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幹了28年的老驗船師親歷台州造船業寒冬當年的紅火年景和當下的現實隱憂多年未見的「訂單荒」再襲台州眾多小型船廠無力融資面臨倒閉,估計到2013年才能回暖

  開欄語

  新聞作品來源於生活,真實地記錄現實,傾聽民聲、反映民意。走進基層也是為了更好地接近現實,進而轉變作風,最終實現改變文風的目的。

  這些天來,早報的記者走訪了很多基層聯繫點,試圖用感性的文字,去反映一個羣體,一個狀態,亦或是一種感悟,一種思索。從今天起,我們推出「早報記者在身邊——來自基層聯繫點的報道」欄目,用早報記者在基層的切身體會,帶領大家去感受一種別樣的生活。

  一個幹了28年的老驗船師親歷台州造船業寒冬

  當年的紅火年景和當下的現實隱憂

  多年未見的「訂單荒」再襲台州

  眾多小型船廠無力融資面臨倒閉,估計到2013年才能回暖

  □實習生何欣茹通訊員徐麗諾本報記者章建森

  台州,號稱全球最大的小型船舶製造中心,目前共有船舶修造企業100多家,配套企業70多家。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所有新建船舶,都需要經過驗船師的「火眼金睛」考驗,纔算合格。

  在臺州市港航局船檢處一位老驗船師眼中,金融危機看似遠去,但台州的造船業遠未復甦,相反造船業的冬天已經將來臨,很多船舶企業處境將更趨艱難,部分低、小、散企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一個驗船師的記憶] 最紅火時一年要驗30多艘船

  8月29日上午7點,台州椒江沿海工業區。

  56歲的張志剛,輕車熟路地登上一艘正在建造的5000噸貨輪,一頭鑽進了船艙。作為台州市港航局的資深驗船師,他人生中的28年,主要工作就是如此。

  「很多人對驗船師不太瞭解。所謂驗船師,通俗地說,就是對製造的船舶全程監管及對營運船舶進行年檢。」張志剛說,台州造船業最紅火的時候,他一年要檢驗30多艘船。

  每天早上,張志剛都會根據前一天的安排,進入到各個船廠,監督他們正在建造的船隻。船舶建造完成後,還得經過他和同組人員(船舶檢驗分船體、輪機、電氣檢驗)的驗收,纔算合格。

  「檢驗正在建造的船隻,主要是看看是否按圖施工、船的結構是否合理,電焊焊得好不好。」他說,「檢查一般靠眼睛和經驗,關鍵部位及工序則用精密儀器來檢測。」

  張志剛說:「這個活,聽起來輕鬆,實際上很累。一條幾千噸的船,光電焊縫長度就有好幾萬米。也就是說,每一艘船的船檢,單檢查焊縫一項至少要跑上幾萬米。」

  另外,每艘船不是檢一次就算了,每一艘船從圖紙審查開始,到建造的每一個環節,驗船師都要現場監督、檢驗。如果所建船舶落戶在臺州,年檢也需要在他們這裡完成。

  對驗船師來說,壓力最大的並不是工作強度,而是責任。

  「每艘船由驗船師檢查完畢後,驗船師需要終生負責。也就是說,今後因為船舶質量問題引發事故,驗船師要追究相應責任。」張志剛說。

  不過,即使如此,張志剛對驗船師這個職業,還是充滿自豪感。

  「最早的時候,自己去驗萬噸輪,都很興奮,現在臺州能造7.2萬噸的貨輪了,可惜這麼大的船都是船級社檢驗的。」他說,「現在臺州船檢處在省局指導下,船檢的業務有望擴大。這樣,我就可以檢驗更大噸位的船舶。船越大,驗船師的成就感就越大。」

[一段曲折的發展史] 造船業從去年開始沉入谷底

  台州造船業最好的時候,張志剛一年要驗收30多艘船,幾乎一年到頭都在船廠、碼頭跑,連個休息天都沒有。這兩年,張志剛明顯感覺工作節奏慢了許多,雙休日也能休息了,這反而讓他感覺很不適應。

  張志剛說,他這個驗船師,當了整整28年,見證了台州,乃至整個浙江造船業的起起伏伏。

  他最早驗船的時候,在海門港。當時的船舶很多是木製船,很多噸位只有幾百噸。

  「1984年,我驗收了一艘2200噸的貨船,台州海運公司的,在國營海東造船廠製造,這已經是當時浙江最大的船隻了。同樣的船另一艘在寧波造。」他說,那個時候,民營造船廠非常稀少。

