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都會看到有關「尾牙」的新聞,尤其是在臺灣,不少公司舉行「尾牙」作為「年終員工聯歡會」,老闆趁機會犒賞員工一年來的貢獻,凡看見一些報道指有公司重金向員工送出實用單價高的產品,甚至豐富的現金獎,大派福利過一個肥年,不少打工仔都相當羨慕。

在臺灣,不少公司更大排延席,慰勞員工 (網上圖片)

尾牙這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東南沿海,尤其是閩臺地區,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羅百姓春節活動「啟動禮」。傳統上,「尾牙」為「做牙」,又稱牙祭、尾牙、做禡,每個月兩次祭祀土地神,土地神因為是地方的財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客似雲來,故一般以二月二日土地神誕日為起點開始「做牙」,稱為「頭牙」,一路做到十二月十六,則稱為「尾牙」。《臺灣省通志》載:「二月二日之迓禮,曰頭迓;十二月十六日之迓禮,曰尾迓。」古代中國商家當做完牙,會把拜過土地神的肉類分給員工,俗稱「打牙祭」。

北宋《大駕鹵簿圖書》中的金吾纛矟 (網上圖片)

據《宋史·禮志》載,「牙祭」為古代出兵時祭拜軍旗(即「牙旗」)之神所行的「祭旗」禮,祈求旗開得勝:「『禡』師祭也。軍前大旗曰『牙』,師出必祭,謂之『禡牙』」。宋朝「節帥署」基層人員收入微薄,每月初一、十五祭「節堂」中的旗纛祭完後,所用於祭旗的胙肉於翌日就會分予下者,所以軍中人相當重視。到了明代,各衛所皆有大旗廟,由於衛所亦是地方行政單位,所以同一時間,禡祭成為了巫、道、儒、兵共通禮儀,而「禡牙」習俗亦由軍中傳播到民間,慢慢由古代祭旗禮演變成民間及商家的「牙祭」。

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中的「旗纛」(網上圖片)

商人在新一年開市首日,都會仿效軍隊祭拜牙旗,謂之「開市」,稱「開牙」、「開頭牙」,希望新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到了年底十二月十六日最後一次「牙祭」,又稱為「尾牙」。由於古代民間生活清苦,平日主食為蔬,到了祭神日纔有機會喫肉,清乾隆時期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載:「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裡喫牙祭肉」。

晚清飯局 (網上圖片)

尾牙的習俗在臺灣漢人所居住之地區仍然十分盛行,對很多人來說,過了尾牙意味等著過年。據說,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會續聘某個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沒有的話,雞頭則指向老闊或索性斬走。至於香港一些如參茸海味批發商等的傳統行業,也保留「尾牙」此種習慣,老闆及員工一起聚餐;有些髮型屋會趁新年前加價,多以「尾牙」為始,到了正月初五以後才恢復原價。所以不少人都會趁尾牙前去理髮等過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