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從4月1日起,

大河網最河南欄目陸續推出17篇報道,

展現多個領域河南人的動人故事。

即日起

4月份最河南月度人物評選開啓。

以下這17個(組)代表,

哪三個(組)是您眼中的當月最佳?


2019.4.1

體育教師寧洪波:3年跑百場馬拉松

跑步讓他從180斤的胖子一年減到135斤,

3年前的鄭開馬拉松,成了他“徵戰”全國的開端。

在他帶動下,

身邊朋友紛紛邁開步子遠離菸酒,

就連學生也佩服他的“跑馬精神”。


2019.4.2

麪點師張桀軒:超越極限,堅持做好每份面

重疊、旋轉、拉扯……

麪粉過了張桀軒的手,

就變成了細如髮絲、遇火即燃的麪條。

15年廚藝生涯,他用汗水換來美譽,

他說真材實料纔是做廚師的根本。


2019.4.3

外賣員周大坤:見義勇爲還墊付3萬元手術費

3月16日,

周大坤送外賣途中救起遭車禍男童,

並不假思索墊付3萬元手術費,贏得讚譽無數。

出身少林的他,身上還留着汶川地震救援時的傷疤。

對於見義勇爲,他說:我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


2019.4.5

農村教師鄒綿春:站不直的“鐵人”

鄒綿春轉行追逐教師夢,

在信陽鄉村小學任教31年,教出60餘位大學生。

他因沒錢治腿導致無法直立,

但他對學生卻很大方,資助多名貧困生。


2019.4.8

王勇:把扶弱濟貧當作習慣

樂善好施、幫貧助弱……

太康好人王勇做公益已經20年。

他的志願者團隊已有40多支2萬餘人,

捐贈款物已累計超千萬元。


2019.4.10

劉衛紅、翟喜梅、張翠蓮:加油站員工秒變“消防員”

上班路上遇一輛載滿紙箱的電動車起火,

不忍看老人獨自撲救,她們逐層滅火。

火終於滅了,3人的衣服卻被水弄溼了。

那日晨風料峭,卻吹不走她們心底的暖。


2019.4.13

“夕陽紅”義務巡邏隊:19年執勤點亮城市之美

巡查、撿垃圾、排除路面隱患,

看似點滴小事,這支隊伍卻堅持了19年

這支鄭州義務巡邏隊隊員平均年齡70多歲了,

美麗街道背後,是她們奉獻社區的初心。


2019.4.16

“孺子牛”獎得主李燕:福利院裏建起特殊學校

十幾年前鄭州的一荒蕪之地,

十幾年後成爲850位孩子共同的家。

建特殊學校、新收養兒童病房……她無怨無悔,

爲了“鄭周大院”的孩子,李燕步履不停。


2019.4.17

95後何方方:把服裝設計與生意帶到非洲

精通多國語言,創業融資北上廣,

建立非洲服裝設計師平臺,出口女裝,

傳播河南文化,爲中非友誼默默奉獻……

95後何方方,書寫青春的出彩與自強。


2019.4.18

“稅官”陳寶霞:10年資助6名孤兒

十年堅守資助路,6名孤兒有了“陳媽媽”。

陳寶霞很少逛街,有限的錢都用於孩子們。

如今兩個孩子已跨入大學校園。

面對稱讚,她說這一切都是自己該做的。


2019.4.19

戚靜靜、白大舉:“無聲餐館”的無限感動

從相愛到開店,他們歷經曲折,

雖耳不能聞口不能言,他們卻從未放棄。

店裏的生意一天天好起來,

無聲飯店留言牆上,如今滿是祝福。


2019.4.22

護路天使袁金芳:不愛紅妝愛橘紅

花般年紀,她擔負起養路護路的神聖使命;

14年來,她用靚麗青春譜寫奉獻之歌。

濟源袁家三代護路,70載與共和國同齡。

再苦再累,只要路沒事,她就無怨無悔。


2019.4.23

彩繪師張鐵來:2000+彩繪扮靚商都

窨井蓋、圍牆、橋墩、水管……

都是張鐵來眼中的最佳畫板。

31年城市美容走筆,

張鐵來就這樣一筆筆地扮靚綠城。


2019.4.24

中牟三八志願者服務隊:助人樂人傳播文明

新型農村社區要有新生活、新面貌,

她們便組成了“紅色娘子軍”。

環衛、調解、幫扶困難戶……

服務別人快樂自己,是她們的最大收穫。


2019.4.26

“金子姐姐”李婧:7年挽救200+迷途少年

“少年審判,功夫在槌外”,

副庭長李婧深知這是個良心活。

2012年來,她堅持普法進校園,

是個挽救200+迷途少年的知心姐姐。


2019.4.28

孟津劉豔格:身世孤苦不向命運低頭

兩歲沒了養父,孤苦卻笑對生活,

對好心人的幫助銘記在心,

堅強樂觀贏得鄰裏交口稱讚。

劉豔格誓用努力工作回饋社會、報答恩情。


2019.4.30

李高峯:18年抓29個小偷揚雷鋒精神

抓獲29個小偷,照顧16位孤寡老人,

組建2000多人的志願團隊,

培養出一批模範,

服務首都,回報河南,

周口扶溝的李高峯被衆人點贊:中!

"最河南"欄目介紹

"最河南"以人物爲主,通過採訪對象的所作所爲,講述河南人與河南精神,講述他們在平凡"小事"中書寫人性的真善美,或在危難時刻奮不顧身彰顯俠肝義膽,或不畏挫折締造卓越成就。該欄目旨在以河南故事見人性、暖人心、傳遞正能量。


來源:大河網


記者:何心悅  責編:楊劍  審覈:婁恆


推薦閱讀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