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指數連續9年世界第一,瑞士盼更多中國企業赴瑞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公佈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瑞士連續第九年成為排名世界第一的創新國家,緊隨其後的是瑞典和美國。

  “中國有100多家企業在瑞士成功投資,涉及無人機領域、銀行金融業以及太陽能和激光鐳射等領域。”瑞士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讚、瑞士貿易與投資處主任莫海岩(Yves Morath)近日在上海接受了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提到,瑞士已有1000多家企業在華進行投資發展,相信更多中國投資者在全面瞭解瑞士之後,中瑞企業之間的交流和投資將更加緊密。

  莫海岩表示,瑞士豐富的人才儲備、發達的高科技、強勁的創新能力、國際領先的機械產業、電子、金屬加工業、清潔技術產業集群及高效低廉的稅收等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企業的關注。

  瑞士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讚、瑞士貿易與投資處主任莫海岩。

  瑞士的創新指數緣何第一:教育資源好、稅收低

  從地理位置看,瑞士地處歐洲大陸中心,與德國、法國、意大利等5個國家相鄰。在與鄰國激烈的創新競爭中,瑞士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上連續9年位列第一。

  莫海岩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瑞士具備一大關鍵競爭優勢——非常豐富的人才儲備,這必須要歸功於語言因素。瑞士的官方語言有四種,包括德語、法語、意大利語三大語種,以及羅曼什語;同時大部分人的工作語言是英語。也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土面積非常小的國家裡,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掌握多種語言的人才,從而快速打通周邊的市場。

  莫海岩表示,高質量的人才儲備還要歸功於瑞士高等教育的程度。在瑞士,有兩所最著名的聯邦理工大學:一所是蘇黎士聯邦理工大學,另一所是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前者位於德語區,後者位於法語區。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瞭解,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曾誕生過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倫琴、愛因斯坦等20位諾貝爾獎得主。

  在不少人的眼裡,瑞士是全球出名的高消費國家之一。在全球最昂貴城市評比中,瑞士最有名的兩座城市日內瓦與蘇黎世常年榜上有名。莫海岩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僅僅從消費的角度來說瑞士是非常貴。但這是因為瑞士居民的工資非常高,由此產生的購買力非常強。實際上,有很多人在瑞士工作,能拿著很高的工資再到其他的國家去消費。這也是瑞士能夠吸引歐洲各臨國的人才前來工作的原因。

  在企業的稅賦壓力方面,莫海岩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瑞士的稅製比較複雜,其中增值稅(VAT)是統一的,2019年為7.7%。在瑞士,企業所得稅由三個層級構成,分別是聯邦稅、州稅、地方稅,由於瑞士由26個聯邦州組成,26個聯邦州的州稅是不一樣的,因此綜合下來三級稅的總和有些地方高達24%,最低的只有12%,基本上平均在18%左右;在社會保險的問題上,莫海岩表示,瑞士的社保跟其他一些國家也不太一樣,企業僱主支付社保的比例非常低。此外,員工的醫療保險由個人負擔,而不是僱主負擔。

  莫海岩特別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補充道,州稅稅率較高的地方一般都是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山區省份,這些地方的氣候和基礎設施條件需要更大的支持,絕大部分企業很少會選擇這些地方。對於企業而言,瑞士的稅賦壓力較低。

  在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關於瑞士相較於其他歐盟國家的比較優勢時,莫海岩提出瑞士看重的是企業的長期投資。從社會整個安定角度來講,瑞士是一個出了名的沒有罷工的國家。有些國家的市場相對較大,但是罷工等諸多不安定因素疊加在一起,會給企業家帶來更多的顧慮,為此支付的成本也會非常高。

  政府不幹預任何創新項目

  瑞士是非常開放的市場,不會對一個外商投資的領域做任何限製。莫海岩表示,如果一定要挑選某種產業的話,瑞士可能更青睞創新型企業或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是全球通用的語言,因此這類中國企業到瑞士發展,也會更加適應。

  莫海岩介紹,從國家政府的角度來講,瑞士聯邦政府對創新項目的選擇是沒有任何的干預,因此企業在選擇進行哪些創新項目以及投入多少經費等問題,完全取決於企業本身。從專利申請的數量來看,瑞士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領域是生命科學領域,包括醫藥產品,包括醫療器械,羅氏集團和諾華集團是瑞士最大的兩家醫療龍頭企業,莫海岩提到,這兩家企業跟一些大學的產學研合作也有很高的粘合度。

  瑞士的產學研結合與傳統意義上的產學研不一樣。有些國家採取規劃的方式支持科學研究,比如今年的重點目標是人工智能,明年重點發展創新的目標是在機器人領域。但莫海岩介紹,瑞士政府則幾乎完全“撒手不管”,完全看企業的需求是什麼,企業跟大學之間在哪些領域緊密合作,這才是決定瑞士這一年或這一段時期的創新重點所在。

  “我們發現一些企業不想停留於現在的技術創新水平,而是迫切想要升級自己的產品和技術。這樣的話,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的國家,瑞士對這樣的企業前往當地投資表示非常歡迎。”莫海岩表示。

  2014年7月,中國和瑞士簽訂的《中瑞自貿協定》生效,中國和瑞士之間的雙邊經濟貿易往來獲得多方面的優惠條件。特別是在貿易領域,中國對瑞出口99%以上的商品可享受零關稅,瑞士對中國出口96%以上的商品可享受關稅減免。2018年,中瑞兩國的貿易額提升至450.8億美元,占瑞士貿易總額的7.64%,貿易額和占比均創下曆史新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