顯然上面的圖像是不對稱的,哪怕出於美學考慮,人們都有衝動把左邊補齊,增加負數,這樣就得到了整數域:

添加負數之後,有一個問題就出現了:

4^{-1}=color{red}{?}

我們知道4^3 是對4	imes 4	imes 4 的縮寫,並且容易推出如下計算規則:

4^{2}	imes 4^{3}=4^{2+3}=4^5

我們添加負數之後,希望這個規則依然適用,即:

4^{-1}	imes 4^{1}=4^0=1implies 4^{-1}=frac{1}{4^1}

更一般的有:

4^{-n}=frac{1}{4^n},quad (ninmathbb{Z}^+)

並且還驚喜地發掘出負數次方的意義,如果說正數次方是對乘法的縮寫,那麼負數次方(正數的相反數)是對除法(乘法的逆運算)的縮寫:

 egin{array}{c|c}     hline     \     quad 4^3quad&4	imes 4	imes 4quad \     quad 4^{-3}quad&quad 1div 4div 4div 4quad\     \     hline end{array}

1.2 整數到實數

很顯然整數之間還有很多空隙,我們可以用有理數(rational number,翻譯為「可比數」更合理):

frac{a}{b},quad(a,binmathbb{Z},b
e0)

來填滿這些空隙(示意圖):

還有空隙,最終用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不可比數」)來填滿這些縫隙,得到實數軸:

自然會有這麼一個問題:

4^{pi}=color{red}{?}

pi 是無理數,上面這個問題需要用極限來回答,這裡不再贅述,只是可以看出實數域的擴張也是很艱難的。

2 複數基礎

往下面講之前,稍微複習下複數的一些基礎知識。如果比較瞭解複數的運演算法則了,可以跳到第三節去閱讀。

2.1 複數的運算規則

複數的運算規則並非憑空捏造的。開頭提到的文章「複數,通往真理的最短路徑」說過,形如:

x^3-3px-2q=0

的三次方程,卡爾丹諾在《大術》這本書中給出了通解:

x=sqrt[3]{q+sqrt{q^2-p^3}}+sqrt[3]{q-sqrt{q^2-p^3}}

如果p=5q=2 ,可以得到方程:

x^3-15x-4=0

從圖像上看,x^3-15x-4y=0 有三個交點的:

套用通解會得到:

x=sqrt[3]{2+sqrt{2^2-5^3}}+sqrt[3]{2-sqrt{2^2-5^3}}=sqrt[3]{2+11i}+sqrt[3]{2-11i}

這裡就出現複數了。拉斐爾·邦貝利(1526-1572),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著名的工程師,給出了一個思維飛躍,指出如果複數遵循如下的計算規則:

加法:(a+bi)+(c+di)=a+c+(b+d)i

乘法:(a+bi)(c+di)=ac+(ad+bc)i+bdi^2

那麼就可以根據之前的通解得到三個實數解。

2.2 複數加法、減法的幾何意義

為了之後的講解,先引入幾個符號,對於一般的向量z=a+bi 有:

 egin{array}{c|c}     hline     quad 名稱quad&quad 解釋quad&quad 符號     \     hline     \     quad 模quad&quad 長度quad&quad |z|quad \     quad 幅角quad&quad 與實軸正方向的角度quad&quad arg(z)\     \     hline end{array}

複數的幾何表示和二維向量有點類似,只是橫坐標是實軸(Re ),縱坐標是虛軸(Im),下圖還把剛才的符號給標了出來:

加法的幾何意義和向量也一樣:

但向量沒有乘法(點積、叉積和實數乘法不一樣),這就是複數和向量的區別。複數是對實數的擴展,所以要盡量兼容實數,必須要有加減乘除、乘方開方、對數等運算。

根據剛才的乘法規則,計算可得:

(a+bi)i=-b+ai

畫出來發現,兩者是正交的: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這一點,i 在複平面上是這樣的:

那麼,(a+bi) 乘以虛數i ,就是:

 egin{array}{c|c}     hline     quad quad&quad 長度quad&quad 幅角quad     \     hline     \     quad z=a+biquad&quad |z|quad&quadarg(z)quad \     quad iquad&quad |i|=1quad&quadarg(i)=90^circquad \     quad z	imes iquad&quad |i|	imes|z|quad&quadarg(z)+arg(i)quad \     \     hline end{array}

