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儘管離「全面二胎」或者完全廢止生育數量,還有距離。但大部分支持這一政策調整的人認為,這樣做符合漸進改革的思路,便於控制人口數量急劇反彈。那麼亟待搞清楚的問題是:一旦全面放開生育,人口數量會不會反彈?如果反彈,規模多大,時間多長,地區分布如何?

李華芳

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單獨二胎」制度被認為是計劃生育政策鬆動的一個標記。儘管離「全面二胎」或者完全廢止生育數量,還有距離。但大部分支持這一政策調整的人認為,這樣做符合漸進改革的思路,便於控制人口數量急劇反彈。那麼亟待搞清楚的問題是:一旦全面放開生育,人口數量會不會反彈?如果反彈,規模多大,時間多長,地區分布如何?

全面放開生育的結果如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一個被廣為討論的因素是經濟發展。更具體一點來說是家庭收入的增長。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的看法,家庭收入增長一來會使生育孩子的機會成本增加,二來也會促使家庭更多考慮孩子的素質而不是數量。

這一看法也得到了發達經濟體人口發展趨勢的印證。根據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美國在上個世紀初每千名處於15歲到44歲的婦女生育約120個孩子,到1960年每千名婦女生育118個孩子,差別並不大。但是隨著經濟增長提速,到2007年每千名婦女僅生育69個孩子,這一數字到2012年進一步下降至63。日本少子化和老齡化的情況更為嚴重。

中國家庭的決策即便可能因為文化傳統等略有差異,但也沒有紮實的證據表明一旦完全廢止生育數量管制,中國的人口就會大規模上漲。隨著中國家庭平均收入的進一步增加,未來要擔心可能不是放開生育限制,而是像日美一樣如何鼓勵生育的問題。

目前學界多方測算的結果顯示,即便中國全面放開二胎甚至完全廢止生育數量管制,人口數量反彈的規模也不會太大。而且即使短期內有所增長,也會迅速回落,不會形成一個長期反彈的趨勢。不大的規模平攤到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每年的實際增長率就不會產生很大的偏離。擔心「劇烈反彈」恐怕是沒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要考慮的是新生兒的區域分布不均衡問題。總體而言,中國經濟發展是不均衡的。東部地區明顯優於西部,而城市遠遠優於鄉村。目前而言,東部地區的生育率或低於西部地區。城市的生育率下降很快,農村生育率還維持在相對高位。這兩項造成新生兒出生家庭的平均收入不高,因此對新生兒之後的成長發育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第一層不利影響是身體健康層面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營養不足的例子很普遍,身高在成年後相對較低。而且身高僅僅是一個方面。兒童時期營養不足帶來的危害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出來。第二層不利影響是學習思想層面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獲得教育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低於高收入家庭的孩子,這樣容易造成「貧富差距」的「遺傳性」。目前通過高等教育改變貧窮命運的機會正在收窄,如果這種情況不能改變,「貧富差距」會通過代際傳承被固化下來。

對中國而言,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帶來的流動性或能緩解「不均衡」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未來的人口政策需要正視「不均衡」導致的問題。

作者為本刊特約學術編輯

【看有深度的財經報道 請添加「財經雜誌」微信公眾號i-caijing】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