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實施貿易保護 自身產業並無起色歐盟再以關稅對我自行車設障(市場觀察)本報記者 羅 蘭《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0月11日 第02 版)歐盟日前對中國產品再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棒,此次將矛頭對準了自行車。來自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消息:2011年10月6日,歐委會就對華自行車反傾銷日落複審發布終裁公告,稱延長對華自行車徵稅5年。歐方在公告中同時表示,將根據具體情況,在終裁後決定是否發起全面臨時複審。中國產品沒有構成威脅歐盟對華自行車實行反傾銷始於上世紀90年代。該措施自1993年實施,之後歷經4次日落複審調查並繼續徵稅,期間,於2005年7月將反傾銷稅率由30.6%上調到48.5%。今年8月,歐盟方面向中方遞交相關通知,稱將對已徵收18年的針對中國自行車的反傾銷稅再延長5年,即延長到2016年,該反傾銷措施原本於今年10月到期。按常理,只有相關進口產品對當地產業造成實質傷害時,才能課以反傾銷稅。那麼,中國自行車對歐盟國家相關產業形成傷害了嗎?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副主任劉鵬旭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18年來,歐盟一直對中國自行車實行反傾銷措施,因此,中國對歐盟出口的自行車數量、市場份額都在下降,而價格在提升。中國對歐盟自行車出口量從上世紀90年代的300萬輛降到現在的六七十萬輛,目前只佔歐盟市場的2%—3%,他們約40%多的市場份額是進口其他國家的自行車。從經濟數據上看,中國對歐盟自行車產業沒有威脅,他們對中國企業實施反傾銷是不公平的。另據瞭解,在18年間,歐盟極力保護的自身自行車產業並沒有什麼起色,他們所謂的產業傷害與中國自行車沒有因果關係。借反傾銷之名施保護之實歐盟緣何對中國自行車耿耿於懷?分析人士稱,這與歐債危機導致歐盟經濟不景氣有直接關係。不僅自行車是歐盟的眼中釘,瓷磚、玻璃纖維產品以及一些涉及化工、機電的多個中國產品都被歐盟課以高額反傾銷稅。去年以來,歐盟已經逐步取代美國,成為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最為頻繁的地區。對於此次歐盟的終裁,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歐盟內部迫於成員國政治壓力,在中國企業目前對歐幾無出口的情況下,仍延長對華自行車徵稅5年,此種借反傾銷之名施保護之實的不公平做法,不僅與國際環保趨勢背道而馳,而且嚴重損害了歐盟消費者的利益。「歐盟對中國自行車實行反傾銷,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老牌子。」劉鵬旭說,歐洲有騎知名老牌自行車的文化,比如法國舉行的環法自行車賽,但這些老牌自行車價格奇高,消費者更願意購買性價比高的中國自行車,因此,歐盟擔心若放開進口中國自行車,自己的老牌自行車就沒什麼市場了。影響中歐貿易發展歐盟對本國自行車產業長期的貿易保護打擊了中國企業,也令中國企業應訴的積極性銳減。劉鵬旭介紹,現在中國自行車企業對歐盟反傾銷的應訴積極性不高,主要因為對歐盟能否主持公道失去了信心。據瞭解,目前中國自行車業對歐盟出口零零散散,沒有一家企業形成規模。中國自行車企業普遍反映,開拓歐盟市場困難重重,他們將開發重點放在了美國、日本、東南亞、南美、中東以及非洲等國家的市場。有的中國企業為突破歐盟反傾銷封鎖,將整車出口改為零部件出口,有的將工廠直接開到了歐盟成員國。專家稱,市場經濟就要競爭,而歐盟借反傾銷長時間過分保護自身產業,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非常罕見。劉鵬旭認為,歐盟無視法律規則,任意徵稅,這種示範效應非常不好。頻舉貿易保護大旗並沒有給歐盟帶來什麼好處。一方面,歐洲消費者購買性價比高的中國自行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被過度保護的歐洲自行車產業卻沒有什麼起色。專家認為,歐盟的做法還會增加貿易摩擦,為中歐貿易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說,目前歐盟迫切需要中國的市場和資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仍對中國企業實行反傾銷,這無利於中歐貿易的良好發展,是不明智之舉。有關專家提醒,在當前歐盟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中國要做好準備,應對他們可能出臺的更多的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在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貿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