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胄(1152年一12O7年),位元組夫,今河南安陽人魏忠獻王韓琦的曾孫。其父韓誠,官至寶寧軍承宣使,母親是高宗憲聖慈烈皇后的妹妹。

韓侂胄是力主抗金的南宋權臣,他尊嶽飛,貶秦檜的作風,無論在其當時的社會還是如今都深得民心。

當他被殺後,首級送到金國時,金國的官員對他的評價是一「侘胄忠於其國,繆於其身。"這是對他忠君愛國的肯定。金國章宗皇帝完顏璟追封韓侂胄為「忠繆侯",將他的首級安葬在其祖先韓琦的墓旁,金國人同樣對忠君愛國的人士是欽佩的,所以儘管韓琦的墓地在江北,已是金人之地,但保存完好。

韓侂胄的死源於一場宮庭政變。南宋慶元六年,韓侂胄的侄孫女韓皇后去世,後宮也需要新的女主人把持,否則同樣會亂成一鍋粥,必竟那也是另一個權力場。人選有兩位,一位是楊貴妃,一個是曹美人。楊氏身份卑微,足後宮雜耍戲班的一名小演員隨著年齡的增大,生的姿容秀麗,落落大方,任何場面都舉止得體,不會怯場。偶然的機會遇見宋寧宗趙擴,楊氏不知用什麼方法將趙擴迷的神魂顛倒並自已去熟讀詩書經典,使自己有一個智慧的頭腦這些還不算,揚氏在朝堂上還認了一個「失散多年的哥哥",武進士出身的楊次山。顯然,這是一個善權謀,有心機的女人。而曹美人則為人謙恭,柔順低調。

對於從後宮起家的韓侂胄來說,他當然不喜歡善權謀的楊氏,還是聽話的曹美人容易掌控,於是他向皇帝力薦曹美人。知道韓侂胄的舉動後,楊氏大驚失色,好在皇帝還未最後拍板,她只能使盡女人的本色,迷惑趙擴的心智。最終她還是如願以償地當上皇后,但她心裡肯定是非常憋屈的,也恨極了韓侂胄。

楊皇后準備對韓侂胄下手了,她在朝中又找了一個邦手禮部侍郎史彌遠。楊皇后讓「哥哥」楊次山找到史彌遠,傳達皇后的旨意:除掉韓侂胄,與君共富貴"。權力的誘惑是巨大的,內庭由皇后搞掟,他們倆只需策劃和跑腿,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開禧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上,楊皇后一個人來到皇帝的書案前,拿起皇帝的御筆寫了一份詔書:「已降御筆付三省,韓侂胄已與外宮觀,日下出國門。仰殿前司差兵士三十人防護,不許疏失。一共寫了三份,其中一份交線史彌遠去運作了。

掌管禁衛軍的殿前司夏震加入了楊皇后一夥,當十一月二十四日凌晨5更時,韓侂胄準備上早朝,夏震放過先頭護衛,攔下轎子,當眾宣讀楊皇后假冒皇帝御筆詔書,並將韓侂胄拖至皇家園林玉津園的一個夾牆裡行兇,

韓侂胄死後,宋金兩國迅速議和,南宋賠款300萬兩白銀,歲幣增至3o萬兩,並且送韓侂胄和蘇師旦的首級至金國。為什麼一個致力於收復河山的人會落的如此下場呢?很簡單:功高蓋主。韓侂胄的主戰行為並不符合當權者的利益,另外他在朝堂上的權威和插手後宮的事務都觸及到了皇權的禁忌,通常對於這樣的人,皇帝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


謝邀!

韓侂胄位及南宋宰相,算是一代權臣,且力主北伐,並在任上追封嶽飛為嶽飛為鄂王,並且追奪秦檜官爵。所以他也算的上的忠臣,並有一身氣節。作為南宋的敵人,金國也正是看中這點,所以才對他讚揚有加。

但是,敵人始終是敵人。哪怕你再好,也必須要把你消滅掉。正好韓侂胄在朝中與右丞相趙汝愚不和,並且與朱熹理學一派多有間隙。並且其雖有報效祖國,收復失地之心。但在某種意義上也缺乏相應的能力與幫手。所以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才導致了死於敵對實力的暗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