  1992年以後,台州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造船業,不少民營企業因為資金等不足,只是把港航、海事部門的船改造成貨船,一般只有300至400噸左右。

  「到了1993年前後,台州造船業迎來第一個春天。」張志剛清楚記得,當時他們的業務忙不過來,「驗收的船越來越大,工作也越來越有勁。」

  造船業的紅火,也進一步吸引民營資本湧入。到了1997年,新造船隻的運力已經供過於求,造船業上升勢頭停止,不少企業也出現了虧損,很多船造到一半就停工了。

  隨後幾年,台州造船業幾經輾轉,直到2002年以後,才開始飛速發展。

  台州港航局船檢處處長石德蘇說,2000年臺州建造檢驗的船舶艘次是207艘,96670總噸。2006年臺州建造檢驗的船舶艘次是460艘,總噸686384噸。

  「金融危機的那兩年,其實台州船舶製造業行情還不錯。」他說,2008年和2009年,分別完成建造檢驗345和356艘次。

  石德蘇說,從歷年數據看,建造船隻最多的一年是2005年,為487艘,但建造噸位最大的則是在2009年,多達1573716噸。

  「雖然2009年正是金融危機年,但之前臺州造船業井噴,金融危機前的訂單還沒消化完,夠台州船企喫上一年半載。」石德蘇解釋說。

  但從去年開始,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今年1至7月份,台州船檢處只完成建造檢驗159艘、345513總噸。

[一份最現實的擔憂] 眾多船廠無力融資面臨倒閉

  在臺州椒江沿海工業區的海昌船廠,7艘超過5000噸的船舶正在建造當中。

  「我們船廠2009年9月成立,到現在總共交付了7艘船,噸位在4000到5000噸,還有7條在建,7條靠在碼頭。」海昌創船業總經理王建勇說。

  他說,他們公司的業務量,在當前的台州船廠中,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不少小船廠,早已彈盡糧絕,支撐不住了。」

  在2006年前後,台州造船業經歷了一段瘋狂時期。

  「當時最誇張的一個例子,造一條船投資1000萬,營運兩年後再賣掉,竟有3000萬的回報。一個造船臺,月租金要超過100萬,加上輔料、電費再賺點,一年一個船臺收入近1500萬。」

  石德蘇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台州造船業的投資回報超過30%,遠遠超過一般機械行業10%到15%的回報率,這是很不正常的。金融危機一來,世界航運運力瞬間下降,很多船企不得不中止造船,大大小小的造船廠都面臨著資金壓力。」

  「不過,之前網上傳的台州造船廠紛紛倒閉的消息並不可靠。就我瞭解,這幾年倒閉的企業不多,但多數企業都面臨著資金壓力。」王建勇說,以他們企業為例,很多訂單,持續到今年才消化完。

  造船業下一個春天

  何時到來

  王建勇說:「我現在最擔心的也是資金問題,上個月就有1.6億應收款沒有到位,公司資金相當緊張。」

  今年央行多次調整銀行利率和準備金,銀根進一步收緊,台州造船業資金確實非常緊張。

  「金融危機的影響有所滯後,直到現在才開始見底,很多船廠已經沒有訂單了。」石德蘇說,「當年資金充裕時,銀行追著你貸款,現在沒訂單了,貸款越來越難。」

  最近,台州市港航管理局組織台州航運企業與上海遠東國際租賃公司、寧波民生銀行等融資企業舉行了一個會談,希望雙方能建立長期融資合作意向,拓寬融資渠道。

  「預計2011年可幫助航運業新增融資億元以上。」台州市港航局一位負責人說。

  不過,對於當年集聚民營資本多達數百億的台州造船業來說,這幾億元資本只是杯水車薪。

  「今年這個冬天將是極其寒冷的,估計到2013年下半年,台州造船業才能回暖。」相關專家說,「台州造船業在低谷中實現轉身,行業內兼併整合是一個趨勢。」

  專家分析說,當前新船價格普遍下降,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升,造船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中小船企資金壓力明顯增大,經營狀況出現困難,這些因素都將為大型企業帶來併購重組的機會。另外,有條件的中小船企也可以藉機轉型,做配套企業。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