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工作年限與月收入過1萬比例


4月23日,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騰訊網企鵝智庫發佈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數據顯示:受訪者月收入過萬的人數逐年遞增,但工作10年以上的受訪者中,月收入過萬人數的比例僅爲22.44%。



這些月收入過萬的人羣,主要集中在我國的一線城市。上海、北京、深圳月收入過萬的比例最高。



多數人看到這份報告後感到寒心,因爲這意味着,自己努力10年,月收入也可能不過萬。


那麼,我國教師的工資待遇怎麼樣呢?



這就是現實


4月20日,網上從全國隨機抽選了2000名教師,做了一次薪資待遇調查。



針對教師月收入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95%的教師,月收入未達到5000,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教師比例高達71%,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教師比例達25%。



針對教師績效工資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8%的教師沒有領到績效工資,29%的教師績效工資在5000元以下,18%的教師績效工資在5000~10000元,僅有4%的教師績效工資超過1萬。



更讓人寒心的是,這2000名受訪教師所在的學校中,有超過50%的學校出現過拖欠工資的狀況,有80%的教師不清楚績效工資是怎樣計算的。



在我們另一項涉及到教師工資的調查中(受訪者700人),有87.7%的教師月收入未達到5000元,54.3%的教師工資在3000元以下。



這幾組數據,真是讓那些說“教師工資高、待遇好、假期多”的人們啞口無言。沒辦法,這就是現實……



年收入不到8萬



此前,新京報發佈了一篇《學生放學老師就下班了?工作時間遠超法定時長》,用權威數據,爲教師發聲。


1. 在編與非編教師待遇存在差異


因爲教師編制的數量在各地都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地區的專任教師都是“合同教師”,也就是非編制教師。


非編制的教師和在編教師在工資收入、職稱評級和晉升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異。


2.  年收入不到8萬


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2018年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7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爲7.4萬元,平均月工資爲6193元。


從上表可以看出:育行業平均年收入爲8.3萬,高於平均工資。但與信息技術和金融業差距巨大。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8)》中提出:收入太低是大多數一線教師選擇跳出體制的原因。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師年收入較低。美國教師平均年收入達6萬美元(約40萬元人民幣),盧森堡教師平均年收入爲11萬美元(約71.5萬元人民幣)


可見,我國教師待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  學生放學,老師下班?


在上週,馬雲關於“996”工作時間的言論引起熱議之後,老師“696”、“007”的工作時間更是直戳我們的心扉。


某寄宿制學校時間表


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99%的教師認爲參加與教學無關的會議、爲應對各級檢查寫學習心得等,佔用了自己大量的時間。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曾做過一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普遍超負荷。


根據調查,我國中小學老師每週工作時間達到52.5小時,遠超勞動法規定的每週40個小時;約69%的教師,在工作日晚上要加班0.5~1.5小時,73%的教師在週末要加班1個小時以上!


其中,在校工作時間爲每週44個小時,工作日晚上和週末爲備課、做課件等,平均每週加班8個小時。


4. 教師受多種職業病困擾


曾經有一項針對老師職業病的調查,調查發現許多老師都患有部分 “職業病”,其中將近一半的教師患有慢性咽喉炎病。


得慢性咽喉炎主要是因爲:老師長時間的講課,導致吸入太多的粉塵,給身體帶來了傷害。此外,長時間講課還會對嗓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近年來,隨着擴音器、多媒體及無塵粉筆的使用,教師的嗓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精神壓力和心理疾病仍困擾許多老師,尤其是年輕教師。


還有調查顯示:由於教師職業在社會上的定位,加上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導致教師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期中考試時,老師的心情


有老師說:期中考、期末考、月考, 每一次考試考的是學生,急的卻是老師。



待遇低導致行業遇冷?


很多老師當教師後,才明白教師的辛酸,經常用“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來調侃自己的職業。


但有人說:“你們這麼不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可以去做別的呀?”“教師這麼窮,憑什麼有車,有房?”過多的負面評論,導致很多人不敢報考教師。



今年,部分地區的教師招聘已經遇冷。以廣西招教爲例,一共有4612個崗位報名人數不足3人,達不到1:3的開考比例,還有1835個崗位無人報考……


農村、鄉鎮對教師的需求依然很大,很多老師身兼數職,甚至教自己不熟悉的科目。體育老師教品德,語文老師教生物……這種情況又會大大增加老師的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這幾年,政府加大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重申教師待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提倡社會尊重教師。相信教師的待遇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改善。


不管什麼行業遇冷,都不能冷了教育行業!


教師只是一份職業,卻被冠以“園丁”、“蠟燭”、“奉獻”等最高尚的詞彙。這種高尚讓教師“貧窮”合理化,讓教師成爲了學生的保姆、護士……可教師也需要養家。


教師只是一份職業,請社會不要對其“道德綁架”。尤其新手教師,她在教學上出現問題很常見,不會正確教育學生很正常。因爲教師也需要成長。


願所有教師,都能夠被溫柔以待;願所有教師,都能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中有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