對於一般的向量c+di ,也符合這個規律:

 egin{array}{c|c}     hline     quad quad&quad 長度quad&quad 幅角quad     \     hline     \     quad z_1=a+biquad&quad |z_1|quad&quadarg(z_1)quad \     quad z_2=c+diquad&quad |z_2|quad&quadarg(z_2)quad \     quad z_1	imes z_2quad&quad |z_1|	imes|z_2|quad&quadarg(z_1)+arg(z_2)quad \     \     hline end{array}

好了,知道這些差不多了,開始正題。

3 複數域的擴張

好了,輪到複數域了,複數定義為:

a+bi,quad (a,binmathbb{R})

那麼,來回答數域擴張都會問到的問題吧:

e^{i}=color{red}{?}

這個問題可以用歐拉公式:

e^{i	heta}=cos	heta+isin	heta,quad (	hetainmathbb{R})

來回答,取	heta=1 ,可得:

e^{i}=cos 1+isin 1

畫出來就是複平面上模長為1,幅角也為1的點:

更一般的,歐拉公式說明,e^{i	heta} 是單位圓上幅角為	heta 的點:

但是,歐拉公式color{red}{憑什麼} 長這個樣子!

3.1 e^x 的定義

歐拉公式肯定不是憑空捏造的,先來看看實數域中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的。

實數域中的e^x 函數,起碼有三種定義方式:

  • 極限的方式:

e^x=lim_{n	oinfty}left(1+frac{x}{n}
ight)^n

  • 泰勒公式的方式:

e^x=1+x+frac{1}{2!}x^2+frac{1}{3!}x^3+cdots

  • 導數的方式:

e^x=frac{mathrm{d}}{mathrm{d}x}e^x

從這三種定義出發都可以得到歐拉公式。

3.1.1 極限的方式

因為:

e^x=lim_{n	oinfty}left(1+frac{x}{n}
ight)^n

我們可以大膽地令x=i	heta

e^{color{orange}{i	heta}}=lim_{n	oinfty}left(1+frac{color{orange}{i	heta}}{n}
ight)^n

那麼之前的e^i 就等於:

e^{i}=lim_{n	oinfty}left(1+frac{i}{n}
ight)^n

我們來看看這個式子在幾何上有什麼意義。因為e^i 對應的是單位圓上幅角為1 的點,所以先給個參照物,虛線是單位圓,實線對應的幅角為1

然後取n=3 ,可以得到:

left(1+frac{i}{3}
ight)^3=left(1+frac{i}{3}
ight)	imes left(1+frac{i}{3}
ight)	imes left(1+frac{i}{3}
ight)

根據複數的乘法規則,可以看出:

n=10

n=30 ,已經很接近單位圓上幅角為1的點了:

對於更一般的e^{i	heta} 也是同樣的:

n=100 時,就很接近單位圓上幅角為	heta 的點了:

可以證明當n	oinfty 時,e^{i	heta} 為單位圓上幅角為	heta 的點,也就是得到了歐拉公式:

e^{i	heta}=cos	heta+isin	heta,quad (	hetainmathbb{R})

可能你還會問,直接替換xi	heta ,合理嗎:

e^x=lim_{n	oinfty}left(1+frac{x}{n}
ight)^nimplies e^{color{orange}{i	heta}}=lim_{n	oinfty}left(1+frac{color{orange}{i	heta}}{n}
ight)^n

這裡是理解歐拉公式的color{red}{關鍵} ,我們要意識到一點,歐拉公式是一種人為的選擇,完全可以不這麼去定義e^{i	heta} 。但是,做了別的選擇,會面臨一個問題:會不會在現有的龐大複雜的數學體系中產生矛盾?

打個比方吧,在實數中「除以0 」是不合理的,假如你想讓它變得合理,那麼分分鐘會導出矛盾:

 egin{aligned}     0=0implies 2cdot 0=1cdot 0implies frac{2cdot 0}{0}=frac{1cdot 0}{0}implies 2=1 end{aligned}

