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拿下家樂福之後,在線下實體零售領域,基本上可以給蘇寧下個這樣的定義了:

營收規模最大——結合蘇寧2018年的年報,以及對萬達百貨和家樂福兩大零售實體的相繼拿下,蘇寧在實體零售的年度營收規模目前已在1750億元左右,超過同為千億級以上營收的華潤萬家與高鑫零售;實體門店數前列——不考慮業態類型,單從門店總數來看,尚落後於便利店業態的中石化易捷、中石油崑崙好客以及美宜佳三家;門店業態最全之一的中國實體零售之王。

面子是很重要的,虛名有時也是要要的,但是就蘇寧來講,48億拿下家樂福中國80%股權,面子與虛名都是附屬品,最重要的是在全場景、全品類中補足了大快消類大賣場這個業態短板,從而能更好的實現「新零售」戰略。

但是,說到改寫中國市場超市或者是實體零售格局這個事上,李政權認為還充滿了巨大的未知數。

在實體零售整體向上、快速增長的時候,格局效應是很容易看見的;但是,當實體零售的增長依然不景氣,增速依然落後於線上數倍的時候,這改寫實體零售格局的追求,也有了加重負資產,拖累自己進入泥潭的更多可能——尤其是在家樂福本身連年虧損的情況之下。

而且,我們要知道的是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的股權,並不僅僅是店鋪位置、門店數量、銷售收入、品類業態、會員數量的簡單疊加,相對花錢「一時爽」的收購行為,收購後的整合與協同增效更為重要。

在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之中,這裡面牽涉到對線上線下各場景、各品類、各業態類型的角色定位,使命及功能賦予,供應鏈整合,數字化改造及貫通,業務及管理流程重組等等諸多的事情。

蘇寧在圈了地,再把地有更多可能耕作好之後,再談改變中國實體零售格局的話題不遲。

更多有關新零售以及大公司佈局動作背後的商業祕密及風口機會等,關注李政權頭條主頁相關專欄,或加入#未來商圈#圈子。


預計蘇寧接手家樂福會帶來以下幾方面的影響:一是蘇寧的網點和會員數量大幅增加,二是如果蘇寧電商能有效發揮協同和規模效應,或許市場份額會擴大,對現有市場格局帶來挑戰和衝擊,三是家樂福的管理模式是否會隨著蘇寧入主有很大的改變,這會影響用戶體驗和留存率,四是可能促使蘇寧的國內競爭對手加快併購擴張的步伐,零售業競爭會加劇,五是蘇寧接手後如果賺錢效應顯著,或許刺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更早進入中國。


現在是幾大電商的劃分地盤,盈利什麼的還看不到,至少蘇寧是這樣。放長遠看吧,十年二十年的,有可能真是一盤好棋,呵呵。


這是蘇寧最擅長的,將成領軍。


傳統超市就兩點,交通便利,購物便宜,現在可能要加上送貨響應快速了。蘇寧應該可以吧。


未來,蘇寧在線上線下結合基礎上發展的同時,注重線下新零售的投資發展,並且整合金融,物流,為企業賦能。

在線下家電賣場上,蘇寧依然是絕對的領頭羊。而且蘇寧線下門店採用的是重資產的直營模式。未來蘇寧的新零售方面一定會有所建樹,未來可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