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振波浪清 58品讀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一部分「胸懷」心感

小院雖明四季風,

登高更賞放奔穹。

山河演義滄桑畫,

敢令秦天五指中!

王國維《人間詞話》第一部分

http://www.careading.com/book/book.php?bid=644

《人間詞話》是一部文學評論,自出版後就可謂讀書人的必讀書,極受學術界重視。它集中體現了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是中國古典文藝美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作者王國維更是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界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58.

卷上 手定稿 白居易、吳偉業隸事優劣

http://www.careading.com2011年07月28日天下閱讀【原文】以《長恨歌》①之壯采,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②四字,才有餘也。梅村③歌行,則非隸事不辦。白、吳④優劣,即於此見。不獨作詩為然,填詞家亦不可不知也。【注釋】①《長恨歌》: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長篇敘事詩。作於公元806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長恨」是此詩的主題。②「小玉」、「雙成」: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到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銀屏邐迤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小玉,吳王夫差之女。雙成,即董雙成,傳說為西王母的「蟠桃仙子」,相當於侍女,負責西王母與眾仙的溝通。詩中「小玉」、「雙成」意指楊貴妃在仙境中的侍女。③梅村:即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太倉(今屬江蘇省)人。清初詩人,著有《梅村集》等,有《梅村詞》二卷。「梅村歌行」,當指其所作《圓圓曲》。④白、吳:即白居易與吳偉業。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唐代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著有《白氏長慶集》等。【譯文】以《長恨歌》那麼壯麗多文采,而所用的典故,只有「小玉雙成」四個字,這是因為作者才力有餘。吳偉業的歌行,便不用典故不行。白居易與吳偉業的高低,從這點上便可以見到。不單單作詩是這樣,填詞家也不可以不知道這個道理。【評析】此則乃前一則「不使隸事之句」的再度詮釋,以是否隸事、隸事多少作為裁斷詩人高下的重要依據。王國維將白居易的《長恨歌》和吳偉業的《圓圓曲》作了對比,發現《長恨歌》全詩不過用了「小玉」、「雙成」四個字的典故,以代指楊貴妃在仙境中的兩個侍女而已,其他皆是直接敘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悲情故事,文氣直貫而下。王國維因此稱賞白居易「才有餘也」,即不必利用隸事等來增強筆力,才氣已足以支撐全篇。而《圓圓曲》中的典故幾乎觸目皆是:如以「鼎湖」代指崇禎的死;「採蓮人」用西施故事;「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來代指吳三桂和陳圓圓;「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樓頭柳」化用王昌齡《閨怨》;「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闌」,以晉代石崇愛姬綠珠和魏文帝曹丕寵妃絳樹來代指陳圓圓;「一斛珠連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一斛珠」用唐玄宗送梅妃一斛西域珍珠故事;「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用三國周瑜赤壁之戰故事,等等。這種密集的典故使用在對偶句中,形成了全詩鏤金錯采、典雅工麗的風格特徵。但實事求是地說,這種過多的典故,也難免會造成意為詞累的,特別是欲求其「語語都在目前」的效果,就勉為其難了。無庸諱言,《長恨歌》的藝術成就和影響力確實在《圓圓曲》之上。但是否可以將這種高低放在隸事這一點來衡量,這其實是有疑問的。王國維明確說「白、吳優劣,即於此見」,不免帶著意氣。雖然說歌行體詩與律詩不同,確實不宜多用典,但吳偉業與白居易畢竟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吳偉業的過多用典其中自然會包含逞才顯學的因素,但在清初頗為惡劣的政治環境中,文人的自由是極其有限的。吳偉業在《悲歌贈吳季子》詩中就說過「受患只從筆下始」的話,則為了避患而使用典故,曲折其意,深藏其思,也是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的。既如此,則用典故使用的多少來裁斷詩人、詩作的高下,其未盡合理之處,也就昭然可見了。

讀後感讀後感

讀後感:「典故使用的多少」應看讀者是誰。

我試對一句: 85. 對句:東籬千里【振波浪清】 出句:小玉雙成【人間詞話】註:東籬、千里,馬致遠的號、字讀後筆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詩可詩,非常詩。

清代評論家袁枚認為:「一切詩文,總須字立紙上,不可字卧紙上。人活則立,人死則卧。」

痴夢瀟湘更認為: 「得意境者成佳作,得境界者是大家!」

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講過:「藝術是思想的結晶。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地體現了最大量的思想! 」

詩貴別趣,意忌直出!

景以情見,物由志顯!

詩句要點在於要轉的出,更要結得妙!更有,詩不難於結而難於神!

好的畫境,一定是把作者的精神融與其中。其中的點染法,我正在嘗試中。詩貴於創新,而不是一味地嚼別人的饃!自己的饃同樣不可嚼!!

意志沉潛,何理不可得?!志氣奮發,何事不可為?!

讀薄《人間詞話》!

聽懂《瀟湘詩話》!作穿《隨園詩話》!

瀟湘詩話鏈接庫——2(20鏈一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g7j.html

瀟湘詩話鏈接庫——1(20鏈一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6fa54d0101585l.html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