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有保質期,家電汽車有保修期,身體的“零部件”也有需要維護和保養。如果將中國人平均壽命以80歲爲平均值,那麼40歲左右也就是身體從波峯轉向波谷的轉折點。

中年人需警惕“小毛病”

當然,我們很少聽到40歲了,應該好好保養身體,更經常聽到一個詞:中年人。人到中年預示生命最旺盛時期,也是疾病多發時間。比如一些亞健康狀態大肚腩、超重一點、易疲勞、失眠、心率快等,如果不注意這些亞健康狀態,可能爲將來患病埋下伏筆。

日常生活中,一些亞健康狀態也許十分不明顯,好比經常忘東西、犯困、走路胸悶氣短、經常難以入睡等。小番健康提醒,尤其是一些疾病經常在中年後爆發,例如35歲前,全身器官發育完全,隨後器官機能開始逐步衰退,導致一些疾病漸漸形成。

中年也是疾病爆發階段

到了40-50歲之間,也就是這些疾病集中爆發時期,尤其像腦卒中、惡性腫瘤、冠心病等。而60歲以後,這些疾病又會處於不活躍的狀態。因此,我們提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防病治病都應該趁早,40歲左右即人到中年,應該做好相關的體檢工作。

人到中年,往往也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處境。社會基石、子女教育問題、撫養老人問題等也是人到中年的一種寫照,這個年齡可以注意身體的一些亞健康問題,比如小病要重視。中年人出現腰痠背痛,應重視是否患有骨質疏鬆,因爲這個年齡骨骼開始脫鈣,骨密度下降,加上肌肉萎縮,更應該注意如腰痠背痛的“小毛病”,及時到醫院檢查。

增加有規律運動量 避免久坐

這個年齡如果再不動起來,“零部件”可能真的要鏽跡斑斑。因爲許多人年輕時忙於工作,導致到了中年由於長期缺乏運動、久坐等引發一些疾病纏身。年輕運動少,中年更應該有規律的按照每週5次左右有規律的運動,同時減少久坐時間,沒事起身扭腰、抖腿、散步。

重視患病之初的防病工作

防未病,是中醫醫學理論。意識是隨着年齡增長,人體免疫力開始下降,一些外來病菌或疾病更容易入侵人體,起初只是使人感到疲勞、感冒等,這些症狀還都是防病初期階段,如果能在這個階段到醫院積極找出病因,不要強忍着不適,就是對疾病早期預防最理想的處理方式。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