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很少有事情那麼重要。

——費德銳克 ?布期納(Frederick Buechner),牧師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我們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作任何評論,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若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抗拒的心理。

同時,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時間和環境中的觀察。語義學家溫德爾? 約翰遜(Wendell Johnson)認為,用靜態的語言捕捉變動不定的現實,會造成許多困擾。他講道:「我們的語言年代久遠,但先天不足,是一種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萬物有靈論的思想,讓我們談論穩定性和持久性,談論相似之處、常態和種類,談論神奇的轉變、迅速的痊癒、簡單的問題以及終極的解決辦法。然而,我們的世界包含著無窮無盡的過程、變化、差別、層面、功能、關係、問題以及複雜性。靜態的語言與動態的世界並不匹配,這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

以下這首歌反映了觀察和評論的區別。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有時在下午睡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懶惰的人,還是

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在你說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個愚蠢的孩子,還是

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我使勁看了又看,

但從未看到廚師;

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

調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著炒菜的爐子——

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

告訴我,當你看的時候,

你看到的是廚師,還是有個人

做的事情被我們稱為烹飪?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

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

我們說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說他們的認知有所不同。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把事實

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因為你可能無所謂,我也想說:

這只是我的意見。

——魯思·貝本梅爾

現面標籤的消極影響很明顯,例如用「懶惰」和「愚蠢」這樣的字詞形容人。然而,正面或中性的標籤也會妨礙我們全面瞭解一個人,例如用「廚師」一詞定義人。

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時,「胡說八道」這個地在我腦中一閃而過——在不知不覺中,我作出了評論。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觀察他人及其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

在為一個小學提供諮詢服務時,我對此有了深刻的體會。這個學校的教師和校長經常反映彼此很難溝通。於是,學區負責人請我協調雙方的衝突。我先和全體教師交談,然後請校長來參加討論。

會談一開始,我就問:「校長的哪些行為不符合你們的需要?」「他是個大嘴巴。」有人馬上回答。我的問題是想了解他們的觀察——校長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而「大嘴巴」只是這位教師對校長的評價。

在我指出這一點後,第二位教師補充說:「我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校長的話太多了!」這仍是一個評論——評論校長語多還是話少。隨後,第三位教師說:「他認為只有他的話有價值。」我解釋說,推測別人想什麼與觀察他的行為並不是一回事。最後,第四位教師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聽他的講話。」當我說這也是猜測時,有兩位教師脫口而出:「你的問題真難回答啊!」

接著,我們注意區分觀察和評論,一起列出了校長的具體行為。例如,在全體教員會議中,校長會講他的童年和戰時經歷,有時導致會議超時二十分鐘。我問他們是否已向校長反映這問題,他們說,他們只試過語帶評論的表達方式,但從沒有提及具體行為——例如校長在會議中回憶往事。最後,他們同意,在校長參加討論時,指出這些行為。

與校長的會談開始後,我很快就發現教師們一直在說的事情。不管討論的主題是什麼,校長總是插話:「這讓我想到……」然後,他就開始講他的童年和戰時經歷。我等著教師們說出他們的不快,然而,他們運用的不是非暴力溝通,而且無聲的抗議。一些人滴溜溜轉著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提著呵欠;還有個人直盯著手錶。

我忍耐著這痛苦的場面,過了一會兒,我問道:「沒有人有話要說嗎?」接著是有些蹩扭的沉默。後來,在之前會談中率先發言的那位教師鼓起勇氣,沖著校長說:「你是個大嘴巴!」

可見,要擺脫舊習慣,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並不容易。最後,教師們終於告訴校長,他在做哪些事時,他們會感到不安。校長聽完後抱怨說:「為什麼從沒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認他有講故事的習慣,然而,他接著就開始說與這個習慣有關的故事!這時,我提醒了他。會談結束時,我們總結了幾個辦法。一旦教師們不想聽校長回憶往事,就溫和地提醒他。

區分觀察和評論

在以下的表格中,我舉例說明如何區分觀察和評論。

表達方式

混淆觀察和評論

區分觀察和評論

使用的語言沒有體現出評論的人對其評論負有責任。

你太大方了。

當我看到你把喫午飯的錢都給了別人,我認為你太大方了。

使用帶有評論意味的言詞。

道格總是拖拖拉拉的。

道格在考試前一晚才會讀書。

把對他人思想、情感或願望的推測當作唯一的可能。

她無法完成工作。

我不認為她能完成工作。或她說:「我無法完成工作。」

把預測當作事實。

如果你飲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會出問題。

如果你飲食不均衡,我就會擔心你的健康出問題。

缺乏依據。

米奇花錢大手大腳。

米奇上週買書花了五千元。

評價他人能力時,把評論當作事實。

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在過去的五場比賽中,歐文沒有進一個球。

使用形容詞和副詞時,把評論當作事實。

蘇菲長和很醜。

蘇菲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

注意:「每次」、「曾」、「從未」、「總是」等詞語在以下句子中表達的是觀察結果。

· 我看安迪打了幾次電話,每次都至少打半小時。

· 我不記得你曾寫信給我。

上述的詞語也被用來誇大事實,此時表達的是評論。

· 你總是很忙。

· 在需要她的時候,她從不出現。

如果我們的表達言過其實,別人就可能產生反感,而不願作出友善的回應。

「經常」和「很少」這樣的詞語也可能混淆觀察和評論。

評論

觀察

你很少配合我。

我最近辦了三次活動,每次你都說你不願參加。

他經常過來。

他每週至少來三次。

小結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它提倡在特定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例如:「歐文在過去的五場比賽中沒有進一個球。」而不是說「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