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甫先生在《詩詞例話》第一章專門講了詩家語。喜歡創作詩詞並且已經熟悉格律的朋友,有時間一定看看周先生的《詩詞例話》,剛開始學習創作或者喜歡詩詞的朋友也是如此,會極大的提高詩詞鑒賞的能力。

第一部分 什麼是詩家語?

周振甫先生引用了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裏的話:

……蓋韻文之制,局囿於字句,拘牽於聲律,散文則無此限制。……故歇後倒裝,不通欠順,而在詩詞中熟見習聞,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韻文視散文得以寬限減等爾......

那麼什麼是詩家語呢?王安石最早提到"詩家語"這個詞,但是王安石並沒有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周先生認為詩有韻律的限制,因此詩家語就是不同於散文那樣的表達方式。老街味道以為,其實廣義地說,周振甫在《詩詞例話》中一本書都是講詩家語。

▲ 王紹曾(中)與錢鍾書(右)周振甫

第二部分 為什麼會有詩家語?

一、篇幅短小語言凝練

詩詞要求精鍊,因此不能像文章那樣恣意發揮。詩家語用字能省則省,不僅僅是格律詩省略,古體詩也一樣。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省略主語。

又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省略了「我看到」。又如:佳人拾翠春相問,省略了「在」。特別注意這個春字,剛學詩的人,是不敢把春字放在這個位置的。

二、聲律要求

格律詩與古體詩也有不同,格律出現以後,因為平仄和押韻對仗粘連的要求,很多古體詩的表達方法為符合格律必須變化。

例如曹植的:丈夫志四海,萬裏猶比鄰。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在王勃那裡變成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海內存知己,把海內提到了前邊。

▲周振甫

三、修辭的需要

杜甫的名句: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把重點放在香稻和碧梧的描寫,是側重的寫法, 香稻與鸚鵡 ,碧梧與鳳凰的顛倒與聲律無關,純粹是為了修辭的需要。這句話要是改成「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也符合聲律要求。

不過啄餘鸚鵡、棲老鳳凰是倒裝,是鸚鵡啄餘、鳳凰棲老的意思,詩友要分辨清楚。

第三部分 詩家語的特點

一、含蓄與多義

含蓄就是留白,另外還有一詞多義,好詩應該讓人思考,不可道盡。

比如《陳陶隴西行 》: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裡人。《藝苑卮言》評價道:"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謂絕唱矣。惜為前二句所累,筋骨畢露,令人厭憎。

又如劉皁的《渡桑乾》: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仍舊是結尾絕佳,意味含蓄而深遠。

又如: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寫的人可能就是寫了眼前所見,但是詩的文學屬性決定了,讀的人一定會聯想.........

又如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不直接問我考上了沒有,偏偏要拐著彎問。對方張籍更是個大詩人,不說你考上了,也回了一首詩《酬朱慶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這真是詩家語了。不瞭解背景還以為二位寫艷詩呢。

▲王步高

二、跳躍

《尋隱者不遇 /孫革訪羊尊師詩》·賈島

松下問童子, 你師父哪裡去了?

言師採藥去。去哪裡採藥了?

只在此山中, 在山中的哪一處,遠嗎?

雲深不知處。

這首詩大家非常熟悉,幾乎覺不出他的省略和跳躍。這首詩是一首古體詩,可見詩家語不僅僅用於格律詩。

三、省略

1、省略句子

比如以上《尋隱者不遇》的跳躍就是一種省略,直接省略了句子。

2、句子中的省略

A、省略主語: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

省略主語的句子比比皆是,是詩詞的一大特點。

B、省略謂語:

橫看成嶺側成峯,前邊有一個看,後邊側看成峯就把第二個「看」省略掉。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塵雨打萍。省略的是「如」「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省略了判斷動詞「是」。

C、省略介詞:

野曠天低樹,省略了介詞「於」,可以比較一下:春水碧於天。

D、名詞意象連接,好像沒有主語謂語賓語

古道西風瘦馬,孤村落日殘霞,鐵馬秋風大散關等,全是名詞。

結合整首詩來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我感覺可以理解為狀語從句,當「看到.......的時候」,斷腸人在天涯。大家可以翻譯成英語,看看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四、詞性變化

