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50163  

上星期六的晚上再次的复习[亲密之旅]的第三课: 了解彼此的差异. 虽然已经看过黄维仁博士的DVD好几次,但每次看都还是有新的看见跟学习. 就像这次在家中复习之时,我看到了黄博士扮演在男主角身后的那个小男孩.

他提到了在每个人的心中有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的面,这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弗罗伊德提到人的心里有小孩(id),成人(ego)及父母(superego)的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三部份来处理日常生活的点滴. id因为是小孩,所以是想什么就要什么,但也容易受到伤害. 由于这是在大学里最基本的心理学课程,所以一定会学到的.虽然它跟你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却因为时间的久远,根本就还给了弗罗伊德了. 但这次经由黄博士再次的提出,让我的心里的那个小女孩似乎被唤醒了.

课堂中提到我们心中的那个小孩常常因著怕受伤,所以,当我们碰到了冲突的时候,我们会用外显的表现来保护自己.通常不外乎是用言语的反击,或者逃避,或者试著做讨好者,也或著就是乖乖的顺服来反映眼前的事件.殊不知,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小孩子,其实,可能因著以前的颣似事情已经受伤了.其实当我们跟最亲近的人发生冲突时, 我们若是能去察觉对方的那个小女孩/小男孩正在受伤,那么我们心中将会油然升起那份怜悯,进而,我们会想要去疼惜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小男孩,去给予关怀,给予拥抱,不再是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不再是像打了败仗的逃兵,拼命的你追我逃的景象.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有冲突时,不管对方是你的父母,孩子或是配偶.不要忘了他那个心中的小孩或许已经伤痕累累了, 此时此刻,他需要你的倾听,需要你的安慰,需要你的接纳,更需要你无条件的爱.

相关文章