歐拉公式並不會引發衝突,並且隨著學習的深入,你會發現數學家已經證明瞭它是一種足夠好的選擇,這裡就不贅述了。

3.1.2 泰勒公式的方式

實數域下,有這些泰勒公式:

e^x=1+x+frac{1}{2!}x^2+frac{1}{3!}x^3+cdots

sin x=x-frac{1}{3!}x^3+frac{1}{5!}x^5+cdots

cos x=1-frac{1}{2!}x^2+frac{1}{4!}x^4+cdots

也是直接替換e^x ,令x=i	heta 有:

 egin{aligned} 	e^{i	heta} & = 1 + i	heta + frac{(i	heta)^2}{2!} + frac{(i	heta)^3}{3!} + frac{(i	heta)^4}{4!} + frac{(i	heta)^5}{5!} + frac{(i	heta)^6}{6!} + frac{(i	heta)^7}{7!} + frac{(i	heta)^8}{8!} + cdots \ 	& = 1 + i	heta - frac{	heta^2}{2!} - frac{i	heta^3}{3!} + frac{	heta^4}{4!} + frac{i	heta^5}{5!} - frac{	heta^6}{6!} - frac{i	heta^7}{7!} + frac{	heta^8}{8!} + cdots \ 	& = left( 1 - frac{	heta^2}{2!} + frac{	heta^4}{4!} - frac{	heta^6}{6!} + frac{	heta^8}{8!} - cdots 
ight) + ileft(	heta-frac{	heta^3}{3!} + frac{	heta^5}{5!} - frac{	heta^7}{7!} + cdots 
ight) \ 	&=cos	heta + isin	heta end{aligned}

這也有漂亮的幾何意義,看看e^i 的前三項:

e^iapprox 1 + i + frac{i^2}{2!}

這是三個複數相加,加出來就是:

再增加第四項frac{i^3}{3!}

隨著n	oinfty ,彷彿一個螺旋不斷地接近單位圓上幅角為1 的點。對於更一般的e^i	heta 也是類似的螺旋:

3.1.3 導數的方式

實數域有;

frac{mathrm{d}}{mathrm{d}x}e^{rx}=re^{rx},quad(rinmathbb{R})

直接套用:

frac{mathrm{d}}{mathrm{d}t}e^{it}=ie^{it}

假設t 是時間,那麼e^{it} 是運動在複平面上的點的位移函數,t=0 時位置為e^{i0}=1

e^{it} 的運動速度,也就是導數ie^{it} 。這個速度很顯然是一個向量,有方向,也有速度。它的方向垂直於e^{it} (根據乘法規則,乘以i 表示旋轉90^circ ):

並且不論t 等於多少,運動方向都垂直於位移,所以只能在單位圓上運動(圓的切線始終垂直於半徑):

而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的模長|ie^{it}| 。之前說了,對於兩個複數z_1	imes z_2 ,它們的模長為|z_1|	imes |z_2| ,那麼:

|ie^{it}|=|i|	imes |e^{it}|

|i| 肯定等於1了,e^{it} 在單位圓上運動,所以模長也為1,所以速度的大小為:

|ie^{it}|=1

速度大小為1意味著t 時刻走了t 長度的路程。而e^{it} 在單位圓上運動,那麼t 時刻運動了t 弧長,因為是單位圓,所以對應的幅角為t

4 總結

有了歐拉公式之後,任何複數都可以表示為:

z=a+bi=re^{i	heta}

其中:

r=|z|,quad	heta=arg(z)

個人覺得a+bi 只是複數的初始形態,而re^{i	heta} 纔是複數的完成形態,因為它更具有啟發性。比如計算乘法的時候:

z_1=r_1e^{i	heta_1},quad z_2=r_2e^{i	heta_2}

那麼有:

z_1	imes z_2=r_1r_2e^{i(	heta1+	heta2)}

z_1div z_2=frac{r_1}{r_2}e^{i(	heta1-	heta2)}

幾何意義更加明顯。並且擴展了乘方和對數運算:

a^i=e^{iln a}

ln underbrace{i}_{單位圓上幅角為frac{pi}{2}的點}=ln left(e^{ifrac{pi}{2}}
ight)=ifrac{pi}{2}

到此為止,基本上所有的初等運算都全了。更多高等的運算比如三角函數、積分、導數,也需要藉助歐拉公式在複數上進行推廣。

歐拉公式中,如果取	heta=pi ,就得到了歐拉恆等式:

e^{ipi}+1=0

這個公式也被譽為了上帝公式,包含了數學中最基本的epii10 ,彷彿一句詩,道盡了數學的美好。

最新版本(可能有後繼更新):歐拉公式,複數域的成人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