名詞變動詞 :戎馬關山北,曉鏡但愁雲鬢改。戎馬,鏡 ,名詞作動詞用。

形容詞變動詞 :春風又綠江南岸。紅綻雨肥梅。綠,肥,形容詞變動詞。

名詞變形容詞:蔡琰歸時鬢已秋。秋,名詞作形容詞用。

▲葉嘉瑩

五、語序變化

詩家語的語序就如錢鍾書所言:屬詞造句,一破「文字之本」,倘是散文,必遭勒帛。都說詩是「帶著鐐銬的舞蹈」,其實看懂詩家語,你會發現,從另一個角度看,詩反而比散文自由,更無拘束。好多看上去語序顛倒混亂詩句,拿到散文中有些可能是病句,但是在詩詞中卻暢通無阻,反而更顯「詩意」。

語序的變化有聲律的需要,也有修辭的需要。

例如:

1、賓語前置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應該是:日暮何處是鄉關?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應該是: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應該是:濕雲鬟, 寒玉臂。

2、狀語前後置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不懂詩的人會質疑,春風有什麼可笑的呢?其實這句話是狀語後置,桃花依舊(在)春風(中)笑。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狀語後置,在綠水前行舟。

冰河牽馬渡,雪路抱鞍行。狀語前置(在)冰河(上)(我)牽馬渡過,(在)雪路(上)(我)抱鞍行

3、主語後置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首句漢陽樹是主語,晴川上的漢陽樹歷歷可見。

4、定語前後置

定語前置

孤城遙望玉門關。這句詩孤城就是玉門關,如同:孔明遙問諸葛亮。我看到中學的輔導材料說應該是:遙望孤城玉門關,把孤城作為玉門關的定語。但我自己理解為:遙望那個叫做玉門關的孤城,孤城我認為是賓語,玉門關是定語。大家以為呢?還是以學校為準吧。

同理,屬國過居延,意思是過屬國居延。

定語後置

一夜飛度鏡湖月,這個句式挺複雜,不好理解,應該是:一個月夜裡,我飛度鏡湖。月是修飾夜的定語,但是月夜作為一個詞,本身是時間狀語。

5、跨句倒裝

錢鍾書先生引用的元好問《鷓鴣天》講了跨句倒裝:「新生黃雀君休笑,佔了春光卻被他」。應是「君休笑,卻被他新生黃雀佔了春光」

又如前後時空: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從時間上說,先是路轉溪橋,然後才舊時茅店.....

原因後置:扁舟一葉汀洲去,春雨桃花此處多。因為春雨桃花此處多,所以扁舟一葉汀洲去。

前後夾擊的跨句多重倒裝:來相招,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應該是:酒朋詩侶香車寶馬,來相招,謝(絕)他 。

6、修辭的需要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側重於顏色,把紅、綠提到前邊。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突出香稻、碧梧,前邊說過。

6、不合理

家鄉人來看王維,王維寫詩道: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什麼事呢?王維問的是: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看似無理,偏偏成了思鄉的名作,不問家鄉父老,只問窗前寒梅。

另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張先:沉恨細思,不如桃李,猶解嫁春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都似乎是無理之言,這恰恰就是詩人的表現手法。

▲把酒問青天

結語

詩家語不同與散文語,但不是界限分明,但是很多詩家語的用法在古文中也常用,如賓語前置(古之人不餘欺也!),狀語後置(泛舟於大江之上)等,不過詩家語與我們今天的語法不一樣了,所以古人讀詩寫詩都比我們容易得多。

另外格律詩也不同於古體詩,雖然詩家語在古體詩中也應用很多,但是因為聲律的出現,格律詩的語法與古體詩的語法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學習舊體詩,只有學會格律才會體會到古人用筆的妙處,所以如果真的喜歡寫舊體詩,一定先學格律,這纔是入門正途。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