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組配色都有它的主題。

我們決定創作一副插畫的時候,腦海里會有一幅底稿,底稿的顏色正能反映當時的心理活動或者專為作品定下的主題。假如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每日耕作的實驗室,那麼眼前也許會浮現出液體的藍色、桌子的白色等;再如果,我深切的愛著森林,配色中可能就會有樹葉的綠色和樹榦的棕色。

我們來對比一組科研繪圖,它們的內容相近,但是視覺體驗截然不同。

來自網路的醫學插畫

強烈的對比度,不拘的配色會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可以說這張圖是「鋒利」的,高明度的底色,元素之間毫不猶豫的變色,沒有給人留下一絲緩衝的餘地。縱使能夠分辨出每個元素的特徵,但是和好看卻不怎麼搭邊。

造成這種體驗的原因在於,這些顏色沒有能夠形成一個主題,或者說它們不夠自然。

另一幅插畫

圖片來源文章 DOI:101126

這副插畫於2018年12月發表在最新的《Science》論文中,配色偏向淡雅。不同於上一幅,它不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整體感受較為舒適。

背景使用棕色、淺藍色與灰色,前景採用紫色,強調色使用紅色,點綴色選用的是黃色和深藍色,文字則用的是黑色。之所以感到舒適,顏色偏淡只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帶給人們熟悉的感覺。

人在熟悉的環境里會感到放鬆,想像一個海邊的場景:棕色的沙灘上可以捧起零碎的黃色沙粒,海浪會濺起許多水花,它們落在沙灘上迅速消失不見,天空有晴有陰,晴天是淺藍色,平靜而舒緩;陰天是灰色,有時落下雨水和閃電。現在回到插畫里,你會看到很多有趣的現象:生理條件下背景為淺藍色,而病理條件下為灰色,超負荷的Ca2+就像陰天的雨滴,一道亮眼的紅色酷似霹靂。

晴朗的海灘

我們可以把上述稱為巧合,但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慣,不論在現實中還是書本上,這些顏色背後的情緒已成為很多人眼中的常識,我們會潛意識的認為,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就該出現某種特定的顏色,這樣的配色更貼近自然。

自然不僅指的是自然環境,生活中尋常存在的情景都可以稱為自然,就像開始提到的實驗室和森林,如果我們將醫學作位主題基調,一定又會產生新的自然聯想。

所以,當不知道選用何種配色時,不妨先構思一個自然的場景,把裡面的顏色記錄下來;又或是,查閱多種顏色的內涵意義,找到意境相通的搭配使用。

最後,分享一張極度引起舒適的論文插畫。

沙灘黃+海藍色真的好美

SCI-HUA科畫(sci-hua.com)為試驗台前的你量身定做的科研製圖工具,專業團隊提供高質量SCI論文配圖,醫學插畫,科研繪圖,人體解剖圖,醫學書籍配圖,論文作圖培訓等科研繪圖插畫素材,提供科研製圖高效美觀解決方案,SCI-HUA科畫-最專業的論文配圖顧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