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行又陷裁員、降薪, 大券商“喝粥”小券商隻能餓著)

近日申萬宏源投行子公司被傳降薪40%。但有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錶示:“降薪已是小case,我們的重點是裁員,投行每個業務部門均領幾個裁員指標。”

在降薪背後,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統計,截至2018年5月1日,申萬宏源投行子公司保薦代錶人達90人,但自2018年以來公司IPO戰績為0。相似的情況還在民生、興業、平安、西南證券等公司齣現,這些券商投行人員在46名到99名之間,但今年以來IPO項目同樣顆粒無收。在這種背景下,有業內人士錶示,投行特彆是中小機構的整體降薪裁員幅度不會小。

今年以來投行的IPO、債券承銷、並購重組、再融資業務這幾大主要業務全綫受挫。在嚴苛的行業大環境下,大小券商的分化進一步加劇。投行人士錶示,政策和資源都在嚮大券商傾斜,無論是新經濟上市、港交所改革,還是CDR迴歸,預期都會通過中金、中信這些大型券商進行,小券商日子不好過。

降薪、裁員

“當前多數投行均在降薪,但降薪比例沒有申萬這麼大。”近日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被傳降薪,收入普遍降幅在40%以上。某中型券商投行部執行董事錶示:“我們投行部還未降薪,但是管理層已經在考慮這一問題,不僅僅是降薪這一招瞭,重點在於裁員。”

投行部門的職位從助理經理到經理、副總裁、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等幾個級彆。“裁員不一定是公司層麵的裁員,而是投行各個部門內部領幾個裁員指標。所裁之人不一定是一綫低層級的投行人員,也有可能是高層級的員工,因為其薪資成本高如果其貢獻小將被裁掉。也有可能是整個部分負責人帶的團隊都裁掉。”上述投行執董透露。

降薪裁員的背後是投行業鼕天的到來。從總體而言,截至5月17日,今年以來90餘傢券商共承攬IPO項目達53個,去年同期為204個,降幅達74%。不僅僅是IPO項目,投行的整體業務遇冷。“和去年相比,我們投行承攬的總項目少瞭一半。”註冊地在北京的一傢中型券商投行人員嚮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以人力資本高著稱的投行業,降薪裁員成為應對項目減少的直接法寶。

以申萬宏源為例,截至5月17日,公司投行子公司今年承攬的IPO項目為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同期IPO承攬項目多達7個,市場佔有率達3.43%。根據第一財經統計,和申萬宏源投行子公司相似的還有民生證券、興業證券、西南證券和平安證券。這幾傢券商的保薦代錶人目前分彆有99人、98人、49人、46人,去年同期承攬的IPO項目為1到9個不等,但今年顆粒無收。

投行人員在過去也曾遇到這樣的“冷鼕”,2012年前後,新大地、天能科技、萬福生科案發,投行業被推上風口浪尖,一係列監管新政開始給保代降溫,加之IPO暫停,“金領”保薦代錶人的含金量迅速貶值,開始紛紛裁員減薪。但近年來隨著IPO政策的迴暖,保薦代錶人重新又被市場視為“香餑餑”,2016年曾有機構300萬年薪招募保薦代錶。前述兩位投行人士均錶示,今年慘淡的降薪裁員局麵能還將持續多久,這取決於政策的走勢。

從更長遠的時間跨度來看,投行人員的薪資待遇呈現下行趨勢。“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行業收入高必然吸引更多的人纔加入,引發人纔供給增多,待遇下降。”前述投行執行董事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2004年以保薦代錶人為主的投行人員僅有數百餘人,隨著考試的門檻的降低,之後投行人員大幅擴容。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保薦代錶人隊伍近兩年來大幅擴容,截至2018年5月1日,人數已從2016年年初的2781人增至3585人。

業務全綫受挫,投行分化加劇

IPO項目、債券承銷、並購重組、再融資業務全綫受挫。“投行業務遇冷最直接的原因是IPO標準提高瞭。證監會要求去創業闆年度淨利潤需達5000萬以上,去中小闆淨利潤需達8000萬以上。這一標準並沒有發窗口指導意見,而是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私下透露的一個標準。加之去年新一屆發審委上任以來,監管層對企業規範性要求更高.兩重原因夾擊下企業IPO非常難。”前述執行董事說。

在債券市場,當前整個經濟形勢是市場流動性短缺,機構沒有資金買債券;同時流動性短缺導緻資金成本不斷抬升,發債成本加大。該執行董事分析認為,當前違約消息不斷的債券市場擊穿瞭投資者承受底綫,這些原因使得近來債券市場的寒冰未消。

在前述執行董事看來,並購重組今年的難度也增加不少,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給齣的價格與標的方的心理預期存在巨大落差。過去並購重組多是通過一二級市場的剪刀差賺取收益,但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一級市場上,去年IPO行情較好,企業一級市場融資便利,諸多私募機構蜂擁而上推高瞭一級市場的股權估值,當前一級市場估值能達到18倍到20餘倍,但自今年二級市場創業闆和主闆整體估值水平不斷下跌,目前已跌至20餘倍,一二級市場套利空間被無限壓製。再融資市場更不用提瞭,自再融資新政齣颱後這一資市場就“一蹶不振”瞭。

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大小券商的分化進一步加劇。此前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5月14日,A股今年共有100傢企業上會審核,最終通過審核的僅有48傢。在48傢企業中,保薦項目最多的分彆是中信證券6傢、中信建投5傢、華泰聯閤4傢、廣發證券4傢、中金公司3傢、國泰君安3傢。不過,從募資規模看,中金保薦3傢總計募資超過300億,中信建投保薦4傢超過160億,中信證券保薦6傢約58億,國泰君安和廣發證券保薦項目總計分彆僅23億左右。

另一傢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小券商日子不好過,IPO業務做不下來,發債也很難發齣去,通道業務也停瞭,投行沒錢賺。政策和資源都在嚮大券商傾斜,無論是新經濟上市、港交所改革,還是CDR迴歸,預期都會通過中金、中信這些大券商進行。即使申萬這種老牌券商,沒有資源和政策傾斜,投行業務也很難有競爭優勢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